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 2》简直杀疯了,票房已经冲破 97 亿大关,马上就要突破百亿了,稳稳拿下全球单一市场、中国影史、中国动画电影票房的榜首。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高达 87.3 分,成为春节档观众心中 “最满意影片”。
回想 2019 年暑期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那也是相当炸裂,以超 50 亿元的票房,直接斩获中国动画电影票房冠军,在中国电影市场票房排名中也位列第二。
《哪吒 2》作为第一部的续篇,竟然还能创造这么逆天的成绩,导演饺子到底有啥魔法,让《哪吒 2》成为观众口中的 “真香” 作品。
“穷到装都装不出你有钱”,这是饺子导演对自己早年生活的自嘲式总结。谁能想到,如今手握百亿票房的“国漫顶流”导演,当年竟是个“三无青年”:无钱、无背景、无退路。
饺子本是华西医科大学的药学毕业生,却在毕业后一头扎进动画圈,成了“医学界叛逃的魔童”。
为了学动画,靠着老母亲每月1000元的退休金,连泡面都要选最便宜的袋装款,每天对着电脑自学盗版教程的三维建模,一箱泡面吃半个月。
网友调侃:“这哪是学动画?这是修仙渡劫啊!”
辞职后的饺子,窝在二手房里,一人分饰编剧、分镜、建模、特效多角,客厅堆满泡面桶,厕所墙上贴满草稿纸,活脱脱一个“动画版荒野求生”。
最终,三年磨一剑,他用一台旧电脑熬出了16分钟的短片《打,打个大西瓜》,横扫30多个国际奖项,却还是穷到连商业回报都捞不着。
彩条屋影业当年选导演的标准堪称“奇葩”:专挑“穷且坚持”的人。
“穷到装都装不出有钱”的饺子,反而让投资人两眼放光:“这就是我们要找的狠人!”
这波反向操作被网友戏称为“穷鬼滤镜”,穷到极致反而成了励志Buff。
当饺子端出“预算爆炸+制作逆天”的剧本时,金主选择信任,超期1年半不催工,国外特效翻车立刻换国内团队往死里砸。
事实证明这波血赚:96亿票房只是开始,全球上映直接开启文化输出副本。
彩条屋当年敢在行业寒冬期押注饺子,看中的就是他“穷且志坚”的“死磕”精神。而《哪吒2》的爆火,完美验证了他们的判断。
饺子团队在《哪吒2》的制作中,把“我早已没有退路”的精神发挥到极致。
片中一段“哪吒撕裂肉身破咒”的10秒镜头,耗时一年半打磨;千军万马的“洪流大战”更是堆出2亿多个角色,特效镜头数量直接碾压好莱坞。
网友直呼:“这哪是烧钱?这是拿命换帧啊!”
《哪吒2》里最圈粉的角色竟是反派申公豹,一个出身寒门、被仙界PUA的“打工人”。
他的遭遇让观众集体破防:“这不就是现实版饺子导演吗?”
当年被投资人嫌弃“非科班”的饺子,硬是靠“死磕”杀出一条血路,和申公豹的逆袭形成“戏里戏外双重爽文”。
当《哪吒2》冲进全球票房榜前20,外媒惊呼“这居然不是好莱坞”,国人却在热搜刷屏:“吒儿给老子冲!让老外看看什么叫文化输出!”
哪吒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观众用脚投票“中国电影必须支棱”。
这波“民族情怀+技术炸场”的双重暴击,直接让票房坐上火箭。
《哪吒2》的成功绝非偶然,它踩中了当下年轻人最痛的爽点:“寒门逆袭”与“文化自信”。
1. “泡面导演VS顶流IP:草根叙事永远动人”导演饺子说:“我们要看看自己的极限在哪儿,这也是动画的想象力之所在,必须给观众看没看过的东西,不然没有新鲜感。”
他一个人包揽全片剧本,从创意到执行,每个环节都亲自把关,连配音都亲自上阵指导,电影音乐的灵感也全是他一手操刀。
为了让人物形象精准到位、画面细节拉满,全片70%以上的戏份,他都亲自演一遍,简直是“一人剧组”的狠人操作!
从当年吃泡面的 “动画小透明” 一路逆袭成百亿导演,饺子的创作历程比电影还燃,妥妥的就是现实版哪吒啊!
网友神总结:“《哪吒 2》能爆火,那是因为导演本人就是‘魔童本童’!”
就他这“拿命拍动画”的硬核态度,哪个观众能不被拿捏,心甘情愿为小哪吒掏腰包,票房值得!
虽然《哪吒2》的特效被夸“吊打好莱坞”,但真正让它封神的,是藏在每一帧里的“心气”。
饺子导演把“细节控”的执念拉满,剧情里全是彩蛋:龙王敖光的水珠拥抱、无量仙翁“喝仙露”时的皱眉表情包、土拨鼠军团的“破碗+补丁服+漏风窝棚”三件套、龙族身上少的那片鳞甲、锁妖阵下镇压的无数海妖……
饺子导演硬是把动画拍成了让观众三刷找细节的“沉浸式剧本杀”,用最硬核的国漫工匠精神诠释了啥叫“我命由我不由天”,属实是国漫天花板了!
当哪吒在银幕上喊出“不知天高地厚”,银幕外的我们何尝不是在为每一个“穷且志坚”的普通人摇旗呐喊?
因为年轻所以不知天高地厚,因为不服所以想改变世界!
正如彩条屋投资人所说:“我们赌的不是钱,是中国人骨子里那股‘老子偏要赢’的劲儿。”而饺子导演,正是把这股劲儿拍成了神话的人。
角色数量是第一部的3倍,140家动画公司组队打团,特效镜头近2000个、超过第一部镜头总和,主创团队4000余人,片尾出现了近140家中国动画公司……《哪吒2》实现票房收入和观众口碑双丰收,
导演用泡面桶堆出梦想,观众用电影票投出信仰。
《哪吒2》成功的背后是创作团队的“死磕”和坚持,也是中国动画电影不断崛起的缩影,是全体中国动画人的团战胜利。
===========分割线===========
欢迎转发、收藏、点赞、留言!
您的肯定就是最好的支持!
若您有不同观点,我们一起讨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