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塔啼鸣|探寻大唐文化的盛与美

森淼淼 2022-09-17 13:57:36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文化,赋予了西安城无与伦比的气质。为积极响应西安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守护城市文化瑰宝号召,西安市民游客服务中心开展“雁塔啼鸣”系列圆桌会,首期邀请文化学者、资深媒体人李朵、西北工业大学遗产保护与旅游规划中心主任程圩、陕西咿呀咿呀游娱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毅超,三位齐聚一堂,畅谈大唐文化魅力。

一、你心中的大唐是什么样?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是杜甫对盛唐的赞美;“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琉”是王维对盛唐的描摹。盛唐是一种青春的旋律,富于解放的精神力量。在这样的旋律里,每人心中都有一个大唐。

张毅超:包容、开放、百家争鸣,是我心中盛世文化应有的一种状态。

李朵:盛世之盛在包罗万象,大家之大在海纳百川。这也是我想表达的“千年文脉,天地之心”。

程圩:气象万千。无论东市还是西市,无论街坊还是山水,每一个文化的张力,每一种刚劲有为的状态,每个人脸上洋溢着的奔放、热烈、自信。

二、文旅产业的“风口”:沉浸式体验

今年五一假期,全国首个沉浸式唐风市井生活街区——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惊艳亮相。以影视IP为依托,唐市井文化为定位,深度沉浸式体验为创新,受到社会各界和海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李朵:唐朝是国人最自豪、最憧憬的朝代,其盛唐气象令人向往。而在当下高速发展的数字化时代,我们如何再现盛唐长安的繁华气象?

程圩:沉浸式体验是当下主流的还原方式,大致分为两大流派。一是内伸性融合。就像博物馆的演变,以前大多是静态陈列,人和藏品之间有距离。如故宫为首的中国第一家博物馆,充分将文化“活”起来,它将高高在上的皇室气息逐渐亲民化。二是数字化呈现。例如敦煌线上博物馆为保护壁画表面而形成的数字化技术逐渐受到游客青睐。所以“互联网+中华文明”是未来文化遗产融合的前沿方式,文旅业态要运用高新、数字、沉浸式、人工智能技术与文化遗产完美对接,借助数字技术让体感更真实。

李朵:在疫情反复、跨省游断断续续的形势下,于特色唐文化文旅项目林立的环境中,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这一文旅项目脱颖而出。在这其中,“回到大唐”的体验感是如何营造的?

张毅超:回到唐朝做一天唐朝人,交一个唐朝的朋友,一起过快乐的十二个时辰。一是场景搭建。靖安司、上元安康踏歌台、花萼相辉楼等剧中场景经典再现,让游客回到想象中唐朝市井街坊生活。二是角色扮演。身着唐装汉服,绘唐妆,行走在历史长河中。身边腰挎短刀的张小敬、手持拂尘的李必、轿中貌美如花的花魁、饮酒作诗的李白,通过沉浸式的视、触、听、嗅觉交互体验,使游客身临其境,宛如回到大唐。

三、文旅IP“乘风”更要“造风”

“得IP者得天下”,正在成为文旅行业共识。尤其在国内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的发展环境中,IP为产业升级加速带来更多创新可能。

张毅超:IP是提炼化、具象化的记忆点。譬如,大家通过影视剧《长安十二时辰》,记住了“张小敬”。从小人物视角观大历史,是一种生活气,更是一种亲切感。基于长安十二时辰影视IP与唐市井文化的成功融合,我们进一步创作了大型沉浸式演绎游戏“大唐永不眠”,让游客在剧本中的不同阵营、不同职业、不同人际关系中深度体验超强的角色代入感。

程圩:风靡全球的环球影城,就是基于独特的IP进行场景化、技术化、体验化。反观西安的文化IP,更多是历史资源的传统延伸,我认为打造IP有三个关键。第一IP是人物的拟人化。不管是设计还是机器,要有情感、性格、共鸣。借用戏剧冲突来讲,个性越鲜明,特点越明显,矛盾越突出,更深入人心。第二IP是起到引领作用的模范或偶像。在某种程度上,它是一个道德标尺,精神牵引。第三在IP设计环节强调可体验、可消费、可亲近。所谓“破圈”IP,早已不是静止的展品,而要走进老百姓平凡的生命情感,让真正的内心灵魂出窍。

西安这座城,海纳百川、向上向善。随着文化和旅游业蓬勃快速发展,这座城市以守护历史文脉和传承中华文明作为新时代担当与使命,在一个个文化IP的创新、活化、运营的过程中,延续千年风华。

(整理及编辑:施琭琪)

0 阅读:4

森淼淼

简介:新浪签约自媒体,知名旅行玩家,陕西十大自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