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收后晾晒不能马虎,通风摊开降水分,防止发霉和变质
小麦收割之后,晾晒可是相当关键的一个环节呢。这就好比一场接力赛,收割只是跑完了第一棒,而晾晒则是决定这整场接力赛胜负与否的关键一棒。如果这棒没跑好,那前面所有的努力可能都会打水漂。
你看啊,刚收上来的小麦,水分含量是比较高的。就像一个刚经历了一场激烈运动的人,身上满是汗水。这时候如果不赶紧把水分处理掉,各种问题就会接踵而至。对比那些及时晾晒的小麦和没有晾晒的小麦,差别可太大了。那些没有晾晒的小麦,就像住在潮湿房子里的人,很快就会被霉菌盯上。霉菌在小麦上滋生,就像是杂草在花园里疯长,一开始可能只是一点点,慢慢地就会占领大片“领地”。这时候的小麦,颜色开始发生变化,不再是那种饱满健康的金黄色,而是变得灰暗,甚至出现一些黑斑。而且闻起来也不再是那种清新的麦香,而是一种带着霉味的怪异气息。
晾晒小麦最重要的就是通风摊开。通风就像是给小麦们打开一扇扇窗户,让新鲜的空气可以自由地穿梭在其中。想象一下,如果把一群人关在一个密封的小房间里,空气不流通,过不了多久大家就会觉得难受,身体也会出现各种问题。小麦也是这个道理。摊开则能让每一颗小麦都有机会和空气亲密接触。要是把小麦都堆成一大堆,那只有表面的小麦能呼吸到新鲜空气,里面的小麦就像被关在小黑屋里一样,水分根本没法散出去。
在晾晒的时候,场地的选择也很重要。最好选择那种空旷、平坦又能保证良好通风的地方。像那种水泥地就很不错,它能很好地把小麦里的水分反射出去,就像镜子反射光线一样。如果是那种泥土地,虽然也能晾晒,但是泥土地本身是湿润的,在晾晒过程中可能会反过来吸收小麦里的水分,这就像是两个人在拔河,力量小的那方肯定会被拉过去。而且泥土地容易长虫子、老鼠之类的,在晾晒过程中它们可能会过来搞破坏,咬坏小麦,导致小麦出现伤口,这样就更利于霉菌的滋生。
晾晒的时间也有讲究。不能觉得随便晒个几个小时就行了。一般来说,要根据当天的天气情况和湿度的不同来确定。在天气晴朗、湿度比较低的时候,晾晒的时间可以相对短一点,可能几个小时就够了。但要是天气有些阴,湿度比较大,那可能就需要一整天甚至更长的时间。就像我们洗衣服,在阳光充足、风大的时候,衣服很快就能干,要是在阴天或者室内,干的时间就会很长。而我们在晾晒小麦的时候,可不能像等衣服干那样干等着,需要时不时地去查看。因为小麦一旦开始发霉变质,这个过程是很快的。如果发现小麦有受潮的迹象,比如局部开始发软,那就得赶紧调整晾晒的方式,可能要把小麦再摊开一些,或者调整通风的方向。
另外,在晾晒小麦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杂质的影响。小麦里如果夹杂着很多土块、草屑之类的杂质,就会影响水分的散发。土块和草屑就像一个个小障碍物,会阻碍空气在小麦之间的流通。而且这些杂质本身也可能潮湿,会吸收小麦的水分,让晾晒变得更加困难。这就好比一条道路上有很多石头,车子想要顺利通过就不容易。所以在晾晒之前,最好能对小麦进行一个简单的筛选,把那些杂质去除掉。
晾晒小麦的时候,还可以借助一些自然的工具。比如说,用那种简易的耙子经常翻动小麦。翻动小麦就像给它做按摩一样,能让每颗小麦都能被均匀地晾晒。而且通过翻动,还能把那些可能积压在一起已经有点发潮的小麦分开,让它们重新获得良好的通风和晾晒条件。这就像我们在整理书架一样,把书重新摆放整齐,既能看起来美观,又能方便我们拿取。如果不经常翻动小麦,下面或者里面的小麦可能就一直没有机会好好晾晒,最后还是会发霉变质。
我们还可以从晾晒的高度方面来考虑。如果是用那种架起来的席子晾晒小麦,那晾晒的高度也很重要。太低的话,可能会离地面太近,地面的湿气会影响到小麦。就像住在低楼层的人可能会觉得潮气比较重一样。但是也不能太高,太高可能会让小麦在下雨的时候来不及收拾就会被淋湿。所以要选择一个合适的高度,就像我们找房子要找一个既不潮湿又安全的位置一样。
小麦晾晒过程中的含水量监测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虽然我们不能像专业的仪器那样精确地测量水分含量,但是通过看、摸、称重这些简单的方法,也能大致了解小麦的晾晒程度。比如,刚收上来的小麦拿在手里会感觉沉甸甸的,而且捏起来有点发软。随着晾晒的进行,小麦会逐渐变轻,捏起来也会感觉更有嚼劲。当感觉到小麦已经变得比较干燥,而且重量明显减轻的时候,就可能意味着晾晒基本完成了。如果这个时候还没有停止晾晒,过度晾晒会让小麦失去一些营养,而且小麦的品质也会下降。
不同的品种的小麦在晾晒的时候也可能需要不同的对待方式。有些小麦品种颗粒比较饱满,在晾晒的时候可能就需要更分散一些,这样才能保证每一颗小麦都能充分地接触到空气。而有些小麦品种可能颗粒相对小一点,在晾晒的时候就不能摊得太薄,不然容易被风吹走。这就像不同性格的人需要不同的相处方式一样,每一种小麦都有它的特点,我们要根据这些特点来调整晾晒的方法。
晾晒小麦不仅仅是把小麦放在那里等着它干就行了,这里面包含了太多的学问。从最初的小麦收割下来开始,我们就要时刻关注它的状态。要是在晾晒过程中遇到下雨天,那可就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了。这时候不能让小麦被雨水淋湿,得赶紧把小麦收集起来,找一个可以避雨的地方存放,同时最好能在室内铺上一些干燥的东西,让小麦在一个相对干燥的环境下等待再次晾晒的机会。这就像我们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要紧急应对一样,处理得好,小麦就能继续顺利完成晾晒,要是处理不好,那之前所做的努力可能就白费了。
小麦晾晒好了之后,那才是真正完成了这个重要的工序。这个时候的小麦就像一个经过精心打扮的人,容光焕发,既没有发霉变质的担忧,又能保持良好的品质。这些晾晒好后的小麦,可以送去加工,变成我们餐桌上的面包、面条等美食。每一粒小麦都承载着农民的辛勤汗水,而晾晒这一环节能保证小麦的品质,也间接保证了我们能吃到健康美味的食品。所以啊,小麦收后的晾晒真的不能马虎,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都要重视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把这份大自然给予的馈赠好好地保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