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一共有4次大规模灭佛行动,佛门之所以遭到这种毁灭性打击,都是同一个原因造成的。
因为佛门的过度扩张,严重危害到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动摇了统治根基,而且还威胁到皇权。
历史上著名的4次灭佛行动如下:
1、438 年,北魏太武帝灭佛,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灭佛行动。
2、574 年,北周武帝宇文邕展开最大规模灭佛行动。
3、842 年,唐武宗下诏在唐朝境内大规模灭佛。
4、五代十国时期,后周世宗柴荣下令在后周境内展开灭佛行动。
灭佛行动其实是很有规律的,有3次发生在战乱和分裂时代,一次发生在王朝末期,社会动荡的时代。
因为往往在战乱时代,统治阶层对底层百姓的剥削往往是最为严重的,百姓们要承受高额度赋税,还要服劳役,被强制征兵等。
走投无路之下,寺庙就是一个很好的庇护所。
只要加入了佛门,出了家当和尚,就可以不用向朝廷缴纳赋税,不需要服劳役,不会被强制征兵,于是大家纷纷出家做和尚。
正光已后,天下多虞,工役尤甚,于是所在编民,相与入道,假慕沙门,实避调役,猥滥之极,自中国之有佛法,未之有也。——《魏书》
佛教自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原本是附属于道教而发展的,就这样发展200余年后,历史进入魏晋南北朝这种高频战乱时代。
到了五胡十六国的后赵时代,佛教的传播出现了转折。
当时有个西域高僧叫佛图澄,他在中原传教时,与后赵大将郭黑略有交情,于是机缘巧合下见到了后赵统治者石勒。
当时战乱频繁,攻伐不断,佛图澄见到石勒后,劝他少干点杀戮之事,并成功说服石勒,当时即将被杀的很多人都因为佛图澄的劝说得以保命。
从此以后,石勒开始信奉佛教,并极力尊崇。
石勒攻灭占据关中的前赵后,控制了北方绝大多数地盘,佛图澄在石勒的支持下,得以在整个北方传播佛法,建立佛寺。
石勒死后,其继任的统治者石虎继续尊崇佛教,据《高僧传》记载,佛图澄在石勒、石虎的支持下,前往各地弘扬佛法30余年,先后建立寺庙893座。
后赵灭亡后,统治中原的前秦也一样尊崇佛教。
就这样,在整个五胡十六国时期,由于战乱频繁,剥削加重,迫使底层百姓大量加入佛门,再加上有统治阶层的极力尊崇,使得佛教在这一阶段得以高速传播。
五胡十六国时代结束,进入南北朝以后,佛教经过一百多年的传播,已经发展到一种惊人的地步。
以北朝为例,从皇帝到后妃、宗室亲王、皇子,再到官僚地主阶层以及底层百姓当中,有着大量信奉佛教的人。
甚至北朝的皇妃、公主、亲王中,都有不少人主动出家入了佛门,成了和尚或者尼姑。
就这样,在魏晋南北朝那个长达数百年时间的乱世里,佛教因统治者的推崇加上又是底层百姓逃避赋税、劳役的庇护所,使得佛教得以广泛传播,规模疯狂增长。
就连当时偏安南方的东晋都城建业,和尚人数一度抵达10万人敌规模,寺庙数量达到500多座。
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南史.郭祖深传》
建业就是一座城市而已,即使是东晋首都,人口规模撑死也就八九十万不得了,那和尚就有10万人,已经是这个城市人口的10%了。
可见,佛教在那个乱世中,经过一段时间的野蛮生长后,传播极其广泛。
但问题就来了,佛教就是一个宗教而已,传播广泛不假,可他怎么就危害社会经济,动摇统治根基,甚至威胁皇权了呢?
.
灭佛的真相
.
先来说说危害社会经济,动摇统治根基这事儿。
还是以北朝为例,进入北魏末期的时候,在北魏统治的整个北方大约200万僧尼,而当时北方的总人口也就3000万左右,佛教徒就占了总人口的10%。
这带来的问题是很严重的。
前文说过,大量的底层百姓加入佛门是为了逃避沉重的赋税、徭役以及被强制征兵。
大量青壮年男女入了佛门,成了和尚尼姑,归了寺庙管辖,朝廷控制的人口就会急剧减少。
此外,北朝时代,还有很多农民也成了寺庙的依附人口,这些农民分成两类。
第一类叫做僧祇户。
所谓僧祇户,就是当时北魏设立了一种专门管理寺庙的官僚机构,叫做僧曹,由僧官负责管理,北魏有时候在战争中俘获的人口,会划归僧曹管理,然后给寺庙种地打工。
古代农民群体中有一种叫做佃客,就是自己没有土地,只能租种地主家的土地,然后每年要给地主交租,就是佃客。
现在僧曹管辖的这些依附于寺庙的人口,就是属于寺庙的佃客,本质上相当于农奴。
他们的户籍不属于朝廷的编户体系,而属于僧官控制的僧曹体系,平时不需要向朝廷缴纳赋税和服劳役等,所以在朝廷的控制之外,叫做僧祇户。
另外一类叫做佛图户,这部分人口主要由罪犯、官奴为主,他们会被分配到各寺院干杂活儿,属于奴隶的身份。
最后还有一部分是因为土地兼并或者战乱,失去了土地的农民,被迫投靠寺院,成为寺院的依附农民。
想想看,光是和尚、尼姑都有200万,那再加上这些依附寺庙的农民,那就是一个庞大的人口数字。
佛门由此控制了大量的人口,相对应的,朝廷控制的人口就会急剧锐减。
如此一来,缴纳赋税、服劳役的人就会大量损失,朝廷每年能征收的赋税就会锐减,劳动力大量流失,兵源匮乏,严重影响经济和军事力量的发展。
最严重的是,佛门各寺院掌握了大量的土地,这里面有皇帝赏赐的,权贵、地方豪强大族捐赠的,还有寺庙通过兼并、侵占获得的土地。
于是,连土地也大量落入寺庙的掌控中,对应的,朝廷掌握的土地也就越来越少,导致可分配给农民的土地减少,影响了农业生产和朝廷的赋税收入,相当于是变相地加剧了土地兼并。
非但京邑如此,天下州、镇僧寺亦然。侵夺细民,广占田宅,有伤慈矜,用长嗟苦。——《魏书》
除此之外,寺院还放高利贷。
佛门控制的僧祇户,每年要向僧曹交租,寺院本身是不能直接收租的,都是由各郡的僧官统一管理。
按照规定,僧官们收了这些依附寺庙的农民交上来的租子(粮食)后,要在收成不好的年份将粮食出贷给有需要的农民,然后在收成好的年份让农民连本带息还回来。
以此方式达到在收成不好的年份实施救济,在收成好的年份积累粮食,以备不时之需的目的。
但发展到后面,寺庙干脆直接开始收租,并且拿到农民交上来的粮食后,又以高利贷的形式出贷给农民。
最后收债的时候,寺庙又不顾水旱灾害,哪怕收成很差,照样强行收债,甚至有些黑心的,明明那些僧祇户已经还本付息 ,他们竟然篡改契约,再去强行收一回债。
山林僧尼,随以给施;民有窘弊,亦即赈之。但主司冒利,规取赢息,及其征责,不计水旱,或偿利过本,或翻改券契,侵蠹贫下,莫知纪极。——《魏书》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把农民逼上绝路,容易引发动荡。
寺庙就是通过以上手段,占有了大量的土地,还可以收租,掌控大量依附人口,再加上达官显贵和地主豪强礼佛时捐赠各种金银财宝和土地,使得寺院经济急剧膨胀。
这个时候,寺院是赚得盆满钵满,但朝廷那边可就尴尬了,不仅赋税收入锐减,国库缺钱,兵源匮乏,连土地也不断流失,直接影响了均田制的推行。
古代最核心的资源就是人口、土地、经济收入,这些现在全让佛门占了,那朝廷还怎么玩下去,换了谁都是无法容忍的。
如果继续放任佛门无序扩张下去的话,就会严重破坏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动摇统治根基。
所以,这是历史上四次灭佛行动的根本出发点之一。
再来看威胁皇权的问题。
很多达官显贵、地方豪强大族都礼佛、信佛,他们向寺庙供奉大量的钱财、土地,和寺庙以及僧人之间的关系自然十分到位。
而这些达官显贵和豪门大族又在朝廷中任职,对朝政事务具有影响力。
当这些人和佛门绑在一起之后,佛门完全有能力通过左右这些人的思想,进而让他们在朝堂上充当佛门代言人,影响朝政决策,威胁到皇权的统治地位。
还有,佛门学说和儒家学说在很多地方是互相冲突的。
历史上,儒家倡导的那种君臣父子的等级秩序和伦理道德,以及君权神授观念,是最合适维护皇权统治的。
如果让佛门学说占据主导地位的话,并不利于维护皇帝的专制统治。
再就是,如果任由佛门也蛮扩张,那么当有一天,佛门掌握的经济力量、人口规模超过朝廷的时候,皇帝都有可能成为佛门的附庸。
因此,基于这些致命的危害,皇帝为了维护统治和秩序,必须采取严厉措施对佛门进行打压。
于是就有了历史上著名的四次灭佛行动。
不过,虽然都叫做“灭佛”,但并不是字面意思,皇帝们并没有将佛门赶尽杀绝,而是采取强制措施,将泛滥的寺庙拆毁,没收其巨额的财产充实国库,遣散僧人还俗,回家种地,充实劳动力和增加兵源,收回寺庙的土地,统一分配给农民,然后限制寺庙数量以及和尚、尼姑的数量。
即使有些皇帝开了杀戒,也不是全面性的捕杀。
朝廷和佛门之间的斗争,本质上是在争夺土地和人口,打击佛门在经济上、政治上的势力,将佛门掌握的土地和人口、财产释放出来,充实国家力量,而不在于彻底灭佛,达到目的即可,不需要赶尽杀绝。
就拿北周武帝宇文邕的灭佛行动,规模最大,他其实是强制将300万僧人还俗,户籍纳入朝廷的编户系统管理,没收寺庙收取的巨额财产充实国库,将寺庙占有的大量土地收回,再按照均田制分配给农民。
灭佛行动实施后,朝廷多了300万劳动力,还有大量依附寺庙的农民,国库收入了巨额的财富,农民分到了土地,还能增加朝廷赋税收入。
总体上,富国强兵是宇文邕灭佛的目标,实际上并不是要灭了佛教思想,顶多算削弱。
宇文邕再整个过程中并未杀一个人僧人,他甚至为了能顺利推行政策,还拉拢了不少佛门中有影响力的人,封给他们官职。
但北魏太武帝、唐武宗灭佛的时候,有开过一定的杀戒,不过也没有说要彻底灭了佛教,他们所有人都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统治,增强国力。
以我的理解,这就是历史上四次灭佛的背后逻辑。
参考文献:《魏书》、《南史》、《高僧传》、《魏晋南北朝史》王仲荦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