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吴淞地区专项规划》日前结束草案公示,一个总域约110平方公里的大吴淞,静静出现在上海地图江河交汇处。
历经七年多规划,吴淞城市副中心悄悄从杨行迁移至江河交汇处。
有人这样总结:上海所有副中心,唯独这个靠着江河。
进展不快的7年
上世纪末,上海划定了四大城市副中心:真如、徐家汇、五角场、花木,分别辐射上海的西北、西南、东北和东南。
到了2017年底,上海主城新设6个城市副中心:张江、金桥、川沙、虹桥、吴淞、莘庄。
也就是7年前,吴淞被确定为上海城市副中心,同时也被纳入上海主城区范围。
上海四大主城片区示意图
摊开宝山2035规划,会发现吴淞城市副中心坐落于杨行板块,伴随“主城区宝山片区”而生,依托吴淞创新城发展。
宝山区战略指引图
提及对吴淞的印象,很多人认为它是刚硬且没落的,厂房和老旧住宅占据了大部分土地空间,既不像张江那样科创势能磅礴、也不像大虹桥那样发展势如破竹,从城市界面到产业结构都亟待改善。
2020年,吴淞创新城的建设规划获批,总体规模达到了25.3平方公里。同年,两个重要区域先行启动:占地1.04平方公里的宝武特钢区和占地1.24平方公里的不锈钢区。
吴淞副中心-吴淞创新城位置示意图
像不锈钢区还能享受张江高新区的政策红利,甚至被纳入了张江高新区宝山园范围,成为了张江的一部分。
时至今日,两个先行启动区依旧还在建设中。
吴淞城市面貌现状
向东南移了四公里
规划草案的出现,让我们看到大吴淞地区规划的不同:面积调整扩大为110平方公里,吴淞新中心东南移了!
大吴淞地区空间结构规划图
相较于原先吴淞创新城最西侧的旧中心,吴淞新中心向东南移了约4公里,由杨行镇转移到了淞宝南部,并从外环外东移到外环以内。
优越性显而易见:距离杨浦、静安等城区位置更近,交通上也有3号线地铁、逸仙路高架、长江路快速路(在建)、外环高速串联起东西南北。因此,未来这个吴淞新中心将和中心城区的关系更紧密。
吴淞副中心位置调整前后示意图
规划能级也更高:这里是蕰藻浜-黄浦江的交界地区,本就是世界级滨水区的一部分,把它提升成为吴淞全新中心,昭示着黄浦江下游的开发,正式提上了日程。江岸处处是黄金!
事实上,新中心并非凭空出现,而是由一个原本的后备中心转正而来。
在吴淞创新城规划中,原中心成为枢纽商务中心,吴淞新中心被称为滨江文化中心,被视为吴淞创新城的另一个核心区域。
吴淞五大功能区示意图
与此同时,旧中心区域在新草案中成为了“科技商务服务节点”,地位甚至低于地区中心。这意味着7年前提出的吴淞副中心,在一个全新的地方落子,最终仅有概念而落实艰难。
大吴淞地区公共中心体系规划图
杨行不哭 淞宝别笑
吴淞副中心移址,不少人戏谑:杨行哭了,淞宝笑了。
需明确的是:原中心与新中心并非简单的位置变更。旧中心周边,目前已有一些正在推进的项目,是不会搬移到新中心周边的。
当下,原中心所在的杨行,正在着力打造一个全新的高铁站——宝山站。预计今年将正式开工,未来将汇集沪渝蓉铁路、沪通铁路、预留捷运线、轨交线四种铁路制式,建成后将补足北上海大型高铁枢纽站的空缺。所以,杨行还真的别哭,因为并没有失去什么。
宝山站效果图
吴淞新中心离江很近,轨交方面有些乏力,目前仅有一条3号线,向北直连杨行,向南可前往市区。不过在未来,规划中的24号线,有望将杨行枢纽节点与吴淞新中心紧密相连。其实说是新中心,历史上还不就是自然形成的吴淞中心么,所以淞宝也没啥大笑的。
图源:宝山区杨行镇总体规划(2021-2035年)
这一大片地区,不管是杨行,还是淞宝,唯有协同发展,大吴淞地区的未来发展道路才能更加广阔。
吴淞城市副中心,实事求是适应市场移址,是大吴淞建设迈出的关键一步。
宝山在历史上拥有诸多背景深厚的巨型企业,这些企业虽然在宝山,但是在管理归口上,并不隶属宝山,现在企业撤走转型了,土地资源要盘活,一份高水平的规划蓝图、一个实事求是按市场来的中心定位,是必须的。
说到底,杨行几乎都是宝山的地盘,中心到了淞宝,需要后续协调的活就多了。看宝山的本事了。
资源垄断
房地产广告
吴淞新中心是小编确定的
不可能的,再往东是杨浦区,这是拿宝山的钱给杨浦谋福利呢?19号线已经在修了,现在定的位置基本不会大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