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集团新帅冯兴亚面临“三座大山”

企业观察报 2025-02-20 11:10:07

2025年2月4日,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汽集团”)正式宣布了新一任董事长的任命。根据广汽集团第六届董事会第80次会议决议,曾庆洪因达到退休年龄,辞去了董事长、董事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务。现任广汽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冯兴亚接任董事长一职。

这一人事变动正值广汽集团面临历史性挑战的关键时刻。2024年,广汽集团销量跌至200万辆级别,净利润预计为8亿至12亿元,同比减少72.91%至81.94%,跌回2012年上市之初的水平。冯兴亚的上任,不仅意味着广汽集团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也意味着他必须直面一系列严峻的挑战。

01

换防正遇低谷期

资料显示,曾庆洪1961年7月出生,2016年9月起担任广汽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在他的领导下,广汽集团在传统燃油车领域实现市场领先地位,并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领域取得了显著突破。然而,2024年成为曾庆洪任期的最后一年,也是广汽集团近年来最为艰难的一年,这一年广汽集团交出的成绩单无疑为曾庆洪的退休蒙上了一层阴影。

这一成绩单的背后,既有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有内部战略调整的阵痛。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合资车企的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曾以稳定销量著称的日系车企进入阵痛期,迟迟未能将低迷态势扳回一城。具体到广汽集团的合资板块,2024年广汽本田销量为47.06 万辆,同比下滑26.52%;广汽丰田为73.80万辆,同比下滑22.32%。曾经的“利润奶牛” 如今承压明显,再加之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崛起对传统燃油车市场形成了巨大冲击,特斯拉、比亚迪等新能源车企的强势表现进一步挤压了广汽集团的市场空间。

汽车行业分析师田力告诉《企业观察报》记者:“面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广汽本田与广汽丰田在转型道路上显得步伐迟缓。在国内自主汽车品牌及新兴车企积极拥抱新能源趋势,纷纷推出高性能新能源车型之际,这两家合资车企在新能源产品线的拓展上显得较为保守。举例而言,广汽本田推出的新能源车型e:NP1极湃1与e:NP2极湃2,在市场上反响平平,全年销量仅达到4509辆。”

田力进一步分析,国内自主品牌的迅速成长不容忽视,它们在技术革新、产品质量及性价比等多个维度均实现了显著提升,这对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构成了严峻挑战。

在自主品牌阵营中,广汽传祺与广汽埃安一度被视为集团未来发展的两大核心驱动力,被誉为“双子星”。然而,进入2024年,这两大品牌却展现出“内部差异化”的发展态势。具体而言,广汽传祺全年累计销量达到41.5万辆,实现了1.99%的同比增长。从表面数据观察,广汽传祺似乎维持了一定的正增长趋势。

田力认为,深入分析广汽传祺的销量后不难发现,这一增长幅度在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显得相对乏力。特别是在比亚迪、吉利等自主品牌于新能源领域实现高速增长的对比之下,广汽传祺1.99%的销量增长较为逊色,反映出其在新能源转型过程中的步伐可能相对迟缓,面临一定的市场挑战。

再看广汽埃安,这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佼佼者,在2024年遭遇了增长瓶颈,全年销量定格在37.49万辆,同比下降了21.90%。自2024年2月起至同年10月,广汽埃安的销量持续呈现同比下滑的趋势,表现较为疲软。

田力称,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格局的不断加剧,众多车企纷纷涌入这一领域,市场份额被进一步蚕食。在此背景下,比亚迪、吉利等自主品牌积极布局,不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新车型,以强化其市场地位,这些举措无疑给广汽埃安带来了更为严峻的竞争挑战。

“广汽集团近年来也在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布局,但在转型过程中,传统燃油车业务的萎缩速度超出了预期。此外,广汽集团在高端品牌领域的布局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导致整体盈利能力下滑。”田力说。

02

接棒者冯兴亚

为何是冯兴亚?事实上,自2024年底以来,关于冯兴亚将出任广汽集团“一把手”的传闻便不绝于耳,最终在年后尘埃落定。作为广汽集团深耕二十载的“老将”,冯兴亚的履历横跨销售、市场及管理等多个关键领域,其经验与领导力使其成为接任董事长的最佳人选。

冯兴亚自2004年12月加入广汽集团以来,先后担任广汽丰田销售部副部长、副总经理、执行副总经理、董事,广汽三菱董事、同方环球副董事长等职务。2008年7月,冯兴亚升任广汽集团副总经理,2015年3月进入董事会,成为广汽集团的核心管理层成员。

2016年11月22日,冯兴亚被任命为广汽集团董事、总经理、执行委员会主任,正式与曾庆洪携手共进。此后,他还兼任广汽工业集团董事、广汽乘用车董事长、广汽埃安董事长、广汽国际董事长等职务,全面参与广汽集团的战略制定与执行。此外,冯兴亚还是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及第十六届广州市人大代表。

在冯兴亚担任总经理期间,广汽集团发布了一系列重要战略,为企业的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这些战略不仅体现了冯兴亚对行业趋势的深刻洞察,也展现了他对广汽集团未来发展的清晰规划。

2019年11月,广汽集团发布“广汽e-TIME行动”计划。该计划以顾客体验为核心,旨在通过技术创新、品质提升和服务优化,推动广汽集团实现高质量发展;2020年11月,广汽集团发布“十四五”规划“1615战略”及广汽自主品牌“双子星”计划。该战略明确提出,广汽集团将在“十四五”期间聚焦自主品牌发展,推动广汽传祺和广汽埃安两大品牌协同发展。同时,广汽埃安宣布独立运营,成为广汽集团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重要布局。

2022年12月,广汽集团发布“万亿广汽1578发展纲要”。该纲要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发力五大增量、夯实七大板块、落实八大行动,力争在2030年实现营收1万亿元、利税1千亿元的目标。这一战略的发布,标志着广汽集团正式迈入“万亿俱乐部”的竞争行列;2023年4月,“NEXT”计划出台,作为“万亿广汽1578发展纲要”在整车领域的具体实践,该计划强调了广汽集团在多能源时代坚持“EV+ICV”与“XEV+ICV”双轮驱动路线,加速广汽埃安EV领先地位的巩固及广汽传祺向PHEV、REV、HEV转型的步伐。

2024年4月,“智行2027”行动计划发布,旨在进一步提升广汽集团在智能化领域的竞争力,通过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的升级及智慧立体出行场景的构建,实现产品体验与出行场景的双重领先,为“万亿广汽”蓝图注入智能化动力。

冯兴亚的接任,标志着广汽集团正式进入“冯兴亚时代”。未来,广汽集团能否在冯兴亚的领导下实现转型升级,重新夺回市场领先地位,将是行业关注的焦点。

03

“三座大山”

作为一位深耕广汽二十载的“老将”,冯兴亚接掌帅印,是广汽集团基于行业环境和企业发展面临复杂挑战的综合考虑。但面对销量下滑、利润缩水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冯兴亚的任务并不轻松。

他要解决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实现自主品牌崛起。

2024年,广汽自主品牌总销量尚未触及80万辆大关,而公司设定的2027年200万辆销售目标则要求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1%,挑战颇为艰巨。

当前国内汽车市场,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虽呈上升趋势,但广汽旗下的三大自主品牌在适应市场主流趋势方面仍显不足。具体而言,传祺品牌的市场重心依然偏向于传统燃油领域,且在MPV细分市场过度集中,限制了其更广泛的市场拓展能力。埃安品牌则在B端用户和低端市场占据较大份额,虽然用户基数庞大,但稳定性欠佳,易受市场波动影响。而高端品牌昊铂则面临终端价格波动过大的问题,影响了用户对其品牌价值的认知和购买信心,不利于品牌长期发展。

在2024年度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上,冯兴亚正式宣布启动“番禺行动”,标志着广汽集团未来三年深化改革的大幕正式拉开。此番改革中,自主品牌被确立为广汽未来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承载着到2027年实现年销量200万辆的雄心壮志。

“番禺行动”的核心在于通过一系列组织架构的重构与调整,深化并强化广汽的“大自主战略”。该战略旨在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运营效率,实现降本增效,从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保持企业的持续竞争力。广汽集团将聚焦于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加强品牌建设、拓宽市场渠道等多个维度,以期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稳步前行,最终实现销量与市场份额的双重飞跃。

在冯兴亚得到广汽集团董事长的新身份后,连续出席了2月5日举行的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以及2月6日举行的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他在会上透露:“在过去的三个月,广汽集团自三年‘番禺行动’发布以来,始终坚定不移地‘吃改革饭、走改革路’,稳步推进多项重大改革工作,推动自主品牌做大做强。其中包括将集团总部搬迁到番禺汽车城,整合自主品牌板块的产品、采购、财务和营销领域,成立产品本部、采购本部、财务本部和包含传祺营销本部、埃安营销本部、昊铂营销本部在内的品牌营销本部,启动IPD及数字化变革、全面实施干部竞聘上岗等,持续推进全要素向一线实务集中、构建一体化组织保障。”

截至目前,广汽集团已经顺利完成了其“大自主战略”下的组织架构调整工作,相关的中高层管理岗位已尘埃落定。有广汽集团内部人士对外透露,预计于3月1日,所有岗位的人员配置将全面就绪。

冯兴亚要解决的第二个难题,就是扭转合资板块颓势。

广汽丰田和广汽本田为稳定销量大盘其实也加大了新能源转型力度。2024年广州车展前夕,广汽丰田启动“聚变2030”战略,旨在跃迁“科技广丰”再次向年产销百万挑战,从而成为智电时代头部品牌。

具体来看,广汽丰田将全面构筑现代产品开发体制,全面融入中国智能科技生态,全面拥抱中国供应链,让中国智慧全面赋能产品研发。

电动化全方位布局,5大技术线齐头并进,未来平均每年2款新车型导入。推出铂智3X,正是广汽丰田在新能源领域的重要一步。

在2024广州车展期间,广汽本田再次大力挥刀向电动化转型,发布“1113”战略布局,即1个全新的电动品牌、1个全新的电动车工厂、1个纯电现地开发模式、3款以上的全新电动车。同时,广汽本田在智能化、电动化领域的最新成果——烨P7量产版完成首秀,正式宣告广汽本田迈入新能源与智能电气化的新阶段。

冯兴亚表示:“广汽集团将全力以赴拼市场、抓改革、促发展,通过自主研发、对外合资合作持续深化布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积极推进汽车制造业和人工智能、具身智能、飞行汽车等前瞻科技互促双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努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冯兴亚要解决的第三个难题,就是加快国际化步伐。

海外市场作为“万亿广汽”战略中的重要增量板块之一,广汽集团的国际化战略近年来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与竞争对手相比,其海外市场份额仍然较小。数据显示,2024年广汽集团出口汽车12.7万辆,同比增长67.6%。对比来看,2024年出口量排名前五的企业分别是:奇瑞汽车,出口量为114.4万辆、上汽集团,出口量为92.9万辆、长安汽车,出口量为53.6万辆、吉利汽车,出口量为53.2万辆、长城汽车,出口量为45.3万辆。

广汽集团的“1551”国际化战略,就是以“1”个 2030 年挑战 50 万的目标为牵引,在海外站稳欧洲、亚太、独联体、中东非洲、中南美洲“5”大市场版图。2024年3月,广汽集团宣布“One GAC统领、双子星驱动”的品牌出海策略,强调“品质领先”与“科技创新”;10月,广汽携多款明星车型亮相巴黎国际车展并宣布欧洲战略。根据计划,其将于2024年内推动产品初步进入部分欧洲国家,此次发布的第二代Aion V是其进入欧洲市场的首发车型,将于今年在欧洲开启上市交付,进一步向海新时代迈进。

国际化业务作为广汽集团十四五计划中的核心板块,从2023年开始由集团直接管理。

广汽国际承担起集团海外业务拓展的重任,具体涵盖广汽传祺与广汽埃安(东南亚市场除外)的出口业务。鉴于海外市场环境的多变与复杂特性,广汽集团计划进一步提升广汽国际的自主性,强化对其在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及物资资源方面的协调与支援。用冯兴亚的话说就是:“要撸起裤脚下地干活”。

冯兴亚对未来满怀信心,直言:“基于广汽集团近年在新能源、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前瞻布局成果,加上将完成自主品牌全面一体化运营改革,我很期待接下来广汽集团及广汽产品在市场上的表现。”但新时代挑战与机遇并存,广汽集团能否为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广汽力量”,将取决于冯兴亚及其团队的战略眼光和执行能力,值得拭目以待。

企观国资是企业观察报社官方微信公众号。《企业观察报》是由国务院国资委指导、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主管主办的全媒体平台,被国务院国资委认定为“国资国企自有舆论平台”,致力于以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视角关注报道中国企业改革发展。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0120240005

微信公众号:cneoguo(企观国资)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2号

电话:010-68719177   13911965371

0 阅读:4
企业观察报

企业观察报

企业家的即时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