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版《红楼梦》是一部经典剧作,成为一座后人无法跨越的高山。李少红曾不自量力的翻拍,收获的只是骂声,自此,无人再敢拍《红楼梦》。
87版《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丫环婆子小厮,个个鲜活经典,剧中的每一个形象,每一幅画面,成为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美好回忆,她们犹如浮世的清风,美的历久弥新,天然去雕饰。
导演王扶林对每一个镜头,都要求严格,精雕细琢,毫不含糊,经常一天只拍几个镜头。
当时的演员,是通过全国海选选出来的。王扶林对演员的要求是像,容貌气质要像贾府的人,会不会演戏不重要。不会演戏,有导演在,导演可以教。
剧组中有指导老师,专门指导演员演戏,比如李颉,剧中贾赦的扮演者,就是剧组的指导老师。
原本张莉是紫鹃的候选人,因为成梅,袁玫,郭霄珍都不符合王扶林心目中的宝钗形象,周岭推荐了张莉。张莉从紫鹃变成宝钗,虽然戏份增加,变成女二号,可是却这让她手足无措。
张莉之前对宝钗没有太多的了解,马上剧组要开机,她临时去请教红学家周汝昌。开拍后,张莉成了李颉的“尾巴”,一直向李颉请教如何更好地塑造角色。
金莉莉在剧组考上中戏,离开剧组,迎春一角空缺。王扶林心急如焚,让夏明辉必须找一个人替代金莉莉,夏明辉走遍成都,在街头上找到牟一。
当时的牟一是成都汽车公司劳资科的小干事,对表演一窍不通,王扶林给李颉下命令,给他三天时间,必须教会牟一表演。
三天的不眠不休,李颉从最基础的教起,如何走位,如何用眼神表达,眼睛怎么动,头偏的角度多少,脸上的神情,说话的口气等等,终于牟一通过了。
有很多场戏,难度很大,靠演员自己根本无法领悟,指导老师又不能随时指导,这就必须王扶林亲自调教。
就像多年后邓婕所言,王导是学表演的,他对表演很有研究,他亲自指点的,恨不得叫你演的那些戏,都是对的。
这场戏,就是王扶林亲自指导的。
袁玫说,拍这场戏的时候,自己就像一个傻子,什么也不知道,结果引来大家嘘声一片。
这就是拍宝玉和袭人在一起的那场戏。
当时袁玫年纪小,对《红楼梦》的理解,也不深刻。拍这场戏之前,她看到王扶林导演和欧阳奋强在一起小声嘀咕,具体讲了什么,袁玫并不清楚。
然后,导演过来教她演,导演说,让她笑一笑,她就笑一笑,导演让她做什么表情,她就做什么表情。
袁玫说完这句话,引起一旁欧阳奋强,邓婕,沈琳和东方闻樱吁声一片,王扶林导演没有言语,神情间居然有些不好意思。
也许导演和宝玉沟通起来,比较方便,饰演宝玉的欧阳奋强,对这场戏,略知一二,演起来也比较自在,不像袁玫,什么也懂,全靠导演示范。
整场戏,袭人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全是导演教的。
在王扶林的指导下,袁玫把一个羞涩娇柔小女儿的神情心理,演得入木三分,特别符合剧中“花袭人”当时的状态。
袁玫说,当时自己很傻很简单,要不怎么可能在剧组学习三年,那么乖。
当时红楼剧组的演员,很简单很纯粹,没有功利心,不管主角配角,都全力以赴,塑造角色,没有物质心,即便拍一集只有几十块钱,没有怨言,毫不在意。
邓婕拍“毒设相思局”这场戏,难度也很大。
毕竟,古人是如何调情的,谁也不知道。邓婕和马广儒两人也不好意思沟通,没提前演练。所以,两人一直找不到感觉。
于是,王扶林指点邓婕,要怎样挑眉,怎么给他一个眼神,怎样暗送秋波才有味道,怎样才能让更他迷恋等等。
在王扶林的指点下,邓婕慢慢放开自己,撒开了演,把王熙凤那份妩媚风情,精明狡黠,演的活灵活现,把凤姐将贾瑞玩弄于鼓掌之中的那份得意,对贾瑞的轻蔑,把握得恰到好处。
这一切,都是王扶林导演的功劳。
王扶林是演员出身,在上戏期间,他博览群书,从书中汲取营养,增加自己的阅历和知识,中外名著都有涉猎,像《约翰克里斯朵夫》《静静的顿河》等书,读过数遍。
他甚至还读过《怎么样做母亲》,读这本书,并不是王扶林想当母亲,而是他想知道母亲怎么观察孩子,怎么研究孩子笑,怎么笑,什么时候笑,研究孩子哭,怎么哭。
连这样的书,当时还是光棍的王扶林都研究阅览,可见,他对各种知识的研究和涉猎有多广。这也是为何王扶林在之后拍摄过程中,对任何问题都游刃有余的原因。
当然,对于演员自己能领悟的戏,王扶林尽量让演员自己处理。
之后,王扶林又导演了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王扶林导演何其幸运,能拍摄两部古典名著,作为观众的我们又何其幸运,不管是87版《红楼梦》,还是94版《三国演义》都是一部美的盛宴。
如果多一些王扶林这样的导演,多一些王扶林导演这样的敬业的精神,我们又何愁没有精品电视剧呢?
真正的经典永流传[点赞]百看不厌!能遇王导,演员之福
当年的红楼和三国,还有老版西游不可复制的原因不是因为那个人,而是当年为拍戏而花费的时间和功夫。用几年时间专注拍一部戏,现在是没办法做到的!
作为吃货我要说,当年的这些好剧就像土鸡土猪,成本大,时间长,不能大批量生产,但口味也独一无二!
演戏是件很容易的事情。这些不是专业的演员,那比那些专业的演员强多了! 主要是看导演愿不愿意教!
现在的导演是在玩影视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