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村子对我们来说,总是有一种特殊的魅力,至于魅力从何而来,我也说不清楚。或许是因为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带着浓浓的历史韵味,又或许只是这个村庄的名称本身就很吸引人。
我们继续在井陉的古村落转转,在井陉太行大道旁边,有一座叫做‘狼窝’的古村,光是这个名字,就勾起了我们的好奇心,让我们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
很早以前就知道了,在微水县看到一辆中巴车开向了狼窝,当时就觉得很可怕,觉得那里应该是一个偏僻的地方,可是怎么会有这种想法?”
事实上,通往狼窝村的道路并不是很顺畅,随着太行天路被打通之后,狼窝村就彻底改变了藏在山窝里的状态,依靠太行天路可以让人很容易就能到达那里。
狼窝村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村庄,其名称来源于村庄的创始人之一是来自乏驴岭的李氏家族。在五百多年前,李氏一家搬到了这里,开始了种植农作物、建造房屋等定居活动,并逐渐吸引了不少新的村民加入,从而形成了今天的狼窝村。
对于万历年间的人口迁徙,很多人都很熟悉,从辽金到元代,中原地区就陷入了混乱之中,直到明朝,也没有办法应对来自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
太行山区和汾河河谷的居民,在那里躲避灾祸。到了万历年间,由于华北的土地要开垦,所以山西的人开始向南迁移,现在河北的很多族谱上都写着他们的祖籍在山西。
狼窝村的历史充满传奇色彩。据说,村庄的创始人之一来自乏驴岭的李氏家族,当时他们迁移到这片土地,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时代的影响。当他们刚来到这里时,他们发现了一片肥沃的土地,但是这里也存在着狼的出没。甚至有人不幸遇难,成为了狼的食物。随后,人们发现了一个狼窝,这便是村庄被称为“狼窝”的由来。从那时起,村庄里的人们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种植庄稼,建造房屋,打造出了如今的狼窝村。
行走在狼窝村中,处处都能感受到它的悠久,充满了井陉特色的明清建筑比比皆是,石屋,石头路,石头墙壁,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诉说着它曾经的沧桑。
狼窝村的古民居、古庙、古戏台等古迹,不仅保留到今天,而且还保留着活灵活现的砖雕和木雕。
从高空往下看,狼窝村保存下来的古代建筑面积虽然不大,但每一座都很有特色,尤其是那个叫“共门”的地方,更是引起了他的兴趣,因为它可以说是古代住宅区的一个缩影。
狼窝村中,很多家庭都存在共门的现象。其中,多家共门指的是一个家庭有多个儿子,他们需要分家另灶,但由于各种原因仍会住在同一个院落,共用一道大门。这样的情况在当地很普遍,甚至有些家庭的所有儿子都娶妻生子后仍然住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大家庭。多院共门则是说多个家庭虽然各自有了院落,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仍会一起走一道大门,保持紧密的联系。这些共门现象反映了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也体现了他们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传统美德。
“多院共门”是指一扇门内有数个院子的现象,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老大门”。那时候,这里一共有七八户人家,而且都是不同的姓氏,刚开始的时候,巷子里并没有什么“老大门”这几个字,偶尔丢点什么,大家都会怀疑。有一天,一名老人聚集在一起,商议修建“老大门”的事情,要求各家出点力,共同修建这道门。人人踊跃,众志成城,因此在清朝同治朝修建了“老大门”。从那时起,盗窃行为就消失了。
大山里古村很多,有的村子离我们并不算太近,不过每个村子都有自己的特色,让人忍不住想要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