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钢琴厂倒闭,几万块的钢琴,5000块都卖不出!中产更惨了

秘闻娱超 2025-02-18 14:40:52

“刚买两年的钢琴,3折专卖还送节拍器。”

“钢琴也算特长?中国最不缺的就是钢琴10级的小孩。”

2024年9月,全球拥有百年历史的施坦威钢琴申请破产,让不少看到这个消息的中年家长悔不当初,家里落灰的“钢琴”成为了他们心中的“痛”。

曾几何时,许多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更是耗费巨大的精力和时间逼迫孩子学会钢琴,结果却发现钢琴这项技能越来越不吃香了。

曾经价值几万块的钢琴,如今更是5000块出手都无人问询,就连中国最大的几家钢琴品牌也在连年亏损。

那么钢琴为何会在短短的十几年内跌落神坛呢?钢琴又为什么曾经会如此风靡中国呢?

近十年来钢琴的“跌落过程”

回顾过去的十几年,钢琴曾是中产阶级家庭的必备品。无论是在城市的繁华地带,还是在乡村的偏远角落,钢琴几乎成了家庭装修的标配。

家长们争先恐后地为孩子报名钢琴课,希望通过一段学习过程,让孩子获得提升阶层的机会。

2013年钢琴行业似乎进入了巅峰时期。钢琴的销量与日俱增,各大钢琴品牌纷纷扩展市场,而琴行的门前也常常人头攒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局面迅速发生了变化。到了2023年,珠江钢琴和海伦钢琴这两大国产钢琴龙头企业的财报数据无疑为行业敲响了警钟。

珠江钢琴的营收同比减少了31.47%,净利润暴跌了90%;海伦钢琴的营收同比下降了21.99%,预计2023年公司将面临高达1亿元的亏损。

这一数据的背后,代表着不仅仅是这两家企业的困境,更是整个钢琴行业的急转弯。

中产阶级的“功利化追求”

回顾钢琴热潮的起源,背后有着不可忽视的中产阶级推动作用。在上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涌现出了大量中产阶级家庭。

这些家庭拥有了一定的财富积累,也因此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文化消费。钢琴,作为一种贵族化的象征,恰恰符合他们的需求。

钢琴的普及,实际上是中产阶级阶层意识的体现。学琴、买琴,成为了他们追逐“上流社会”的标志性消费。更重要的是在那些年,钢琴与升学政策紧密挂钩。

钢琴考试的成绩甚至可以在中考中加分,成为中产阶级家庭在教育竞争中的一项利器。

在这种背景下,钢琴热潮迎来了最鼎盛的时期,家长们在为孩子选择琴行、聘请老师、购买钢琴时,几乎没有任何犹豫。

钢琴的崛起伴随着一场全民的消费狂潮。为了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许多家庭不惜举债购买钢琴,甚至牺牲了自己的生活品质。

有家长甚至将家里唯一的贵重首饰抵押,来支付孩子的学琴费用。这种疯狂的消费行为,实际上是由钢琴教育背后的庞大商业体系所推动的。

钢琴学习的成本,不仅仅包括昂贵的购买费用,还包括高额的学费和长期的练习时间。

在大城市中,钢琴教师的课程费每小时动辄上百元,这对许多家庭来说,无疑是一项沉重的负担。

尽管如此仍然有大量家长盲目跟风,抱着“孩子成功的希望就在钢琴上”的想法,不惜一切代价为孩子购买钢琴,进行高强度的培训。

然而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许多家庭开始意识到这种消费并不具备高性价比。在过去的几年里,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放弃钢琴,改学其他性价比更高的技能。

这一变化,反映了消费者理性回归的趋势,也揭示了钢琴市场的泡沫正在逐渐破裂。中产阶级的财富困境,尤其是在房地产泡沫破裂之后,成为了钢琴市场崩盘的直接原因。

原本依靠房地产市场升值积累的财富,如今却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迅速缩水。

相反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选择消费降级,购买性价比更高的商品,甚至放弃钢琴学习,选择其他更为实用的兴趣爱好。

不过,钢琴市场的冷却并不意味着钢琴的完全消失。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意识到,钢琴不再是为了升学或阶层跃升,而是回归到了音乐本身的纯粹享受。

随着钢琴市场的理性回归,钢琴教育的方向将更加注重艺术和审美,而不再是功利性消费。

然而许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在钢琴的这些兴趣班之间其实也存在着“鄙视链”。

兴趣班之中存在的“鄙视链”

在一些运动类兴趣班中,马术无疑是“贵族”的代表,紧随其后的是高尔夫和冰球,这些项目的费用普遍较高,普通家庭往往难以承受。

乐器类的兴趣班也有类似的情况。管风琴被视为最为高端的选择,紧接着是竖琴、大提琴和小提琴,而钢琴这项曾经炙手可热的乐器,近年来逐渐“跌落神坛”,成为了最后一个被选择的乐器。

值得注意的是,管风琴的学习费用不仅昂贵,而且所需的空间和设备也让普通家庭望而却步。

在智力类兴趣班中,围棋被认为最具挑战性和含金量,成为许多家长为孩子选择的首选。

而国际象棋和中国象棋也处于较高的位置,跳棋则被认为是最不起眼的项目。

然而尽管这些兴趣班之间存在高低贵贱之分,但从本质上来看,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与技能,增强他们的专注力和思维能力。

家长们在选择时,应该更加关注孩子的兴趣和特长,而不是盲目跟风。为了孩子的未来发展,兴趣班不应成为压力源,而是一个培养兴趣、拓展视野的途径。

参考资料:

金融界 2024-08-21 《海伦钢琴收入跌回12年前,珠江钢琴中报预亏,“钢琴双雄”能否熬过行业寒冬?》

光明网 2024-01-21 《曾红极一时的“乐器之王”,现在却卖不动了?》

0 阅读:13
秘闻娱超

秘闻娱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