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形势复杂多变,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眼前这场俄乌冲突更是如此。
随着俄乌冲突持续将满一周年,战场形势变得愈发复杂紧张,而战场之外的争斗也更加激烈了。
目前,美国正在考虑对俄施加新制裁,欧盟也在准备对实施第10轮制裁,之所以现在没动手,一是之前数轮制裁已经把能制裁的都给制裁了,如今要想找出新的制裁方案,其实是有一定难度的;二是美西方都希望等到2月24日,俄乌冲突满一周年这个关键节点宣布,以进一步向俄施压。
然而,在明知美西方早有预谋的情况下,俄罗斯并没有无动于衷,关键时刻,普京再次出招反击了,目前至少2个方面吧。
一,俄罗斯宣布石油减产,给美英法德一记“下马威”。
俄罗斯作为全球主要能源出口国之一,其对外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交易率先遭到了美西方制裁,目前最突出的就是西方对俄石油采取的“限价令”措施,即每桶石油价格最高不得超过60美元。
很显然,美西方这是打算掐断俄石油贸易这一经济命脉,但同时又无法做到与俄石油彻底脱钩,为此才出台了限价令措施,一方面继续打压俄经济,另一方面打算继续获得低价俄石油。
作为回应,俄罗斯宣布,凡是参与对俄石油限价的国家,都将被禁止直接或间接获取俄石油。
言下之意,不管你定的价格是什么,凡是参与限价的国家,接下来就都别想得到俄石油了。
除此之外,俄罗斯还宣布了另一个重磅消息。
12日,俄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表示,在与几位“欧佩克+”成员国进行磋商后,俄罗斯决定从3月份开始削减石油产量,大概每日削减约50万桶,以应对西方对俄石油采取的不友好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自从西方准备对俄石油限价以来,俄罗斯便多次释放将减产石油的信号,如今做出决定,其实并不让人意外。
不过,对于俄方的减产举动,“欧佩克+”方面却表示,他们并不打算采取任何行动用以弥补俄石油减产带来的影响,将按照原定计划维持石油供应。
也就是说,俄罗斯减产石油后,“欧佩克+”并不打算增产,意味着国际市场上流通的石油量也将减少。如此一来,就很可能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例如国际油价上涨,本就面临严峻能源危机的美欧国家,再次迎来新一轮能源紧张的危机。
并且,由于“欧佩克+”并不打算增产,若油价上涨,对其有利,还可能触发该组织成员国也跟着减产,届时,油价可能又会上涨,而美欧等国的能源危机也将愈发严峻。因此,若按照这个趋势不断循环,俄方这一举动不仅将给西方国家带去巨大危机和挑战,更是对美英法德的一记“下马威”。
当然了,俄石油减产后,对于其石油出口贸易来说也是一记不小的打击。但话又说回来,美西方施加制裁后,俄石油出口的量本就会受影响,减产石油、及时止损也成了一种必然反应。
只能说,俄方这一决定将对国际局势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接下来,且看局面将如何发展吧。
二,俄罗斯又给日本“划红线”了。
11日,俄罗斯外交部宣布,俄方和日本将不再讨论关于有关签署和平条约的议题。
也就是说,俄日和平条约一事,已经陷入“停滞状态”了。
而就在前几天,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出席公开活动时才表示,目前仍坚持解决领土争端后,与俄罗斯缔结和平条约的政策。
据悉,目前日俄两国一直就争议岛屿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的归属权问题争执不下,根据战后格局,该岛目前由俄方实际控制,但日本却一直坚称是他们的,多次向俄罗斯讨要,但都没成功。
如今,岸田再次发话,要在解决领土争端,也就是岛屿问题后,再和俄罗斯谈和平条约,明摆着是进一步向俄释放“夺岛信号”,并且隐隐有用“签署和平条约”作为要挟筹码的意思。
如今,俄罗斯的回应也很直接果断——直接免谈,今后不再与日本讨论和平条约有关议题,这相当于给日本划了一条浓郁的“红线”——“夺岛”是绝不可能的,俄罗斯绝不会在此事上让步,日本如果非要硬碰硬,那俄罗斯也绝不会退后。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俄日两国来说,二战已经过去了70多年,但双方迟迟没有签署和平条约,意味着双方仍处于理论上的“对战状态”。
而在军事实力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俄日一直没有签署和平条约,实际上更没有安全感、更感到威胁的是日本。说句不好听的,若俄日之间发生点擦枪走火的情况,日本都没地方说理去,毕竟双方并没有结束对战状态。
更要注意,在这之前,俄罗斯还下令禁止日本渔民到南千岛群岛附近海域捕鱼,并明确表示“不接受日本的抗议”,这令日本政府大为无奈。
很显然,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遇上俄罗斯,日本这回算是踢到铁板了。这也再次表明,日本一味追随美西方国家对俄挥舞制裁大棒,最终只会遭到反噬,并付出惨痛代价。
如今,俄罗斯对日本的反制,便足够日本喝一壶的了。接下来,究竟何去何从、要不要一条路走到黑,日本政府确实得三思了。
用户10xxx12
北极熊要发威!快去找美国驴舅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