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基金冰火两重天:国内的没人买,海外基金却买到爆?

秋水说事 2024-07-04 15:15:17

在金融投资的舞台上,一个令人费解的剧情正在上演:国内基金市场门庭冷落,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跨境基金市场却热得发烫,投资者追捧如潮,溢价现象频现,仿佛上演了一场金融版的“围城”大戏。

国内基金业的尴尬处境,让人不禁发问:难道“家花”真的不如“野花”香?数据显示,国内基金销售持续遇冷,即便是业绩稳健的基金产品,也难以吸引投资者的目光。究其根源,一方面,投资者对国内基金管理者的信任缺失,加之对市场频繁波动的畏惧,使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直接炒股理念盛行;另一方面,行业内部的竞争压力与投资渠道的多样化,也让基金公司难以独善其身,更别提吸引新血了。

反观跨境基金市场,那叫一个热火朝天。7月初,短短两天内,就有5位“海外明星”——跨境基金,因溢价过高而不得不发出警告,其中包括纳指科技ETF,其溢价率高达18%,几乎是在向投资者发出“危险的诱惑”。而这些跨境基金背后的推手,无疑是投资者对于海外市场的过度热情,以及对本土市场投资机会的普遍失望。

拿华安法国CAC40ETF为例,7月2日其溢价率攀至3.3%,背后是该基金成立以来高达50.96%的回报率,这无疑是一剂强心针,刺激着投资者的肾上腺素。但讽刺的是,这股溢价热潮,更像是对市场机制缺陷的一记耳光,揭示了套利障碍、外汇额度限制等现实问题,让精明的投资者也只能望洋兴叹。

在这场全球资产配置的大迁徙中,国内市场似乎成了被遗忘的角落。然而,跨境基金的高溢价狂欢,是否只是泡沫的前兆?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盲目追求高溢价的产品,最终可能会让投资者在市场回调时付出沉重代价,沦为资本游戏的牺牲品。

诚然,中国公募基金的国际化步伐加速,QDII额度增加、外商独资公募基金的活跃,都预示着中国金融市场正向着更深更广的开放迈进。然而,在这场看似辉煌的盛宴背后,我们不禁要问:国内基金如何才能摆脱“冷宫”命运,真正赢得投资者的心?或许,是时候深思国内基金行业的改革与创新了,毕竟,让自家的花朵也能在世界舞台上绚丽绽放,才是真正的金融强国之梦。

0 阅读:40

秋水说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