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伊泽贝尔
豆瓣评分9.2的纪录片《手术两百年》,还原了欧洲最早期的手术现场——发生在环形剧场里,无麻醉、无消毒、无止血,还要卖票给人围观的“三无手术”。
由于那时还没有麻药,医生只能用有致幻作用的植物,或是直接将病人灌醉来进行手术。但这还不是最麻烦的,当时最大的隐患在于无法消毒,病人在手术中发生感染导致死亡的现象时有发生。
而今天,外科手术对于环境洁净程度的要求,是那时候的医生们完全无法想象的。
一个吸烟者结束吸烟后,在其所处环境很长一段时间里每立方米容积的空气里仍带有上百万数量的微粒。而现代医院洁净程度最高的“百级手术室”,手术环境中的微生物粒子及微粒总量能降低到每立方米仅百颗。
现代医院对医疗场景环境的要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洁净、更智慧、更具人性化,而支持这种变化得以实现的背后,正是科技的变迁。每一次技术革新在医疗场景的应用,可能都帮助了成千上万患者避免被感染、误诊或耽误病情。
医院建筑工程,为什么往往更难?在所有室内建筑空间中,医院的设计和工程实施,堪称最困难、最复杂的,不仅要满足一般公共建筑的标准和要求,还要符合医疗场景的特定具体功能。
在西安市高新区,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规划总床位约400张的西安启迪儿童医院刚刚建成,即将投入运营。由于日常患者以儿童为主,其从建筑设计之初便将环境卫生、空气洁净等因素放到重要位置,因此将手术室、重症病房等关键空间的建设,交由美的旗下楼宇科技团队打造。
以“手术无菌”为例,在类似“开颅”“开胸”及关节置换等手术中,由于患者创伤面积大、与空气接触多,比一般手术更容易发生感染问题,这就需要通过空气净化技术层层循环过滤,从而达到“百级手术室”的国家标准要求,在空气净化这件事上,“百级”是比“千级”“万级”更难更严格的事情。
与此同时,医疗建筑的专业性,不仅体现在高超的空气净化技术上,还体现在一切软硬件相结合的细节上。
例如,整个手术区域外有3~4道门,医护人员每穿过一道门,从污染区通过半污染区、最后进入洁净区、洁净程度逐一升级,物品通过传递窗进入手术室区域,传递窗两侧的不能同时开启,从而避免内部空间被外部空气污染。
又如,在影像科肉眼看起来没什么不同的窗户玻璃,实际是用特殊材料制成,以达防辐射的效果。如果足够细心,你会发现所有室内装饰都有特殊细节。
西安启迪儿童医院作为一栋全新的建筑,许多方面都使用了最前沿的技术和设备,而美的楼宇科技此前实施的医院旧楼改造,难度系数则更加考验技术和经验。
始建于1991年的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甘泉楼,在2022年由美的楼宇科技实施全面翻新改造。
改造前的甘泉楼,经相关专业团队评估存在诸多问题,包括设备开启台数过多造成能源浪费、冷却塔换热效果差、水泵运行低效率、冷却塔和冷却水泵的流量严重不匹配等。此外,由于未安装传感器,也没有群控系统,甘泉楼过去的制冷系统完全由人工手动运行,冷冻水漏水问题时有发生。
美的将制冷系统重新按照高效机房的标准进行设计,安装了监控计量仪表和具备远传功能的高精度制冷系统电表,并对每台设备单独设置电表,从而配置高效算法,对设备进行自动控制,实现了制冷系统的智慧化和节能化,从此每年可节约大量能源费用和碳排放。
医院智慧化,让看病就医更简单除了对于环境的洁净程度、能源系统等方面的要求,评价医院建筑好坏的根本,还是就医体验。
传统医院中,患者的就医体验是,面对拥挤、庞大且陌生的环境,不是在等待、在排队,就是在寻找医生寻找拿药、挂号、缴费窗口;而医护人员的工作体验是:“我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每天行走几百步,穿行在医院的各个楼层、诊室、部门之间,明明一直很忙,却无法完全专注于为患者提供服务。
但在美的设计实施的智慧医院中,缴费结算可以不出病房在患者床旁实现,咨询、拿药则可以通过手机程序直接查看指引提示,什么时间该去哪,都有智能导诊,患者不用再到处“打听”;更无须说,患者的病历、检查报告等也都实现了无纸化存储和查阅。
上述就医服务的改造,在美的楼宇科技的服务中,被称为“体验流”,而其对医院的智慧化设计/改造还包括交通流、信息流和能源流,从四大维度充分运用软件和硬件两方面技术能力,全面提升医院空间的智慧控制,从而实现了“环境控制、智慧床旁、智慧病房、资产/人员定位、能效管理”等一体化解决方案。
例如,对于医院管理和后勤人员来说,登录智慧医院管理中心后台,便可直观地看到包括信息系统、楼宇管控、物流系统、安保管理、后勤服务、医疗废弃物管理和人员分析在内的诸多功能。以“人员分析”为例,整座大楼的实时进出人员情况、口罩佩戴率、当日就诊量、门禁处有无尾随进入等,全都一目了然。除人员分析外,药品耗材、医用设备的使用情况亦然。
在上述功能实现的背后,事实上是数字孪生技术在发挥作用。美的楼宇科技运用5G、物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孪生技术和三维可视化系统,搭建一套涵盖从医疗建筑到设备,从门诊、病房到手术室,从水、电能耗到安全消防,从视频监控到停车管理等全方位的三维可视化医院管控系统,将整个医院建筑数据、设备数据、能耗数据、后勤数据以及各科室业务系统形成的数据进行深度融合,将各模块数据直接建立信息间的互联互通,形成一个完整的医院数字底盘,实现各业务数据的存贮、分析和决策支撑,以及对整个医疗机构的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统一、高效和精细化管理。
也就是说,可以看做他们将整座大楼等比例缩小后“搬上”了智慧化管理系统,楼宇中的人、物乃至气体如何流动,都能实时映射到系统中,从而使得管理人员能够以“上帝视角”清晰地看到医院中每时每刻正在发生什么。
不得不说,要充分理解上述系统和技术,并不容易。但这就是美的一贯的风格,正如其品牌主张——“把复杂留给美的,让用户更简单”。
科技改变医疗,正在悄悄实现事实上,医院智慧化的建设和重塑,在今天并不少见,但真正能达到为医院的运营、决策和精细化管理实实在在赋能的,却是极少数。
2021年,国家相关主管部门也明确了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按照难度系数分为0-5级。按照这一标准,国家卫健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了《关于2019、2020年度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3级及以上医院结果公示的通知》,全国通过3级及以上评审的医院共29家医院,4级智慧医院仅1家,5级智慧医院空缺。
而前文中提到数字孪生技术支持下的智慧管理体系,正对应了其中第5级最高标准——“通过建立医院智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高级业务联动与管理决策支持功能。各管理部门能够利用院内的医疗、护理、患者服务、运营管理等系统,完成业务处理、数据核对、流程管理等医院精细化管理工作。建立医院智慧管理数据库,具备管理指标自动生成、管理信息集成展示、管理工作自动提示等管理决策支持功能。”
3年前的评估中“空缺”的5级标准智慧医院,如今已经有了现实样板。
其实,“智慧医院”这一概念被提出至今,也不过十年之余,但其更新迭代的速度很快,不得不承认,物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相关技术手段,正在充分渗透进入医疗机构这一传统领域,悄悄改变我们的医疗环境和就医体验。
而这一行业趋势的背后,其实也包含着国家政策支持、引导的力量。
早在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便指出,要加强智慧医疗、精准医学等关键技术突破……创新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模式,发展智慧健康医疗便民惠民服务。
2021年6月,国务院《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又进一步提出,要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医疗服务深度融合。推进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体”的智慧医院建设和医院信息标准化建设。
在政策引导、疫情催化以及技术路径逐渐成熟的现实情况下,今年各地建设智慧医院的步伐更是如火如荼。1月,广东省汕头市发改局连续公布了九大医疗项目智慧医院建设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审批前公示,总投资超过14亿元;4月,有着76年历史的福建省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迎来新院区开业,福州市发改委批复同意该院斥资7.41亿用于新院区后续能力提升,项目建设之一是医院信息化能力的建设。
一直以来,被大众所熟知的美的,其实已在医疗领域耕耘多年,除了上文提到的西安启迪儿童医院和上海同济医院,还建设或改造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海南人民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上海细胞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数十家医疗机构。其中,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更是斩获2021年“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工程”。
科技改变医疗的未来已来,在医院建设领域,美的楼宇科技正在不断进化,通过绿色高效的智慧集成解决方案,深度参与到医疗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计划中,一步步成为智慧医院最可靠的合伙人。
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要升级才是之最
是看病的钱越来越升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