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新华社报道,第6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在德国慕尼黑盛大开幕,这场会议吸引了全球目光,5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以及800多名代表齐聚一堂,共商世界局势。中美两国的发言,无疑成为了会议的焦点。
当天,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中国专场”发表演说。王毅指出,中美作为大国,对国际责任的担当至关重要,双方理应展开合作,他呼吁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同时,王毅外长也强调,要是美国还执意打压、遏制中国,中国绝对奉陪到底,坚定回击单边霸凌行径,坚决捍卫国家主权、民族尊严以及正当发展权利。这番表态,可谓是字字有力、掷地有声,向全球展示了中国的态度:愿意合作,但绝不畏惧斗争。
万斯(资料图)
王毅外长的发言,展现出中国在全球化挑战面前的责任与担当。他在讲话中提到,中国必定是多极体系里的确定性因素,会坚定地做变革世界中的建设性力量,还提出应倡导平等相待、尊重国际法治等四点看法。并且,中国提出并落实全球三大倡议,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了公共产品。演讲结束后,现场嘉宾纷纷簇拥王毅外长,展开了长达数分钟的热烈互动,足见中国观点在国际上的受关注程度。
而就在同一天,美国副总统万斯的发言却捅了马蜂窝。万斯声称,欧洲当前面临的最大威胁来自其内部,过度审查和失控的移民问题才是欧洲的最大威胁。他还猛烈抨击欧洲领导人,直言欧洲正“逐渐背离它一些最根本的价值观”,英国以及整个欧洲的言论自由都在退步。他批评德国移民政策,还点名欧盟委员会、瑞典和英国。
万斯的这番言论,堪称一场外交灾难。在他演讲期间,现场听众全都目瞪口呆,整个会场没有掌声。只有当他提到“共同价值观”时,与会者才发出讽刺的笑声。演讲结束后,万斯仅与少数人互动十余秒就离场,镜头前不少嘉宾面带尴尬。
万斯(资料图)
德国、波兰、挪威等众多欧洲国家纷纷强烈谴责万斯的言论。德国总理朔尔茨在讲话中对万斯的言行提出批评,称“任何试图影响德国选举的行为都是对主权的侵犯”。英国《卫报》指出,跨大西洋鸿沟正在加深,美欧之间不仅在对俄罗斯的看法上存在分歧,在价值观等更多问题上也有巨大差异。
美国《政治报》欧洲版评论称,在此之前,欧洲高层或许准备对美国采取谨慎外交手段,但现在他们“决定强硬回击”。德国《南德意志报》发文表示,特朗普入主白宫后,美国已无法像过去那样将欧洲人视为盟友并保障欧洲的繁荣与安全,欧洲必须停止抱怨,掌握自身命运。
从王毅外长和万斯发言的现场反应以及后续影响来看,中美两国在慕安会上的表现高下立判。中国不卑不亢,向国际社会展示了维护主权利益的坚定态度,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与关注。而美国则因万斯的不当言论,让美欧关系陷入紧张,面临重大考验。
此次慕安会,也凸显出欧美关系正进入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新阶段。以往欧美在全球安全事务上虽有分歧,但总体保持同盟关系。可如今,美国的孤立主义情节和贸易保护主义,让欧洲盟友深感不满。美国在俄乌冲突中的立场充满私利,既想转移欧洲防务负担控制本国国防开支,又加大对欧洲的武器出售,确保欧洲对其依赖。这一系列操作,促使欧洲多国开始加速“战略觉醒”自主进程,试图终止“战略依赖” 。德国副总理提出“以欧洲团结应对单边主义”,法国总统倡导推动欧盟防务一体化,乌克兰总统称欧洲不能依赖美国提供安全保障,而应组建“欧洲军”。
在经济层面,美国对欧洲钢铝、汽车等产品加征高额关税,促使欧盟委员会主席誓言采取“对等反制”。然而,欧洲经济对美国市场的深度依赖,使其在贸易战中处于弱势,陷入“既要摆脱依赖,又无力承受脱钩代价”的困境。
反观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一直秉持着合作共赢的理念。在慕安会期间,王毅外长还会见了德国总理朔尔茨、德国基民盟主席默茨、北约秘书长吕特,以及来自欧盟、德国、西班牙和法国的一系列外交界同行,把中国定位为欧洲的伙伴和现有秩序的维护者。
万斯(资料图)
在与朔尔茨会面时,王毅表示中方乐见德国在多极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愿同德方深化全方位合作,推动双边关系向前向好发展,维护全球和平稳定,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提供更多确定性。在与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会见时,王毅表示中方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的努力,支持欧洲在和谈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与美方将欧洲排除在乌克兰和谈之外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 。
慕尼黑安全会议落下帷幕,但会议上中美不同表现带来的影响还在持续发酵。美国需要反思其外交政策,重新审视与盟友的关系,而中国则将继续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建设性作用,为全球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