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小的时候读《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觉得有一点悲凉,觉得有一点凄怆,但是内心对它的印象,还谈不上理解的多么深刻。
毕竟那个时候年纪还小,而且身体就在故乡。我们一遍遍地背诵马致远的这首小曲子,对他的感情也能有所了解,但是很难产生共鸣。

今天我们大多数都在他乡讨生活,在读到这样题材的诗句,难免就把自己给带进去。且看唐代诗人写的这一首梦江南
梦江南·兰烬落
皇甫松〔唐代〕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
这首小词很短,因为产生在唐代,这是一首典型的唐词。
作者在旅途当中想家了,带着临睡前所看到的画屏上的图像,诗人进入了梦乡。
为何会做梦?那是因为思念。

而在梦乡当中,那是最美丽的江南。此时正是青梅熟的时候,在这样一个静谧的雨夜当中,江中的行船传来悠扬的笛声。
而在路旁的驿站里面,也传来阵阵人说话的声音,那正是熟悉的乡音。
一句话,诗人想家了。
我们对故乡的思念不见得时时萦绕在心头,但是总会在某一个夜不能寐或者昏昏沉沉的夜晚,突然在梦中见到了久违的故乡。
那是我们年少时成长的一片热土,那是我们承载了最美好童年回忆的地方,那也是我们一辈子都不能忘记的地方。

那就是故乡,尤其在这首唐词当中,江南梅子成熟,江南烟雨笛声阵阵,这都是最典型江南的特色。
当唐词和江南相遇,总能让我们有所感慨。
这首小词只有20多个字,但是落笔之处都是词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而这种思念的载体就是那梦境当中的江南画船,江南烟雨,江南方言,以及江南那梅子熟时独特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