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的秋天,风有点凉。
在北京中南海的怀仁堂里,正在举行一场很重要的授衔仪式。
一位站得笔直、眼神很亮的将军,却轻轻地拒绝了上将军衔。
大家都愣住了,这是怎么回事?
他到底是谁?
为啥不要这么高的荣誉?
毛主席曾经说过,他比自己差不了多少,他背后到底藏着啥样的故事呢?
咱们今天就来说说这位将军,他叫郭化若。
他呀,小时候家里很穷,在福建的一个小地方长大。
那时候,国家乱糟糟的,到处都是军阀,外国人也老欺负咱们。
郭化若从小就想着要报效祖国,长大后就去了黄埔军校学习打仗,专门学的是大炮。
在学校里,他可厉害了,成绩总是第一名。
蒋介石都注意到他了,想让他当秘书,可是郭化若不愿意,他说,军人就应该在战场上拼杀。
后来,共产党和国民党分道扬镳了,郭化若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共产党。
他还去了苏联学习更厉害的炮兵技术。
学成回国后,他立马就想去井冈山找红军,这一路上,他把自己打扮成做生意的,躲过了好几次敌人的盘查,总算是见到了朱德。
朱德一看,乐坏了,说:“好啊好啊,又来了一位黄埔的高材生!”
没多久,就发生了一场很重要的仗,叫漳平之战。
那时候,郭化若跟着部队到了漳平镇外,正和另一个将军耿恺在山上观察地形,琢磨着怎么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结果,真打起来才发现,敌人的火力太猛了!
之前侦察兵说敌人只有一个连,这哪是一个连的火力啊!
后来抓到一个俘虏,才知道城里有一个团,一个营,还有一个炮兵连,这仗可咋打?
关键时刻,郭化若站了出来,他说,咱们炮弹少,每一炮都得打得准!
他把大炮拉到身后的高地上,亲自瞄准,只听“轰”的一声,炮弹正好落在敌人的指挥部门口,把他们的团长给炸死了!
敌人一下就乱了套,郭化若指挥部队冲上去,把敌人打了个落花流水,还缴获了好多枪炮弹药。
这下,郭化若的大名就传开了,他也因为这一仗当上了参谋长。
后来,郭化若终于见到了毛主席。
毛主席早就听说过他,说:“你就是给我写信的那个郭化若?信写得不错嘛!”打那以后,毛主席经常让郭化若写总结材料,郭化若每次都能写出自己的想法,毛主席看了,连连夸奖:“不愧是我们的秀才!当个师长都没问题!”
抗日战争开始后,郭化若又去了延安,在那里办了个炮兵学校。
那时候条件可艰苦了,啥都缺,可郭化若愣是把学校办得红红火火,教出了好多优秀的炮兵。
毛主席去看学校的时候,特别高兴,说:“郭化若和我差不多,甚至比我还厉害!”
解放后,要给将军们授衔了,本来是想给郭化若授上将的,可是他拒绝了,他说,比起革命的胜利,个人的荣誉算不了什么。
他后来一直致力于编写军史,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资料。
郭化若将军的故事,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那个时代革命者的精神。
他们不求名利,只求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想想看,现在咱们的生活这么好,不正是因为有像郭化若将军这样的革命先辈,为我们打下了江山吗?
他们的故事,值得我们永远记住,永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