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墨艺术研究院南京艺海潮书画院艺术家红色故都采风记

灵宝文化2020 2025-03-31 18:55:49

追忆红军长征路传承红色文化行

中国水墨艺术研究院 南京艺海潮书画院艺术家红色故都采风记

近日,中国水墨艺术研究院、南京艺海潮书画院院长方军、副院长苏尔、秘书长杨孝祥、艺委会主任张淑兰、外联部主任陶仁新等部分书画艺术家到革命圣地——瑞金采风。这里是驰名中外的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瑞金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曾经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是苏区时期党中央驻地,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诞生地,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发源地和初步的形成地,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源地和“八一”建军节的诞生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五大革命圣地之一,是举世闻名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源头,遍布红色资源,仿佛一座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即便一座木桥、几棵松柏,也隐藏着许多动人的革命故事。

艺术家们在瑞金市政协原副主席陈小石,瑞金市红色文化传承协会副会长肖伟民、曾进军,瑞金市聚贤居艺术馆馆长连东红,瑞金市九堡镇党委书记曾康华、镇长袁魁以及宣传委员陈芳的陪同下,分别参观了马道口中共中央政治局旧址、中央红军长征决策和出发重点展示园、云石山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旧址、不时驻足观看展览上的历史图片和展柜里的革命文物,详细了解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开展局部执政的探索与实践,以及中央红军长征前的决策与准备等情况。走进叶坪红军广场,瞻仰革命烈士纪念塔和伟人旧居,缅怀革命先烈,在沙洲坝红井前,思饮红井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以瑞金为中心的赣南大地上开辟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进行了治国理政伟大实践,党的群众路线在这里孕育,苏区精神在这里发祥,毛泽东思想在这里初步形成,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

从瑞金开始追根溯源,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见证了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成立,具有重要的革命价值。艺术家们深入“大柏地之战”遗址,走访杏坑(即前村)人民群众,亲眼所见农舍破损土墙上的累累弹孔,仿佛听到隆隆枪炮声,追忆当年红军在这里殊死作战的艰苦卓绝场面。他们徒步登上有着“长征第一山”美誉的云石山,踏着中央红军长征的足迹,看到云山古寺古樟树下毛泽东同张闻天促膝谈心的铜像,艺术再现了在那峥嵘岁月里,山上的一石一木记录了革命进程中的艰难抉择,记录了毛泽东心系中国革命前途与命运的忧虑,记录了毛泽东与张闻天两位伟人“深交定乾坤”的革命情谊,这些地方都保留着大量关于红军长征的历史遗迹和纪念设施,见证了当年红军的奋斗历程和长征精神的伟大传承。

这次追忆红军长征路,传承红色文化行活动,艺术家们既追溯红都瑞金是举世闻名的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源头,又深刻了解在共和国诞生、成长过程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他们在参观学习中把耳闻目睹革命老区的所见所闻,一边学习体会,一边潜心钻研创作书画作品二十余幅,全部无偿捐献给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受到高度赞誉。方军院长还激情满怀的创作了 几十首诗 ,回溯长征峥嵘,感悟不朽精神,缅怀革命圣地,汲取奋进力量。吾辈当不忘初心,铭记历史赋予的使命,以无畏之姿、坚毅之心砥砺前行,续写辉煌篇章 。

中国水墨艺术研究院、南京艺海潮书画院艺术家釆风团在陈小石副主席 ,连东红馆长的陪同下 ,参观一苏大会议旧址。

左起:瑞金市聚贤居艺术馆馆长连东红,中国水墨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南京艺海潮书画院常务副院长苏尔,艺海潮书画院艺委会主任张淑兰 ,中国水墨艺术研究院院长、 南京艺海潮书画院院长方军 ,瑞金市政协原副主席陈小石 ,中国水墨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南京艺海潮书画院 秘书长杨孝祥 ,艺海潮书画院外联部主任 陶仁新在瑞金一苏大旧址留影 。

千年樟树护佑伟人。在叶坪苏区中央局毛泽东旧居边,一棵千年大樟树已经枯裂了一半,它的另一半依然欣欣向荣。1933年春天,敌机轰炸苏区,一颗炸弹正落在这棵樟树的枝杈中却没有爆炸,正在房间里工作的毛泽东因此躲过一劫。至今,这颗炸弹的模型还挂在树上。伟人这一次是受到了樟树的庇护。这棵千年樟树真有神灵啊,从此大樟树怀托炸弹的神奇故事就在这里流传。

方军院长与夫人淑兰在瑞金叶坪毛主席旧居前留影

方军淑兰在沙洲坝红井留影。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

三棵连体大樟树在沙洲坝,苏维埃主席办公处,门前有三棵七百多年连体的大樟树,它们虬劲高大,根枝相连,结成了一体。浓密的树冠犹如一把擎天伞盖。当年毛泽东和贺子珍就住在这里,毛泽东每天都在大树下看书读报,思考革命前途。这三棵树还成为苏区纸币的背景。

沙洲坝古樟树感赋(方军/诗)古樟傲立阅沧桑,三树相连岁月长。根脉攀牵凝浩气 ,凌云劲干耐风霜。曾迎墨客诗心醉,归奉慈颜笑语扬。 千古兴衰皆入眼,独留贞意满庭芳。

方军、苏尔、杨孝祥、 张淑兰 、陶仁新在二苏大会议旧址留影

方军、苏尔、杨孝祥、 张淑兰 、陶仁新在沙洲坝毛泽东同志旧居前留影

左起:苏尔、张淑兰、方军、 陈小石、陶仁新、杨孝祥、连东红在瑞金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云石山留影 。

长征出发群雕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云石山(方军/诗)云石山峰启远途,征程万里别红都。山河见证沧桑史,浩气千秋世代呼。

方军、苏尔、杨孝祥、张淑兰、陶仁新等在中华苏维埃纪念园留影

方军院长为《铜钵山书院》题写牌匾

身临书院墨飘香,心学遗风映讲堂。古韵今情凝一字,锋藏诗意月留芳。

采风团在铜钵山毛主席旧居前留影

陈芳、张淑兰、陶仁新在铜钵山毛主席旧居前留影

瞻仰铜钵山中央苏区游击战争烈士纪念碑

铜钵山特有的方竹,第一次见到。方军院长有感作诗:“春临铜钵百花香,风堕云中映彩光。急步山间方竹觅,泉声荡翠韵悠扬。”

采风团一行在陈小石副主席,连东红馆长和九堡镇袁魁镇长、宣传委员陈芳陪同下,参观铜钵山书院并合影留念。

在铜钵山书院,瑞金市九堡镇党委书记曾康华,镇长袁魁与采风团方军院长苏尔杨孝祥张淑兰等亲切交流。

九堡镇党委书记曾康华向采风团一行人员介绍铜钵山书院的历史情况。

在伟人足迹慈坑村留影

九堡镇美丽的乡村慈坑村

九堡春行(方军/诗)

金畦沐日菜花黄,锦绣田园暮色苍。竹舍浮烟藏旧巷,橙园绿影绕横塘。茶歌婉转风香露,铜钵遥天月霁乡。九堡春游佳景盛,红都熠熠步康庄。

参观红四军大柏地战斗战场遗址

参观大柏地战斗战场遗址(方军/诗)大柏遗踪岁月长,重寻战场忆荣光。朱毛妙策歼强敌,将士冲锋卫土疆。旧壁弹痕铭伟绩,粉墙焕彩放归航。而今故景添新色,翠影红歌绕古乡。

参观红四军大柏地战斗战场遗址

参观武阳村

参观武阳村史馆

远眺武阳村

参观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春耕生产运动赠旗大会会址

访瑞金长征第一桥(方军/诗)红色武阳镇,长征第一桥。风霜侵旧迹,浩气映碧霄。暮霭缠荒径,犹闻马蹄萧。如今人去远,春水木桥消。

方军、苏尔、杨孝祥、张淑兰 、陶仁新等在长征第一桥留影

踏寻红都路,缅怀先烈志。采风团在参观学习期间为苏区人民群众和有关部门创作了几十幅书画作品,以表达对革命圣地的敬仰之情。

(编辑/海潮   图文/苏研)20250331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