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耕(1885-1964),字砚农,原名李实坚,号一琴道人、大帽山人等,堂号菜根精舍。出生于莆田市仙游县度尾镇中岳村一个民间绘画世家,幼年从父学习中国画,绘丹青绣像、寺庙壁画。生前系福建省美协副主席、省政协委员、文史馆员等。擅长古典人物、山水花鸟画,兼通书法、诗文、金石、雕塑、弦琴等。其画气势雄健,挥洒自如,形成"李耕画派"。





造型洒脱是李耕人物画作品的一大特点。他的绘画风格以洒脱、自然为主,不拘泥于传统的绘画规范和束缚,而是将个人情感和思想融入到每一幅作品中。他的画作不仅注重形体的传神,更追求画面的气韵生动,通过笔墨的运用,表现出一种自由、灵动、真实的艺术美感。





李耕的绘画过程通常以速写为基础,用简洁的线条勾勒出人物的基本形态和神态,通过捕捉瞬间的动态和表情,表现出人物的个性和生命力。他的绘画风格既朴素又华美,既深刻又活泼,常常将自然景色与人物形象融为一体,将画面的各个元素和谐地组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李耕的画作中,人物形象往往被描绘得生动有趣,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他通过运用各种笔墨技巧,表现出人物的肌肤、骨骼、服饰等细节,以及光影、色调、氛围等元素,将人物形象刻画得深入骨髓,充满生命的活力。




李耕的画作不仅追求艺术的美感和表现力,更注重思想表达和社会批判。他常常将关注点放在社会问题和人类命运上,用画笔揭示社会的黑暗面,反映人们对自由、平等、公正的渴望和追求。他的作品充满着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成为人们理解和思考社会问题的一个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