薛蟠是薛宝钗的亲哥哥,贾宝玉是薛宝钗的表弟。可是薛宝钗却不规劝薛蟠读书识字、上进、走仕途,反而不断地规劝贾宝玉。为什么呢?
第一、薛宝钗没把贾宝玉当表弟,而把贾宝玉当丈夫。丈夫比哥哥亲。薛宝钗进宫不成,就打算嫁给贾宝玉。因此她把贾宝玉当成了自己的丈夫而不是表弟。古代女人一辈子的最高理想就是嫁给一个好丈夫。
丈夫优秀,有高官厚禄,妻子就能享受荣华富贵,穿着凤冠霞帔,有诰命加身。反之,丈夫不成器,妻子就会一辈子庸庸碌碌,窝窝囊囊的。《知否》里顾廷烨对明兰说:“从此以后,我在男人堆里是老几,你在女人堆里便是老几,吾倾慕汝已久,愿聘汝为妇,托付中馈,绵延子嗣,终老一生。”女人和男人结婚,也是和他的地位、身家结婚。
薛宝钗希望贾宝玉好好读书,在科举考试中,一举成名天下知,从此走入仕途,高官得坐,骏马得骑。薛宝钗一辈子的荣辱都系于宝玉一身。因此薛宝钗希望宝玉走仕途,有官职。所以她不停地提醒宝玉要读书上进。
薛蟠是哥哥,薛宝钗是妹妹。哥哥虽然是妹妹的靠山,但是终究哥哥不能跟自己一辈子,和自己荣辱与共的只有丈夫贾宝玉。因此宝钗觉得宝玉比薛蟠亲,她劝宝玉,不劝薛蟠。
第二、薛蟠不是读书、当官的料,贾宝玉有科举的潜力。薛蟠不是读书的材料,更没有当官的本事。薛蟠“终日唯有斗鸡走马、游山玩水而已。虽是皇商,一应经济世事全然不知”。薛蟠只认得几个字,让薛蟠参加科举考试,就是痴人说梦。
薛宝钗清楚就薛蟠那点墨水,那点小聪明,去学习,去考秀才,根本考不上,所以也就别去丢人现眼了。薛宝钗因材施教,既然薛蟠没有读书的潜力,她也就不费这个心思了。因此薛宝钗从来不劝薛蟠走仕途,也不劝他读书、科举。
薛宝钗对薛蟠的要求只有一个:不和那些狐朋狗友来往,不惹祸就行。她劝薛蟠的重点也没放在读书识字,走仕途上,只是在为人处世上面劝导哥哥。
贾宝玉聪明绝顶,一目十行,学习效率非常高。他稍微用一点心思,就能在科举考试中拔得头筹。可是贾宝玉却浪费了大好时光,不愿意学习四书五经,只愿意学些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等与科举无关的东西。
贾宝玉在男人当中,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的造诣都很高。经常有人向贾宝玉求诗、求画、求字。好多人都见过大户人家里悬挂着宝玉写的斗方。
薛宝钗为贾宝玉着急,如果宝玉把心用在八股文上面,一定会科场得意,光宗耀祖,封妻荫子。
第三、薛宝钗劝薛蟠和劝宝玉的方式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薛宝钗劝薛蟠只是不让他和混账人混在一起,而且直截了当地劝谏哥哥。薛蟠在气头上会反抗,但是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听从妹妹劝。有时候还为自己惹妹妹生气而作揖道歉。
不过薛蟠有一个特点,接受批评教育态度很好,赌咒发誓地说自己改正错误,不让妹妹和妈操心。但是一转头,他就忘记了,还是斗鸡走狗、喝酒赌博。
薛宝钗劝宝玉大多是“见机劝导”。宝玉对宝钗的劝导非常反感。宝玉说,“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的女儿,也学得这样沽名钓誉,入了国贼禄蠹之流”。
俗话说本性难移,无论是薛蟠还是贾宝玉对薛宝钗的规劝都没有听进去,也没有改正。薛蟠没有改邪归正,继续和狐朋狗友一起玩,他也没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贾宝玉也没有读书上进,更没走仕途之路。宝玉不仅不走仕途,连滚滚红尘都抛弃了。宝玉抛家舍业地去当了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