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祭老桩移栽:三年周期的细致考量与不同场景种植要点
火祭,这可是一种相当有个性的多肉植物呢。火祭的叶片在阳光充足、温差大的时候会变成漂亮的红色,远远看去就像一团燃烧的火焰,所以它在花友们心中特别受欢迎。
咱先说说这火祭老桩。老桩嘛,就是长得比较粗壮、年头久一些的植株。在移栽的时候啊,有个特别需要注意的三年的周期。这是为啥呢?听我慢慢道来。
就说在春秋季移栽火祭老桩吧。刚移栽后的3天,是非常关键的时刻。这个时候它刚离开了原来的土壤环境,根系还没有缓过来。不管是从花盆移栽到更大的花盆,还是从一个地方移到另一个地方,根系都需要时间适应。像在我们华北地区,气候比较干燥,春秋季白天温度还合适,但是早晚温差比较大。有华北地区的花友分享,他移栽火祭老桩的时候,按照网上说的给根部包了湿润的苔藓,放在一个通风良好的小角落,这个角落能避开中午的强光,也有点淡淡的散光。他时刻观察着苔藓的干湿情况,3天内没有给土里浇水,就是怕水浇多了会让根系受损。
过了3天到7天左右呢。这时候可以看到老桩的叶片状态有点变化,如果叶片微微发蔫,不要太担心,这是它在努力适应新环境呢。但是如果发蔫得太厉害,那可能就是根系出了问题。有华南地区的网友提到,他们那边气候比较湿润,温度也高一些,在移栽火祭老桩的时候,发现同样的7天内,火祭老桩的叶片变化和华北地区有些不同。华南的火祭老桩在这个阶段叶片虽然也有发蔫现象,但是根部更容易因为湿度太大多余的水分积攒而腐烂。
到了15天的时候,如果根系适应得好,就可以重新给它把土浇透了。但是浇水的时候千万要小心,得慢慢地浇,让水充分渗透到土壤里。我认识的一个在山区的朋友,山里面地形复杂,他移栽火祭老桩的时候,发现山里的土壤质地和城市里盆栽的土壤差别很大。山里的土比较疏松,透气性特别好,但是营养成分可能不均衡。他移栽的火祭老桩在这个阶段就需要格外关注土壤的情况,因为他发现土壤里的微生物之类的对他的火祭老桩生长影响特别大。而城市花盆里的土经过人工调配,虽然营养比较全面,但是可能存在透气性不够好的问题。
一个月左右的时候,火祭老桩基本就初步稳定了。这个时候可以给它稍微施一点稀薄的液肥,补充一下流失的营养。不过不同的多肉和火祭老桩搭配起来,对肥力需求也不一样。比如和霜之朝搭配种植,霜之朝不需要太多氮肥,不然容易徒长,那和火祭老桩一起种的时候就要控制氮肥的量;和姬胧月一起呢,姬胧月耐贫瘠一些,所以肥也要少施一点。
火祭老桩移栽还有个难点就是土壤的选择。它喜欢疏松、排水性好、有一定肥力的土壤。但不同地区的土壤情况差异很大。在华北,黄土加一些珍珠岩、蛭石就比较合适,在华南,疏松的腐叶土加上一些粗砂效果更好。
咱们再聊聊火祭老桩移栽到画廊露台这个场景。很多人觉得画廊露台是种植火祭老桩的好地方,阳光充足,能展现出火祭的美。但是这里面也有痛点。比如说夏季高温的时候,露台上温度可能会特别高。我有个朋友的画廊露台,夏天温度经常能达到40度。他移栽上去的火祭老桩在这个时候就会面临挑战。叶片容易干瘪,颜色也不再那么鲜艳。他就得想办法给老桩遮阴降温,像搭个小遮阳棚这样。而到了冬季,如果露台的保暖措施没做好,火祭老桩又容易冻伤。
和火祭老桩在不同场景移栽情况对比的话,像发财树在办公室里。发财树好看,叶子翠绿,放在办公室里能增添生机。但是很多人发现,发财树在办公室里活不久。原因是办公室里虽然明亮,但光照时间不足,而且空调房里温度和湿度都不太适合发财树生长。这与火祭老桩在画廊露台的情况有很大不同。发财树对光照的强度要求低,而火祭老桩对阳光要求高,光照不足它的红色就出不来。
再说说火祭老桩和静夜的种植情况。静夜喜欢湿润一点的环境,但火祭老桩就比较怕水涝。在浙江嘉兴的一个多肉基地,工作人员在种植这两种多肉时就有不同的操作。种静夜的时候,盆底会多铺一些陶粒来提高排水性,但浇水频率相对火祭老桩会高一点。而种火祭老桩的时候,在盆底只用了较薄的排水层,浇水也更谨慎,而且嘉兴地区的湿度和光照特点还会影响到这两种多肉的不同养护策略。
还有一种冷门的品种玉露,它和火祭老桩在很多地方形成鲜明对比。玉露喜欢半阴的环境,不能暴晒。而火祭老桩则是越晒越红。玉露对水分要求更高,要保持基质微微湿润,火祭老桩却要注意不能积水。在上海的花友种植这两种植物就遇到不少问题。上海的阴雨天比较多,玉露经常因为湿度大而出现徒长,火祭老桩又担心积水烂根。
再比较一下火祭老桩和黑王子。黑王子也是多肉,它的植株形状比较独特。黑王子耐热性比火祭老桩稍微好一点。在广西南宁这种比较炎热的地方,种植火祭老桩要更加小心夏季的高温,经常要给它松松土,增加透气性。而黑王子相对来说,只要正常养护就可以比较度夏。
当我们把火祭老桩移栽到不同地区,比如移栽到云南大理。大理的气候温和,四季如春。种在大理的画廊露台上,火祭老桩的生长比较规律。它的三年周期比较稳定,春秋季生长旺盛,夏季稍微休眠,冬季也不怎么怕冻。但是移到东北长春,那里冬季寒冷漫长,火祭老桩必须要在入冬前做好充足的保暖措施,比如找个避风的角落,用棉被等好好包裹起来,不然它很难熬过东北的冬天。
还有一种少见的品种玉扇,玉扇是多肉里比较独特的品种,它的株型像个扇子。玉扇喜欢半阴环境,对通风要求也很高。和火祭老桩在湖南长沙的种植就有不同的要点。长沙夏季炎热潮湿,玉扇要放在通风非常好,而且还必须有散光的地方,火祭老桩在长沙夏季虽然也要注意通风,但可以适当接受更多的阳光。
火祭老桩在不同场景下移栽三年周期中的每个月都有不同的养护要点。在第一个月的适应期,不管是在广东深圳的阳台,还是在福建厦门的画廊露台,光照和水分的控制都很关键。深圳的阳光比较猛,阳台上的火祭老桩移栽时遮阴时间可能要多一点;厦门的湿度大,在露台移栽时土壤的选择就要更注重透气性,防止根部积水。
到了第三个月,火祭老桩如果已经适应得差不多了,开始进入生长期。这时候施肥是关键。不同地区的土壤肥力不同,施肥量和施肥种类就要调整。在山东青岛的沿海地区,土壤比较贫瘠,施肥量就要适当多一点,而且选择含氮、磷、钾比例比较均衡的肥料;在陕西西安的黄土高原地区,土壤有一定的肥力,施肥就更要谨慎,避免烧根。
第六个月的时候,夏季高温来临。在四川成都,盆地的地形使得热量不易散发,种植在画廊露台的火祭老桩要特别注意降温保湿。可以用喷壶偶尔喷一下叶面,增加湿度,但不能晚上喷,防止滋生病菌。而在江苏南京,江淮地区的气候比较温和,只是要注意在高温时段遮阴就好。
第九个月,秋季到来。在内蒙古的呼和浩特,气候比较干燥,火祭老桩在室外的画廊露台要多关注土壤湿度,可能需要多浇一点水。而在江西九江,亚热带季风气候下,湿润多雨,就要注意给火祭老桩排水,避免积水烂根。
第十二个月,冬季到来。在新疆喀什,冬季比较温暖,火祭老桩可以少做防护直接放在室外。但在广东湛江,虽然也是南方,冬季偶尔也会有湿冷的天气,还是要适当给火祭老桩做一些保暖措施,比如套个塑料袋之类的。
火祭老桩移栽这三年的周期里,每一个环节都和当地的地区差异、场景特点息息相关。不同季节、不同气候、不同土壤、不同区域都会影响它的生长。
那么问题来了,在其他的冷门多肉品种和火祭老桩搭配移栽的时候,还有哪些容易被忽视但又非常重要的养护细节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