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还有这几个毛病,会被孩子嫌弃,晚景凄凉

旧城只有旧梦 2023-10-17 21:14:23

俗话说:养儿防老。

似乎只要把孩子养大,未来的晚年生活就一定能有所保障。

可大部分似乎忘了,孩子孝不孝顺取决于你的素质。

若是年轻时对家里不管不顾,孩子长大了也会有样学样,对家里没有感情。

坏习惯太多,就算是再孝顺的孩子,也难免有所怨言。

尤其是以下几个毛病,该改改了。

01:每天活得太过节省,结果弄坏了身体

困苦日子里走出来的人,总忍不住节省。

饭菜做多了吃不完,一定要放起来,第二、第三天接着吃;

家里地方不大,但看到纸箱、饮料瓶依然要收集起来卖钱。

这些行为看似是在节省,实际却是在消耗生命。

剩饭剩菜最好不要超过48小时,否则就会滋生细菌,祸害身体。

纸箱若是不能及时处理干净,也会产生霉菌,或可能传染上疾病。

更重要的是,太过节省的老人往往无法正常开展生活,抑郁难消。

而人到老年,没有什么比身体更重要。

B站@马俐管家的一位客户,家里堆满了纸箱和塑料瓶。

长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导致老人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精神上的疾病。

不止如此,家里疏于打理,恶臭、蚊虫接踵而至。

邻里嫌弃、子女回避,最后还是社区公益组织出钱,让老人能重新生活。

节约是美德不假,但太过节约,太过注重物质,无形中就和其他人拉开了距离。

正如哲学家梭罗所说,“当你过于注意细节的时候,却是在一点一滴地浪费你的人生。”

02:宁可听信外人的谣言,也不信家里人

作家村上春树曾说,“如果不信赖周围的人,事情就不可能有所进展;但若是信任过度,有时反而于人于己都不利。”

信任,是人与人之间建立沟通的基础手段。

子女对父母有信任,才能建立亲缘关系;

妻子对丈夫有信任,才能建立亲密关系。

可有的人,宁可相信外人的几句风言风语,也不愿意听家里人的内心坦白。

长此以往,家里人失了信任,就无法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聚。

真实故事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案例:

舅妈总是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明明家里人已经科普过无数遍反诈案例。

但只要一有人上门推销,舅妈就一定会付钱。

家里前前后后被骗走了十几万,搞得舅舅和舅妈闹冷战,要离婚。

言听计从的信任,应当给予家人,而非外人。

毕竟,家里人更希望你安康,而外人只想赚走你兜里的钱。

03:总是溺爱后辈,影响他们性格的养成

最近被公开处刑的钟庚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他自己持身不正,滥用职权,搜刮巨额财产,给孩子带去了不好的影响。

当孙女北极鲶鱼在网络上公开骂网友“韭菜”“小蜘蛛”时,他非但没有阻止,反而站出来卖惨。

越是溺爱,子孙就越不知道天高地厚。

直到纪委开始调查,爷孙俩这才慌了神,可为时已晚。

古代著名词人柳永,在《劝学文》中写道,

“父母养其子而不教,是不爱其子也。”

养而不教,是为大忌。

对子孙的溺爱,无异于将他们送上绞刑台。

与其随意插手子孙的教育,导致不好的结果,不如从一开始就立好规矩。

04:结语

法国作家大仲马在作品《二十年后》中写过这样一句话:

“上了一定的年纪,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孩子而生存。”

但生存也各有各的缘法,养成良好的习惯,反而能促进彼此之间的关系:

可以节省钱财,但要看护好身体;可以信任他人,但更关注家人;可以宠爱孩子,但要立好规矩。

唯有如此,才不会招致厌烦。

0 阅读:37
旧城只有旧梦

旧城只有旧梦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