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队与青岛队的这场焦点战中,徐昕用令人惊艳的表现给出了完美答案。当所有人都以为广东队在第三节落后11分的情况下难以翻盘时,这位年轻的内线球员用16分钟砍下10分5篮板2抢断4封盖的全能数据,彻底改变了比赛走势。
这场比赛最大的看点在于徐昕与杨瀚森的对决。两人都是新生代内线的代表,但风格迥异。杨瀚森上半场凭借出色的单打能力得到10分,但下半场却被徐昕完全压制,7投仅1中。这种戏剧性的转变背后,实际上暗藏着多重战术考量和临场应变。
莫兰德在前两节的消耗战起到了关键作用。他不断与杨瀚森对抗,虽然自己也因此陷入犯规困扰,但成功消耗了对手的体能。这为徐昕后来的表现创造了有利条件。更重要的是,杨瀚森外线投射的乏力(三分球3中0),让徐昕能够专注于内线防守,不必分心去防外线。
其次,杜锋的临场指挥堪称教科书级别。当莫兰德拿到第四次犯规时,他就预见到了可能的局势发展,提前让徐昕在场外热身。这种未雨绸缪的决策,让徐昕在临危受命时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而且,杜锋对阵容搭配的把控也相当精准,尤其是将贝兹利与徐昕搭配在一起,让两人形成了相得益彰的防守体系。
贝兹利的作用不容忽视。虽然他的得分能力有限,但其出色的防守机动性和扫荡能力,为徐昕创造了最佳的防守环境。当贝兹利在外线施压时,经常能将对手往内线赶,给徐昕创造封盖机会。这种防守默契,让青岛队在第四节两度陷入得分荒。
从更深层次来看,徐昕的成功绝非偶然。随着比赛经验的积累,他在对抗和心理素质方面都有明显提升。虽然体能仍是制约他的一大因素,但只要继续保持这种进步势头,相信他会成为广东队内线更加可靠的保障。
如果徐昕能够继续提升体能和比赛自信,再加上与贝兹利、吉伦沃特等队友的进一步磨合,广东队的内线将会更具竞争力。这不仅能为球队提供更多战术选择,也能减轻吉伦沃特的进攻负担,让球队的进攻更加多样化。
这场比赛的结果,不仅是广东队的一次漂亮翻盘,更展现了一支强队在逆境中的应变能力和团队韧性。通过合理的人员调配和战术执行,他们最终以105-96的比分击败青岛队,收获五连胜的同时,也让球队排名升至第八位,离季后赛的目标更近一步。
老鱼
还是不希望看到这种逆转,毕竟不是每次都能逆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