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之美,一直是我到图书馆借书的一个方向。今年冬天最大的机缘,就是偶然间从朋友口中听到了叶嘉莹老师的名字。
去年冬天曾借阅过整整八册《蒋勋说红楼梦》,一字一字读完。叶嘉莹老师的书就在旁边的书架上,却一直没有借阅过。始终觉得这位大师离自己很远,很是高高在上,难以企及。
从朋友那里听了叶嘉莹老师关于爱情的看法,忽然间,好像浓浓的迷雾里照进了一缕明亮的光芒,当天便在“得到”选了《美玉生烟:叶嘉莹细讲李商隐》、《几多心影:叶嘉莹讲十家词》来读。
从大学时候到现在,《人间词话》翻过许多遍,讲诗词的书也涉猎不少,但读到叶嘉莹老师,才真的觉得每一句都讲到了心里。
她讲的课丝毫也不生硬,不仅让人从字面意思、典故深意里领会诗词之美,还让你深入体会到作者写这首作品时候的外在处境,从生命体悟的层面深深懂得,诗人、词人这些拥有细腻、敏感、多思特点的人们,在世间如何历尽艰辛,又如何流连忘返。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早一点读到叶嘉莹老师的书,也许我会成为另一个人,而非现在的自己。
有人说,王维境界高妙,而苏轼是个俗人,但在叶嘉莹老师眼里,每一位诗人都有其可爱之处,细微之处,甚至“弱德”之处。
说起李商隐。明明《锦瑟》这首诗已经读过很多次,甚至用过其中的句子做标题,心里觉得这首诗早就读透了。可看着叶嘉莹老师讲李商隐的心路历程,讲他写的“苦海迷途去未因,东方过此几微尘。何当百亿莲华上,一一莲华见佛身”,讲他写的“长河渐落晓星沉”“碧海青天夜夜心”,讲自己如何在读过《嫦娥》二十多年以后才真的“有了颇近切的感受”。
叶嘉莹老师说,诗歌,你要看它的语言,看它的内容,看它的典故,看它的情义。
换言之,读过了李商隐的很多诗之后,有了自己的许多人生经历与感受之后,再去读《锦瑟》,才能够真的领会诗人在诗里,想要表达的真实的内心感受与感情。
《锦瑟》也许是一首悼亡诗,也许不是;也许是写一种没有结果的爱情,也许不是;也许是写一个人壮志未酬,也许不是。更有可能,你愿意理解成什么,它就是什么。
锦瑟唐·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叶嘉莹老师曾说,诗歌的本身,是有它的生命的。只要是一个有灵魂、有感觉、有理想的人,读了这些诗,这些诗就会唤起他一个感发的生命。
那些美好的灵魂就存在诗里,有心人读到了,有所触动,就是这些诗存在的意义。
说完李商隐的诗,再说说苏轼的词。
苏东坡的诗词及生平也是近几年大家都比较耳熟能详的,但听叶嘉莹老师讲一首《水龙吟》,就把我给迷住了。
写这首词的时候,苏东坡四十六岁,在黄州。
所谓“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就是他每一句结尾所用的字,要与章质夫原词里的字一样。
有人讲这首词是咏杨花的词,但苏东坡其实只是在“故写其意”,表面是和杨花词,实际写的却是那些郁郁不得志,没有用武之地的朋友们的情思。
一句“似花还似非花”,既写柳絮像花又不是花,也在问他和他的朋友们是人才还是不是人才?“也无人惜从教坠”,好像柳絮和他们都一样没有被人爱惜过,只能随风四处飘零。
最后一句,叶嘉莹老师讲,一定要念作“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从前对诗词的欣赏更多停留在字面与典故的层面,读了老师的《从西方文论与中国诗学谈李商隐诗的诠释与接受》,只觉豁然开朗。
不必局限于哪个层面的解读,也不必认为考据枯燥乏味无意义,但凡能看进眼里的,能穷尽诗的意义的,才最重要。
而对我来说,打破界限的结果是,原来天地如此广阔,诗词如此美好。
用西方文论解读中国诗词,现在已经不是多新鲜的尝试了,而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此提一下老师讲到的阅读的三个层次。
第一层,美感的感知性的阅读;第二层,反思的说明性的阅读;第三层,历史性的阅读。
若你像我一样,一直是个凭感觉读诗的人,不妨试试老师说的这三个层次,从觉得好听好看的不懂,到知道字句意思的半懂,再到理解作者境遇的懂。
如是读完三遍,回过头再去读这首诗的时候,你会发现不是诗变了,而是你变了。你的眼睛穿透历史的烟尘,看到了诗人写诗时候的目之所及,体会到了诗人落笔时候的百般滋味。
这首诗,即便你不能成诵,它也已经烙印在了你的生命里。
老师不仅教会了我如何反复读懂一首诗,也解答了一个困惑了我许久的问题,就是关于创作者与欣赏者。
两年前曾经写过《古人学问的三重境界,你在哪一重?》,那时候还没有这个困扰,因为那时候我是纯粹的欣赏者。
从去年开始,在日更的惯性里,不知不觉码了不知多少万字。当然,我只是在讲别人的故事,虽然严格来讲并非影评,但其实也是一种鉴赏——是在欣赏之中,将联想进行了具象地表达。
有朋友一直鼓励我写原创故事,这件事已经困扰了我很久。打算试着写一个女性主义的作品,时代么,会放在古代。已经在搜集素材和构思框架了。不过,还没开始动笔。
就在看了叶嘉莹老师关于王国维人生三种境界的诠释以后,霎时间对自己不那么苛责了。
老师说,创作者所致力的乃是如何将自己抽象之感觉、感情、思想,由联想而化成为具体之意象;欣赏者所致力的乃是如何将作品中所表现的具体的意象,由联想而化成为自己抽象之感觉、感情与思想。
创作者有创作者的幸福,欣赏者有欣赏者的快乐。
从这个层面来讲,我好像还是更喜欢做一个欣赏者。而且,做个纯粹的欣赏者,也没什么不好。对不对?
近期一直想写一写关于读懂古诗词,题目都起好了,就叫《读不尽的唐诗宋词》。
原本想等准备得再充分一些再动笔,不过,永远没有准备到完美的时候,对吧?
周日半夜睡不着的时候,点开“中读app”听了一会儿《叶嘉莹的吟咏人生》,随后就在百度的搜索框里看到“叶嘉莹逝世”的字样。
当时觉得,是不是最近对叶嘉莹老师关注太多了,肯定是看错了。
就在黑暗之中关掉手机屏幕,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