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高考,2天考6门功课,看似云淡风轻;古时的高考,9天6夜考21篇短文,可谓漫长煎熬。很多人关心,古代科举考试漫长而煎熬的9天6夜是如何安排的,21篇短文考的又是啥?难在哪儿?下面我们以明清两朝科举考试的乡试为例,仔细探讨一番。
(秀才吕轻侯乡试前苦苦攻读)
第一场考试是8月9日至11日,内容为四书五经,共7篇文章“洪武十八年,颁科举定式,规定初场试「四书义」三道,「经义」四道”。(《明史》卷七十《选举志》)
明清乡试,因为在秋高气爽的8月,故称“秋闱”,一共9天6夜,分3场考完,每场3天2夜。考试中途不准出考场,答题与吃、喝、睡都在“号舍”内。
第一场考试的具体时间为8月9日~11日,考试的内容是儒家经典“四书”、“五经。所谓“四书”,是指《论语》、《孟子》、《中庸》、《大学》,所谓“五经”,是指《诗》、《书》、《易》、《礼》、《春秋》,皆为儒家经典,是考生必须“烂熟于胸”的千年不变的科举考试的教材。在“四书”范围内出题作文叫“四书义”或“四书文”,在“五经”范围内出题作文,叫“经义”或“五经文”。
第一场考试的试卷上,一共有24道题,分别是:“四书”中每一书1道题,共4道题;“五经”中每一经4道题,共20道题。
但无须全做。“四书”中的4道题,《论语》、《孟子》题必做,《大学》、《中庸》题则选做1道,所以,真正要做的只有3道题。
(雍正七年江南乡试第一场之四书题)
“五经”中的20道题,只选其一经来做,也就是说只做4道题,其它四经16道题均可放弃,叫着“专治一经”。
相比较而言,3篇四书文比4篇五经文更重要,对考生的录取具有决定性作用。古代文章讲究言简意赅,四书文与五经文的字数虽然在各朝有不同规定,但基本都限定在700字内。
有人说,7篇短文每篇700字,最多也就4900字而已,有什么难的?这样想就太幼稚了。
首先,字数越少越难。因为一篇文章要想把道理讲透彻,没有足够的字数是很难的,规定字数后,就只有少数高手能胜出了。
其次,很活。并非是对“四书”、“五经”的死记硬背,而是要用“四书”、“五经”的原理,去解决一些政治、经济、军事上的现实难题,不仅要有深厚的四书五经功底,还要有远见卓识和非凡才华。
再其次,四书文和五经文都要按“八股”格式写就。八股格式的产生,本就是为了增加文章的难度,写一篇符合八股规范的短文都很难,何况在3天2夜里连写7篇!
(雍正七年江南乡试第一场之五经题)
第二场考试是8月12日至14日,内容为公文写作,共9篇文章“洪武十八年,颁科举定式,规定二场试「论」一道,「判」五道,「诏」、「诰」、「表」内科一道”。(《明史》卷七十《选举志》)
第一场考试结束后,考生们走出考场,回家或寄宿处好好洗个澡,休整一晚,次日早晨去贡院再战第二场。
第二场考试的试卷上,有5类题目,分别是:论1、诏1、诰1、表1,判5。这5类题都是公文,我们逐一解释。
论:即议论文,要求300字以上,主要从孝经及儒家性理中出题,是第一场四书五经文在内容范围上的拓展,但不是四书、五经文的重复。
诏与诰:“诏”即诏书,乃帝王所发的文书命令,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始,以“布告天下,咸使闻知”结束。“诰”则为古代帝王对臣子的命令及任命书。
表:是臣民向帝王陈述意见的最常见文体,比如诸葛亮出师北伐前,写给刘禅的《出师表》。
判:是从各州县的行政与司法案牍中取一些疑难点,让考生分析评判,来考察士子们对国家律令的熟悉程度以及审判司法案件的能力。当然,也一定要按照应有的格式书写。
第二场考试涉及到各种公文写作和审决行政、司法案件,前者相对容易,后者较难。公文写作重格式,用字用词有讲究,却无多少发挥空间;案件的判断则需要很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行政管理能力。本场考试答题的字数更少,从几十字到几百字不等,整体难度低于第一场考试。
(雍正七年江南乡试第二场题目)
第三场考试是8月15日至17日,内容为“经史时务策”,共5篇文章“洪武十八年,颁科举定式,规定第三场试「经史」、「时务策」五道”。(《明史》卷七十《选举志》)
第二场考试结束后,考生再次回家或寄宿处休整一晚,次日早晨参加第三场考试。第三场考试的试卷上有5道策问题,俗称“经史时务策”。
何谓“经史时务策”?“经”是指儒家经学理论,“史”是指历史,历史也是古代考生的必修课,“时务”是指现实之政治、经济、军事等事务。简而言之,就是结合儒家经学理论,对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评价,对现实的政治、经济、军事事务提出见解,评古论今,引经据典。
比如清朝1880年中进士的考生汪宝树,在回答“西北地理的历史沿革”这一枯燥问题时,先是回顾历史,介绍商周时西北地理位置的形成,汉唐朝廷在西北设立都护府进行管辖的情况,最后回到现实,提醒朝廷警惕沙皇俄国觊觎西北的野心,早作防范。回答得很好,是儒家经学理论与历史及现实三者的完美结合。
(雍正七年江南乡试第三场题目)
经史时务策难度很大,不仅考察了士子们的历史知识,还考察了他们对现实事务的独特见解。可以看出,古时科举上榜的读书人,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酸儒、腐儒,他们不仅懂历史,还懂现实;不仅知识丰富,还见解独特,是难得的人才。
经史时务策在乡试、会试、殿试这三级考试中都有,但字数与难度不同,级别越高的考试,字数越多,难度越大。比如乡试的经史时务策,300字就够了,殿试的经史时务策,往往要1000字以上,难度也会增加。
不过,乡试的经史时务策变动较大,不一定是单纯的5道大题,有时是每道大题中套有若干个小题,考生要逐一回答,称之为“条对”,这样便成了现在的问答题了。
每场考试结束后,考官开始评卷,不给分数,只定名次。三场考试全部结束,考官再按一定权重确定总名次,也就是最终贴出来的,能让人哭红眼,也能让人欣喜若狂的发榜成绩了。
(考生在号舍答题)
最后再说一下科举考试的难度。其实,古代科举考试真正的难点,不在于内容的广度和文章本身的难度,而在于录取率,因为录取率太低。以明朝为例,秀才中举人的比例约3.3%,举人中进士的比例约5%,而参加考试的人又太多,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难度自然就被推高了。
参考书目:《明史》之《选举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