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珠影65年:曾经群星闪耀,佳片云集,为啥如今只剩一声叹息?

桥蕤评娱乐趣事 2024-11-22 09:10:54

2019年11月23日,厦门海峡大剧院里星光熠熠。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正在进行,当主持人宣布最佳戏曲片提名时,一部来自珠江电影集团的作品《白蛇传·情》出现在大屏幕上。

这是珠影近年来难得的高光时刻。虽然最终奖项被上海宝山沪剧团的《挑山女人》摘得,但《白蛇传·情》凭借唯美的摄影、空灵的意境、清丽的唱腔,还是在众多影迷心中留下了一抹惊艳。

有网友说:"这部戏曲片拍得真美啊,每一帧都美不胜收。"演员的表演细腻到位,唱腔优美动人,身段婀娜多姿。

可惜的是,作为小众的戏曲电影,它注定只能在市场的边缘绽放,很快就在商业大片的狂潮中黯然退场。

这何尝不是珠影这些年的真实写照?

回望珠影65年的历程,曾经的它可是响当当的"南国影城"。金鸡奖、百花奖的常客,出品的电影不是叫好就是叫座,在广大影迷心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这个曾经以艺术品质著称的老牌制片厂,仿佛倔强的老艺术家,依然在坚持着自己的审美与追求。但在快餐式娱乐当道的今天,这份坚持显得格外孤独。

说起珠影的转折点,得从1994年说起。

那一年,随着一批好莱坞大片闯入中国市场并屡破票房记录,国产电影圈掀起了一场不小的地震。各大国营电影厂纷纷意识到:要么改革,要么出局。

北影厂率先尝到了改革的甜头。1997年,他们参与拍摄的《甲方乙方》票房大卖,可把其他电影厂馋坏了。紧跟着,上影厂、长影厂、西影厂等也都赶紧完成了集团化改制,在市场竞争中抢占了一席之地。

可在改革开放前沿的珠影厂,偏偏在这场变革中显得有些"后知后觉"。

说到这里,不少老影迷都忍不住惋惜:珠影明明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啊!90年代正是香港电影最火的时候,近在咫尺的珠影完全可以借势发展。

可当香港电影人纷纷北上时,却几乎没人在广州停留,都直奔北影、上影,甚至是远在西安的西影厂去了。

这段时间的珠影在忙什么呢?一心扑在拍摄主旋律影片上。说起来,珠影在这方面确实下了大功夫,连续6次拿下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在几大国营制片厂中也算难得。

但问题是,电影拍出来了,市场却不买账。

直到2008年,珠影终于完成了集团化改制。但为时已晚,已经元气大伤的珠影不敢再轻易"冒险",对每部电影的投资都格外谨慎。

他们开始尝试"两条腿走路":一边继续拍主旋律电影《英雄·喋血》,讲述年轻人投身革命的故事。虽然制作精良,但真正走进影院的观众寥寥无几;另一边探索商业片,找来刘镇伟执导《越光宝盒》,结果豆瓣评分仅5。3分,连及格线都没摸着。

珠影的这番转型尝试,就像一个不懂流行音乐的古典音乐家,硬要去写流行歌曲。既丢失了原有的艺术追求,又没能抓住市场的脉搏。

但如果我们把时间再往前推20年,就会发现一个截然不同的珠影。那时的它,正经历着最辉煌的黄金年代。

要说珠影最风光的日子,莫过于八十年代。这是一个群星璀璨的年代,是珠影的"黄金时代"。

故事要从两个北京电影学院的老同学说起。1964年,胡炳榴和王进同期毕业来到珠影。那时的他们,可能也没想到,十几年后会在这片南国热土上创造出如此耀眼的传奇。

1981年,胡炳榴和王进终于等来了展现才华的机会。胡炳榴执导的《乡情》,就像一首清新淡雅的田园牧歌,不仅入围第3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还在第五届百花奖中高票获得"最佳故事片"。

女主角田翠翠也因此一炮而红,成了80年代影迷心目中的美女明星。

这部电影的成功给了胡炳榴极大信心,她接连推出《乡音》和《乡民》,组成了闻名中外的"田园三部曲"。而她的老同学王进也不甘示弱,从《东方剑》起步,一路拍到震动影坛的"女性三部曲"。

1988年的《寡妇村》不仅拿下第12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还在法国蒙彼利埃电影节上摘得金熊猫奖。

更让人惊喜的是,一个地道的东北人张良,却拍出了最有广州味道的《雅马哈鱼档》。为了呈现最真实的广州市井生活,他特意要求演员"像广东人",甚至从佛山商场找来售货员杨丽仪出演珠珠。

1986年,珠影的辉煌达到了顶峰。丁荫楠执导的《孙中山》以磅礴气势横扫第7届金鸡奖8项大奖,创造了珠影历史上最辉煌的战绩。

同年加入珠影的年轻导演孙周也不甘落后,他的《心香》不仅让朱旭、王玉梅的表演惊艳了观众,还为他本人赢得了第12届金鸡奖最佳导演。

那时的珠影,简直就是中国电影界的一颗璀璨明珠。可谁能想到,正当珠影走向巅峰时,电视机的普及却无情地改变了这一切。

观众渐渐离开了电影院,那些用心打磨的好电影,再精彩也难觅知音。

但要真正理解珠影的故事,我们得追溯到更早的年代,回到1958年,看看这个电影王国是如何诞生的。

提起珠影的起源,就不得不说起一个人——王为一。

这位江苏人,却成了最懂广东电影的人。19岁考入上海美专,和赵丹等人一起加入左翼戏剧家联盟,为《渔光曲》拉过二胡,给《桃李劫》配过唱。

1949年,他奉调去香港,一部《珠江泪》在当地掀起轰动,也为他日后与珠影的不解之缘埋下伏笔。

1951年8月,王为一来到广州筹建珠影厂。虽然第二年就暂时停办了,但到了1956年,珠影重新被提上日程,并在1958年正式建厂。

真正让珠影在全国打响名号的,是两部由王为一参与执导的电影。《南海潮》在1964年第三届百花奖上横扫多个奖项,女主角吴文华的得票仅次于王晓棠。

紧接着,这位不懂粤语的导演,又拍出了最地道的粤语片《七十二家房客》,在海外华人圈引起轰动。1973年,这部电影的翻拍权还被香港邵氏买下,创下票房纪录。

但历史总是充满戏剧性。就在《七十二家房客》声名鹊起后不久,一场史无前例的运动开始了。《南海潮》和《七十二家房客》都被打为"毒草",蔡楚生含恨而终,王为一也被关进了"牛棚"。

但珠影人没有被打倒。在艰难岁月里,他们默默积蓄力量:1962年迎来了上海电影专科学校的杜熊文、林书锦、丁铁宝;1964年北京电影学院的胡炳榴和王进加入;1972年又接纳了被八一厂"扫地出门"的张良、邢吉田等人。

正是这些蛰伏的人才,为后来的黄金年代打下了坚实基础。

这段充满坎坷的岁月,不仅塑造了珠影独特的南派电影风格,更培养了一批扎根南国的电影人。

2013年10月8日,102岁的王为一在广东中医院大学城分院离世。这位"南派电影"的开拓者走了,带走的不只是一个时代的记忆,更是珠影最后的辉光。

如今的珠影,就像一位迷失在商业丛林中的老艺术家。曾几何时,这里群星闪耀,佳片云集,走出过张良、王孝忠、邢吉田等一批又一批的优秀艺术家。

而现在,它却成了众多影迷的一段回忆,以及停驻风中的一声叹息。

但故事或许还没有结束。从1958年建厂到现在,珠影走过了65个春秋。它经历过辉煌,也尝尽过苦涩;它培养过无数电影人,也留下了数不清的经典作品。

在这个快节奏的市场时代,也许珠影需要的不是一味地追赶潮流,而是重新找回那份属于南国电影的独特气质。

就像那部《白蛇传·情》,虽是小众,却依然在坚持着对艺术的追求。这不正是珠影的精神底色吗?

期待有一天,这座南国影城能够涅槃重生,再次绽放出属于新时代的光彩。

毕竟,那些经典电影里的故事告诉我们:风雨之后,总会见彩虹。

0 阅读:1
桥蕤评娱乐趣事

桥蕤评娱乐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