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少年》:谢谢场地,再见场地

岳麓山上的树 2024-08-29 09:06:50

《棒!少年》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充满少年气的国产纪录片,选材巧妙,且视听成熟。空中塑料袋飘飞,配以飞机的轰鸣,这是影片最富有意味的镜头,诗意,哀伤,又饱含希望。塑料袋指的是马虎、梁正双,以及更多“流浪少年”的出身和苦难遭遇,飞机是他们渴望的更有奔头的未来,这中间是一条漫长的淬炼之旅。所以这部作品是关于成长,而非沉沦;关于教育,而非规训。

该片以一群孩子的成长为着眼点呈现出社会底层的故事。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困境少年,被选进北京市郊一个爱心棒球基地,组成了一支特殊的棒球队,跟着70岁传奇教练“师爷”从零开始学习打棒球。 少年马虎以“刺头”状态闯进了基地,天天打架干仗;而“元老球员”小双心思细腻敏感,对未来满是怀疑和不确定。不同家庭背景和心性习惯的少年在一起训练、生活,一支棒球棍,把他们带进无尽的冲突和欢乐,也带给他们久违的热血与梦想。 几个月后,他们将飞往美国,代表中国登上世界少棒的顶级赛场,但基地的球场和宿舍却面临拆迁…… 

影片以两个主人公双线并存的叙事方式为视角,围绕着马虎和梁正双在爱心棒球训练基地的成长史,为我们揭示了从留守儿童到棒球少年团,人是如何在绝境之中绽放出更大的力量。马虎是个刺头,却又是环境造成的;相反,小双比较懂事,懂事之下又是压力,他不想回去,可能是辜负了大家的期待,不敢面对,当然也可能是疲惫和不喜欢,让人心酸的是,大多家庭不好,就连他大伯也在驱赶他,对一些家庭来说,孩子反而是负担。在比赛的时候,所有人的心团结起来,刺头也不再刺头。虽然说看比赛的时候,我可以告诉自己不在乎输赢,他们却很难,因为这似乎是他们唯一的机会。

纪录片的伟大在于它把真实的人,真实的情感,明明白白放在观众的面前。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不是剧情电影所能掌控的。现实中的人,会有千差万别的走向,不一定结局圆满,不可能永远有勇气,这才是每个人真实的人生境遇。这部纪录片中的马虎和小双,一对完全相反的AB面,从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了真正属于孩童的困惑,无畏,调皮,野蛮。导演用平实无华的镜头,展现了这群棒球少年,他们出身艰难,被收留在棒球基地中。 

湖南企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石同学在其代写的解说词中写道,这是一部特别与众不同的片子,真实有趣但又时刻在与观众期待博弈,处处打反差:校舍与训练场地一次次被拆,他们一次次流离失所,想着去美国拿个冠军让人惊喜一下吧,结果又不遂人愿。在这一群少年棒球生活之外,更呈现了贫富差距、留守儿童、城市改造清除外来人口等诸多社会问题……当然,片子最成功的地方,在于马虎与小双两位角色的选择,两人性格泾渭分明,一动一静,一个调皮捣蛋,一个年少早熟,无疑会给每个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马虎和小双都有我们成长中的影子。他们的不幸是天注定,他们的幸运全靠打拼。本该被手机、补习班、钢琴和升学压力绑架的年龄,却要学会像大人一样思考,去解决人生中最大的难题,那就是活着。棒球是生命中的太阳,让他们学会发光、勇敢、友情和爱,却也是一条无法回头的唯一通路。你可以因为老板的一句抱怨拍桌子辞职,他们却不能和残酷的生活谈任何条件,这就是这部电影背后最现实的一个存在。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在逃避它的情况下空谈理解。愿他们永远奔跑下去,跑得越远,天空才越广阔。

这是一部拍出了命运感的纪录片,两位性格截然不同的棒球少年恰好成为叙事的支点,我仿佛看见那些热血漫画的番外篇。“谢谢场地,再见场地!”第一次看见一群少年向着土地发出感激的告别,那是这个时代少见的真挚,如此美好。就像湖南企发文化王老师说的,他们是缩影,是置身其中,是他们也是我们。棒球帮他们去了更远的地方,在黑暗的现实面前,多多少少出现了一点光。希望他们长大后会明白,比赛的机会不是只有一次,而人生的方式也不是只有一种。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