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前,方正县斥巨资为日本战犯立碑,五壮士千里砸碑后续如何?

拼搏逐梦志飞扬 2024-12-17 10:47:58

斥资70万大洋,为侵华日军立碑。

谁能想到,这是黑龙江方正县政府不惜挑衅万众的“作为”!

2011年,黑龙江方正县的举动震惊了全国。

这个小县城竟然斥巨资为日本“满洲开拓团”立碑,这种行为无疑触动了所有中国人心中的痛点。

消息一传开,舆论沸腾,五位年轻人没有选择袖手旁观,他们毅然决定从五湖四海集结,跨越千里,来到方正县砸碑。

那么,后续如何呢?方正县为何为日军立碑?

方正县斥巨资为日本战犯立碑

2011年7月30日,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传来——方正县竟然在“中日友好园林”内竖起了一座刻满了日本“开拓团”成员名字的纪念碑。

这座碑并非为了纪念那些为和平做出贡献的人,而是为了悼念曾经参与侵略中国的日本“开拓团”成员。

这样的一块纪念碑,简直让人难以理解和接受,尤其是在中国的土地上,给那些曾经压迫、剥削过自己祖国人民的侵略者立碑,简直是对历史的羞辱!

更让人愤怒的是,方正县政府竟然斥资70万元巨资打造这座纪念碑!

这简直是一种无法言喻的荒唐,而且,这样的行为不仅让无数中国人民愤慨,更让所有关注历史、尊重历史的人感到深深的痛心。

纪念碑落成后,令人更加气愤的是,日本驻沈阳总领事居然专门前来参加悼念仪式,并公开宣称,方正县是“日本人灵魂的栖息地”。

这番言论犹如火上浇油,彻底点燃了中国人民的愤怒。

那些曾经在“开拓团”铁蹄下饱受摧残的中国人民,如何能够忍受曾经的侵略者在这片曾经血泪斑斑的土地上得到“安息”?

这种对侵略历史的美化和对中国人民感情的轻视,简直是一种无法容忍的侮辱。

更令人生气的是,这座耗资70万元建造的纪念碑,竟然对中国人民关闭,只有日本人可以自由参观。

想象一下,自己的祖国土地上,曾经的侵略者可以随意踏足,而曾经遭受屈辱的中国人民却无法靠近!

这是对所有中国人尊严的践踏,是对历史公正的背叛。

一时间,这起事件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强烈的愤怒。

无数网友通过社交媒体发声,表达对方正县政府行为的强烈不满和愤慨。

许多人质疑,方正县政府为何如此轻易地忘却了中国人民在抗战时期的苦难?他们纷纷要求,方正县政府必须立刻拆除这座纪念碑,并追究那些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网上的声音越来越强烈,人们的愤怒也逐渐积累。

可是,面对汹涌的民意,方正县政府的回应却令人失望至极。

他们并没有对事件做出实质性的解释或者采取措施,而是选择了关闭“中日友好园林”,试图用这种“冷处理”的方式平息风波。

可是,这种消极的态度,无疑是在火上浇油。

那么,方正县为何为日军立碑?

侵华阴霾下的“开拓团”

故事的源头要追溯到1931年,那一年中国东北发生了一场让全世界都为之震惊的事件——“九一八事变”。

在那个历史的转折点,日本关东军占领了中国东北,开启了一段长达14年的黑暗殖民统治。

东北大地一夜间陷入了深深的苦难,百姓的呻吟声似乎永远回荡在这片土地上。

为了巩固其在东北的统治,日本政府制定了一项名为“满洲移民论”的政策,强行将大量日本国民迁移到东北,仿佛一场精心策划的“人口侵略”行动。

方正县,作为这波移民潮的重点区域之一,成了其中一个关键的战场。

这些移民并非单纯的普通百姓,他们背负着日本殖民政府赋予的特殊使命。

他们不是来与当地居民和睦共处的,而是来实施日本在这片土地上控制的计划,带着压迫、殖民和征服的目的。

而这些被称为“开拓团”的移民,实际上是日本政府派遣的“代理人”。

他们不是简单的农民或工人,而是带着政治任务来到这片土地上,推动日本的文化、经济甚至军事力量深入到东北每一个角落。

这些“开拓团”成员仿佛日本政府在东北的触手,他们扎根在方正县的田野、街头和村庄,推动着对这片土地的改变。

他们不仅改变了当地的土地利用,甚至影响了文化和社会结构,逐渐在这片土地上埋下了深深的殖民印记。

“开拓团”是一个充满了复杂性的群体,从垂垂老矣的老人到稚嫩的孩子,甚至一些退役的士兵,都被打散编入其中,成为这支侵略机器的一部分。

尽管他们打着“建设满洲国”的旗号,声称要开创“天朝盛世”,但他们的实际行为却完全违背了这种理想。

那些口口声声高喊“大东亚共荣”的人,实际上做的却是强取豪夺、压迫百姓的勾当,他们不仅把原本富饶的东北大地带入了深重的灾难,也让方正县及周围的中国人民陷入了深渊。

对于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中国百姓来说,所谓的“开拓团”根本不是建设者,而是毁灭者。

方正县的老百姓原本过着简单、平静的自给自足的生活,种田、养殖,日子虽然艰辛,但也过得踏实。

可是,随着这些“开拓团”成员的到来,这一切被彻底打破。

许多原本属于当地百姓的土地和房屋被强行夺走,理由简直荒谬。

那些年纪大的、身体虚弱的农民被迫放弃了他们祖祖辈辈耕耘的土地,年轻人被逼离家,成了流民,连最基本的生存保障都没有了。

与此同时,日本人在这片土地上实施着最严酷的控制,他们用饥饿和恐惧控制着方正县及周围地区的百姓。

即便是勉强活下来的人,也无法摆脱饥饿的折磨——每一顿饭都成了奢侈,每一次求生都充满了痛苦。

在这个“共荣”的名义下,方正县的百姓几乎被完全压迫,生存的希望一度变得渺茫。

这段历史,不仅让方正县的百姓承受了无尽的痛苦,也让整个东北地区的人民经历了无法忘记的苦难。

正因为这些耻辱和伤痛,直到今天,提到那个时期,依然会让无数人的心中升起一股强烈的愤怒。

1945年,抗日战争终于取得了胜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经过长达14年的侵略和压迫,方正县的人民终于从这场恐怖的战争中解脱出来,眼前的一切似乎都在重获自由。

大多数日本人纷纷逃回了自己的祖国,但依然有一些老弱妇孺留了下来,尽管这些人曾是侵略者的一部分,但方正县的民众并没有选择报复,而是出于人道主义的精神,接纳了这些无助的遗孤。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期,这些无家可归的日本人被当地百姓接纳,帮助他们度过了战后的艰难岁月。

日本政府对这些未能归国的日本人采取了冷酷的态度,统一按照“战死”处理,彻底取消了他们的户籍,视他们为死者。

对于那些年老体弱的日本人,方正县的百姓并没有抛弃他们,而是给予了他们最后的尊严。

当这些老弱病残者死去时,他们的遗体被安葬在了当地一座名为“炮台山”的小山丘上,那里成了一个沉默的纪念地。

谁也没想到,几十年后,这座埋葬着日本遗孤的“炮台山”,竟然会成为一场轩然大波的导火索。

面对方正县政府的种种做法,愤怒的声音越来越无法压抑。

一些网友开始觉得,仅仅通过发帖和抗议已经无法表达他们的情感了,行动显得更加迫切。

就在这时,一位名叫陈福乐的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发起了一个叫做“招募砸碑壮士”的活动。

他号召那些感到愤怒和不满的人们,前往方正县,亲自去摧毁那座象征着历史羞辱的纪念碑。

砸碑五壮士的义举

陈福乐的“砸碑”倡议一经发出,迅速引起了全国网友的广泛响应。

五位来自不同省份的年轻人,分别来自湖南、河南、河北、江西和吉林,他们带着满腔的怒火和义愤,决定亲自前往方正县,摧毁那座象征着民族耻辱的纪念碑。

这些壮士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背景,却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捍卫祖国的尊严,维护历史的正义。

他们并不是专门从事“破坏”行动的专业人士,而是普通的中国公民,心中燃烧着对祖国深沉的热爱,以及对曾经侵略者的愤怒。

在他们看来,方正县政府的行为不仅是对中国人民历史记忆的亵渎,更是对所有为国家付出过的先烈们的深深侮辱。

为了反对这种丧失民族立场的行为,他们决定用行动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唤醒公众对历史的警觉。

可是,砸碑的行动并非易事,为了顺利完成任务,五位壮士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中日友好园林”周围戒备森严,园区内的保安24小时巡逻,随时警惕着任何可疑的人物。

而且,园内几乎所有角落都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几乎不可能找到疏漏之处。

为了悄无声息地潜入园内,他们精心策划了一系列的行动步骤,甚至准备了一些伪装。

一开始,他们试图装作修理工,借此接近园区并破坏那座纪念碑。

可保安的警惕性极高,对陌生人的每个举动都保持着高度敏感。

尽管他们穿上了工装,拿着工具箱,依然没能成功蒙混过关,门口的保安对他们进行了一番仔细的盘查,最终这个计划宣告失败。

但五位壮士并未放弃,他们深知这场行动的重要性,不允许任何小小的失败阻挡他们的决心。

接下来,他们决定换个方式,重新审视自己的策略和计划,寻找另一个突破口。

面对重重困难,五壮士丝毫没有退缩的意思。

经过一番耐心的观察,他们终于发现了园林后门的一个安全漏洞。

那扇门并不像正门那样被严密看守,保安的巡逻路线也有所疏漏,于是,他们决定从后门潜入。

经过一番小心翼翼的行动,他们终于顺利进入了“中日友好园林”。

进入园林后,五壮士迅速分头行动,找寻着那座令他们愤怒的纪念碑。

没过多久,他们便找到了目标——那块上面刻着日本“开拓团”成员名字的纪念碑,赫然矗立在园内,仿佛在无声地挑衅着中国人民的尊严。

看到这块石碑的瞬间,五壮士的心中如同火山爆发,怒火无法再抑制,他们的双手紧握工具,冲向了这块沉默的历史遗物。

他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铁锤和其他工具,毫不犹豫地开始砸向纪念碑。

第一下、第二下、第三下,随着每一次有力的敲击,纪念碑发出一声声沉重的回响。

砸碑的声音在园内回荡,激起了一阵阵的回响,而这些壮士的心情也愈加激动。

为了进一步表达他们的愤怒,五壮士从背包中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红色油漆,毫不犹豫地将其泼洒在碑上。

随着油漆滴落,纪念碑上的日本名字瞬间变得模糊不清......

就在他们沉浸在自己行动的胜利感中时,突如其来的脚步声打破了这片刻的宁静。

砸碑的声音显然太过响亮,惊动了附近的保安。

保安迅速赶到现场,看到这五位壮士的举动,立刻试图阻止他们,并紧急报警。

五壮士被带到了警局接受审讯。

在审讯室里,面对警方的讯问,五壮士丝毫没有退缩,眼神坚定,话语铿锵有力。

他们毫不畏惧地异口同声地回答:“国仇家恨,不共戴天!”这短短的六个字,犹如雷霆万钧,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它不仅仅是他们的心声,更是千千万万中国人民的共同呐喊。

无论是在那个充满历史伤痕的年代,还是在今天,这句朴实而充满力量的话语,承载了太多的愤怒与悲痛,也表达了五壮士和每一个中国人的爱国情怀!

警方虽然深知方正县政府在这件事上的过错,也理解五壮士背后的情感与义愤,但他们也清楚地认识到,五壮士并没有造成重大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尽管行为冲动,但他们的动机和目标清晰,是一种出于民族情感的反应。

所以,警方最终决定采取较为宽容的态度,虽然五壮士的行为扰乱了公共秩序,但并没有恶性后果。

警方对他们进行了一番口头教育,表达了法律的严肃性和公共秩序的重要性,随后决定释放他们。

五壮士的释放迅速在社会上传开,立刻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

消息一传开,许多民众自发地前往火车站迎接他们,场面热烈非凡。

站台上,举着横幅的市民们大声欢呼,“欢迎砸碑五壮士凯旋!”整个车站弥漫着一股振奋人心的气氛。

五壮士从警车里走出来时,他们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伟大的成就,而周围人群的欢呼和鼓掌却无声地告诉他们,他们的行为已经成为了全社会的焦点。

媒体迅速跟进报道,五壮士的名字成了正义与勇气的象征。

他们并非出于个人私利,只是想要为曾经受苦的祖国百姓发声,为历史的伤痛寻求一份公正。

他们的行动,让无数人为之动容,也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历史的记忆不能被抹杀,民族的尊严不容亵渎。

“砸碑五壮士”的事件,像一石激起千层浪,愤怒的民众纷纷涌入社交平台,表达自己对方正县政府行为的强烈不满。

越来越多的网友加入到声讨行列中,要求方正县政府对这起事件进行彻底反思,纠正错误。

迫于巨大的舆论压力,方正县政府最终不得不妥协,决定拆除那座已经引发众怒的纪念碑,“中日友好园林”也被宣布永久关闭。

方正县“开拓团”纪念碑事件已经过去多年,但它所引发的思考和启示,至今仍然值得我们深思。

历史不是一个简单的过去,它是一面镜子,时刻提醒着我们要警觉和反思。

参考信源

环球网综合

北京晨报

3 阅读:289

评论列表

用户11xxx35

用户11xxx35

14
2024-12-18 17:32

我就想知当时县书记县长是谁。真牛

渔者当歌 回复 12-19 11:04
应该查查该县领导的祖上三代,以及政治倾向和社会关系。

纯钧 回复 01-02 21:39
用豆包和文小言可以查到

拼搏逐梦志飞扬

拼搏逐梦志飞扬

拼搏逐梦志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