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红母亲的传奇人生:从草根到殿堂,离世遗愿让人由衷佩服

槿灿说娱乐 2025-04-14 14:47:22

最近,一则韩红母亲雍西去世的消息在网上传开。可能有些朋友对雍西不太熟悉,她可是藏族女高音歌唱家,1964年在全国文艺会演上演唱《北京的金山上》,还受到毛主席、周总理接见,后来这首歌被才旦卓玛翻唱,传遍大江南北,也改变了雍西的人生轨迹。

雍西的一生,其实满是坎坷。1946年出生在西藏昌都,18岁在昌都被服厂当工人,因天生好嗓子被发掘,从此踏上歌唱之路。后来她加入西藏军区文工团,又到成都军区战旗歌舞团,成为国家一级演员。事业上她成绩斐然,可生活里却历经波折。丈夫韩德江在韩红6岁时就去世,她独自抚养女儿,其中艰辛难以想象。后来再婚,因为演出忙,把韩红送到北京跟奶奶生活,母女关系一度冰冻21年,好在后来和解,2003年还一起在韩红演唱会上合唱,画面至今让人难忘。

如今,她去世的消息传来,韩红回应说遵照母亲遗愿,不设灵堂、不办仪式 。这和我们常见的明星家属离世后的做法不太一样。好多明星家人去世,粉丝、同行纷纷发文悼念,各种缅怀活动接连不断,有的还会举办盛大葬礼,媒体也大肆报道。可韩红和母亲却选择低调处理。这背后,我觉得有多重原因。

从藏族文化角度看,他们有自己独特的生死观和丧葬习俗,像天葬、水葬等,更注重灵魂的归宿和轮回,不像我们传统观念里,把葬礼规模看得那么重。也许雍西的遗愿,就包含着对本民族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从韩红和母亲的性格来说,她们都很低调务实。雍西一生献给歌唱事业,多次去边疆哨所慰问官兵,从不炫耀。韩红呢,这些年在公益路上默默前行,捐款捐物,成立基金会,哪次有灾难,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她收养280多个孤儿,为做慈善差点破产,也没到处宣扬。她们骨子里就不是爱张扬的人,这种不设灵堂的做法,符合她们一贯的行事风格。

再从社会层面讲,现在社会风气有些浮躁,好多事都爱大张旗鼓。韩红母亲这件事,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选择。不禁让人思考,葬礼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是给生者看的面子工程,还是真正对逝者的缅怀?我们是不是太在意形式,而忽略了对生命本身的敬畏?

韩红和母亲,用这样低调的方式,给我们上了一课。生命的价值,不在离去时的喧嚣,而在活着时的奉献。大家怎么看这件事呢?欢迎留言讨论,一起聊聊对生命、对葬礼的看法。

2 阅读:386
槿灿说娱乐

槿灿说娱乐

关注娱乐圈有趣的人和事,娱乐有态度八卦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