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夜中发起空袭(1):二战英军的夜间轰炸的艰难起步

星辰与大海 2024-09-09 13:44:39

前面四期主要讲述了二战德军在夜间空战方面的发展与战斗战史。本期开始将把目光转向与德军空战最激烈的英国,讲述以夜间轰炸出名的英军轰炸机部队是如何艰难发展的。(本期全文约3800字,内容较长,感谢您的观看)

二战初期,夜间空战对英德双方而言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皇家空军无论是昼间或是夜间轰炸都无法有效地进行导航以及准确命中目标,双方在开战之初虽然已经拥有一定的昼间常规轰炸能力,但是都面临着实际作战能力和作战理论上的巨大差距问题,而如何有效进行夜间空袭更是其最大困难。

1936年,英国皇家空军进行了指挥机构划分,建立了轰炸机司令部、战斗机司令部、海岸司令部和空运司令部这四个独立的指挥机构。

(上图)正在俯冲的费尔雷轻型轰炸机编队,为它们护航的是法国战斗机。费尔雷是单发轻型轰炸机,3名乘员。这种轻型轰炸机的作战能力较弱,主要执行对陆军地面部队的支援任务。

到二战开始阶段,轰炸机司令部的实际情况并不容乐观,根据时任轰炸机司令部指挥官的埃杰·兰德罗·赫维特在1939年9月1日的一次参谋部会议上发言,在1941年以前,英国还不具备对德国进行大规模战术打击的能力。此时,皇家空军轰炸机司令部的作战力量主力为33个轰炸机中队,组成了5个轰炸机大队(第1、2、3、4、5轰炸机大队)。

其中,部署在法国的第1轰炸机大队拥有10个装备费尔雷轻型轰炸机的中队。此外,第2、第3轰炸机大队编有6个装备布伦海姆中型轰炸机的中队和6个装备惠灵顿MK I和MKIA型中型轰炸机的中队,第4轰炸机大队编有5个装备惠特利MK III和MK IV型中型轰炸机的中队。第5轰炸机大队编有6个装备汉普顿型轰炸机的中队。但是,此时的轰炸机司令部真正能够动用的轰炸机数量不超过300架,完全做好战斗准备的中队也不超过20个,有资料显示此时实际能出动的中队只有17个。

英国人此时的夜间轰炸能力更是问题重重,最主要的技术问题是在执行夜间空袭时如何有效导航和瞄准投弹。在夜间,轰炸机很难找到目标,即使它们找到了正确的航线,也很难准确命中。

其次就是训练问题,那些轰炸机机组接受的训练大多在英国本土上空进行,一旦他们迷失了航向可以通过无线电导航尽可能地靠近目标,在返航时同样可以借助无线电通信而顺利着陆。

此外,无论他们是否到达目标,只要他们能返回基地,就可以得到1次成功执行训练任务的记录,因此、没有人会关心是否真的按照计划航线飞行。此时,那些机组并不信任借助导航设备的飞行,尤其是在夜间。空军各级指挥官很少派出战机在夜间执行任务、例如,1939年,皇家空军执行的昼间飞行任务次数是夜间任务的10倍。

按照此时轰炸机机组成员的职责划分,领航(投弹)员的任务是引导飞行员飞临目标上空,并且在适当的时刻投放炸弹,一般他的位置在机身腹部,通过投弹瞄准装置寻找目标并且将瞄准环套住目标。战前投弹员的训练一般都是白天在专门的靶场进行的,训练环境与战时自然无法相比,在没有敌对火力的干扰下,飞行员可以稳定地控制飞机,保持匀速直线飞行以便于投弹瞄准。但是由于投弹员自身原因(如紧张等)导致早或晚几秒投弹,最后的命中点与目标就差的很远了。假设轰炸机速度为370公里/小时,那么一秒的延误或提前就意味着约108米的误差。故在这样的训练条件下,训练成绩也依然不能令人满意!纵然有个别机组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依然无法让人确信他们在战时也能达到这样的水平。

此时,操作机载自卫机枪只是轰炸机成员的第2项任务、他们只接受了如何防御机体上方的训练。更为严重的是,英国轰炸机自身油箱的设计极为薄弱,德军战机只要使用爆破弹或燃烧弹进行短促而精确的射击,就可以让这些重型轰炸机变成夜空中的火球。综上所述,轰炸机司令部在问题重重的情况下迈向了战场。

1939年9月3日,英国首相张伯伦通过广播向全国宣布,英德进入战争状态。宣战后不久,皇家空军就陆续出动28架轰炸机(1架布伦海姆、18架汉普顿和9架威灵顿轰炸机)执行搜索侦察德军舰船的任务,其中第139轰炸机中队的1架编号为N6215的布伦海姆第1个起飞,执行了轰炸机司令部在二战期间的第1次任务,飞行员是A·麦克菲尔森,但是这些任务最终没有取得显著成果。

(上图)编队飞行中的汉普顿型轰炸机。汉普顿拥有一定的载弹能力以及较远的航程,但是它的速度较慢,自卫火力也很薄弱。

当晚,轰炸机司令部第4轰炸机大队第51和第58轰炸机中队的10架惠特利型轰炸机执行了对德国的第1次夜间空袭,目标是汉堡、布菜梅和鲁尔工业区,任务是空投宣传单。在英德正式宣战的第2天,即9月4日,第107、第110和第139轰炸机中队昼间出动的30架执行对德国威廉港和布隆斯布特尔的轰炸任务的轰炸机中就有5架布伦海姆和2架惠灵顿被击落!大部分被德军地面高炮火力击落,但至少有2架被布隆斯布特尔地区的德军战斗机击落。由于飞行导航原因,1架惠灵顿将炸弹投到了中立的丹麦城市埃斯比约,导航定位误差达到了175公里!主要原因是由于机组成员对地图的误读。

在战争最初这段时期,德国空军的主要目标是波兰,它们的首要任务是为地面部队提供支援。德国军方认为,为了攻占华沙这个严密设防的城市,空中进攻是必不可少的。而对于皇家空军而言,此时,德国的海军目标是很好的选择,因为这样做,它的轰炸机不需要进入德国空域太深,并且可以尽量避免对非军事目标和平民的误伤。因此,轰炸机司令部主要由第2轰炸机大队的布伦海姆型轰炸机对北海的德军战舰和基地进行了一系列昼间空袭,但没有取得明显战果;此外,它们也对德国陆地目标进行了攻击。德军的损失很微小,英军方面的损失则很高昂:在10月和11月,第2轰炸机大队的布伦海姆的战损率达到了20%,主要都是被德军昼间战斗机击落的。

(上图)1架被德军击落的惠特利型轰炸机。惠特利当时在皇家空军中已经属于远程轰炸机了,配备了专门的领航员,拥有一定的载弹能力以及足够的航程,但是它同样不适用于昼间空袭,因为它的速度太慢,机动能力极差而且极易受损。

9月29日,第144轰炸机中队对海尔高朗德地区海上目标进行空袭的16架汉普顿中有5架被德军战斗机击落。12月14日,德军战斗机击落了对威廉港北部船队进行空袭的皇家空军12架惠灵顿中的5架,但是轰炸机司令部却错误地判断损失主要是由德军的高炮造成的。4天以后,即12月18日,德空军战斗机击落了执行对威廉港附近海上目标进行空袭的22架惠灵顿的一半以上:12架!这些空袭行动使得皇家空军认识到,使用这些自卫火力薄弱的轰炸机对德国进行昼间空袭的代价太高,空袭只能选择在夜间进行。威廉港之战后,皇家空军命令惠特利、惠灵顿和汉普顿轰炸机不再执行昼间空袭任务。

当皇家空军轰炸机司令部代价高昂的昼间空袭还在进行的时候,第4轰炸机大队的惠特利型轰炸机一直在夜间执行向德国境内空投宣传单的任务,和昼间空袭相比,它们的损失是很小的。到年底,执行任务的113架次中只有4架没能返航。这个结果强烈影响了轰炸机司令部作战计划的制订。然而,投放宣传单的任务无法比较昼间和夜间空袭的投弹命中率,而且由于导航错误造成的损失也是不能忽视的。

正在装载空投宣传单的皇家空军机组成员。

这段时期,夜晚的空中还几乎没有有威胁的德军夜间战斗机,而德军高炮部队主要部署在大城市和重要工业区周围,那些执行空投宣传单任务的惠特利型轰炸机只要不太靠近这些区域,那么高炮对它们的威胁也很小。此外,这段时期皇家空军的轰炸机成员获得了初步的夜战经验,这些经验却令人不安。夜间恶劣的天气条件造成的威胁犹胜于德军,而空袭获得的战果却是微不足道的。

1940年2月,空投宣传单的任务继续进行,而且规模也继续扩大,惠灵顿和汉普顿轰炸机也加人了这个队列。虽然此时已经可以偶尔发现德军的夜间战斗机(主要是Bf109),但是并没有取得战果的可靠记录。一直到4月,只有6架执行这些任务的轰炸机被击落。德军夜间战斗机部队还没有形成战斗力是皇家空军值得庆幸的,因为它们的轰炸机自卫火力极其薄弱,成员的空中自卫训练更是薄弱环节,机体结构也很脆弱。如果在空中遇到德军战斗机,那么就只能祈求上帝保佑了。

第10轰炸机中队的无线电通信员-机身炮塔机枪手拉瑞·唐纳利军士这样描述在惠特利里的作战场景:

“我很艰难地摸索着到达机身炮塔,然后操起双联机枪对着瞄准器开始射击。当时我们对于德军夜间战斗机的情况还一无所知,我也不知道我究竟在对着什么射击。弗雷蒂在他的机尾炮塔检查他的机枪,这是个苦差,相比之下我要幸运多了。我的炮塔和机枪都是通过液压系统操作控制的,而弗雷蒂则还必须依靠人力来操作。而由于安装机枪地方的空隙,在炮塔转向射击的时候,风啊雨啊雪啊什么都会往里面灌。更惨的是,当时机舱的空间决定了一个全副武装的机组成员是无法在机尾和机首之间通行的,于是在一般长达7-10个小时的飞行时间中,他只好一直呆在自己的位置上无法动弹。特别是当别的机组成员上厕所的时候,他能怎么办?或许只能让自己的下半身休眠了。”

第51轰炸机中队飞惠特利轰炸机的飞行员则有这样的描述:

“惠特利并不是适合用来执行远程空袭的机型,机舱供暖不足,氧气储备也有限。我们不得不忍受着寒冷和缺氧的折磨,在任务中飞行高度经常会超过6000米,这时候机舱里面都开始结冰,设备是这样,人也是。我们只能祈祷任务快点结束,可以下降到3000米以下,那时候情况会好很多,可以听到令我们略微感到舒服点的冰块融化的声音。”

此外,对于皇家空军而言,导航则是另一个严重的问题,当时的轰炸机成员只能依靠一些有限的数据,通过读图、计算导航法、无线电导航、天文导航等方法进行,而利用这些方法进行的导航作业却错误不断。

【未完待续……】

下期将继续讲述二战英国夜间轰炸机部队的发展史以及战斗战史,点关注不迷路

点击主页,看更多精彩硬核内容

0 阅读:36

星辰与大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