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0.6元的伙食费,却支撑起战士们的体能及坚韧不拔的斗志。

齐鲁赵公看世界 2024-10-03 15:22:37

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八十年代初,时代的浪潮刚刚涌起,社会的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部队基层连队战士们的餐桌上,虽没有山珍海味、奢华菜肴,却充满了朴素实在的温情。

那个时候,基层步兵连队一日三餐的标准定位于普通一类灶,人均日伙食标准仅六角钱左右。要知道,在那个物资尚不丰盈的年代,这样的伙食标准已经相当不错了,相较于地方上的生活标准,甚至还略胜一筹,能够切实保障战士们基本的营养需求。

在食材的选择上,严格依照规定与定量进行。主食的种类虽然不算丰富,但却实实在在,大米饭、杂粮饭、馒头或是玉米面蒸糕,这些看似粗犷的食物,却为战士们提供了充足的能量,支撑着他们日复一日的高强度训练和工作。蔬菜作为副食的主体,占据了餐桌上的重要位置。肉类在当时算是稀罕物,并不常见,但每隔一两日,菜盆中便会有几片薄薄的猪肉点缀其中,那肥瘦相间的肉片,总能勾起战士们舌尖上的期待。为了应对食材可能短缺的情况,同时也为了丰富口味,炊事班的同志们还会巧妙地将蔬菜腌制成咸菜、酱菜、辣白菜等小菜。这些小菜不仅延长了蔬菜的保质期,更是在日常饮食中起到了调节口味的重要作用。

每逢佳节或者特殊时刻,连队总会格外用心地安排加菜或者聚餐,以丰盛的菜肴犒赏大家。在这个时候,食堂内充满了欢声笑语,干部战士们围桌而坐,以班级为单位,共同分享美味佳肴。这样的时刻,无疑极大地增强了集体的团结与友谊,让大家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和力量。

炊事班的同志们始终遵循着既定的食谱,精心准备每一餐。他们深知自己肩负着保障战士们饮食健康的重任,不敢有丝毫懈怠。同时,他们也会根据训练强度、体能消耗以及季节变化,灵活调整菜单。在那个烹饪手法尚不繁复、调料种类相对有限的时代,炖、煮、炒成为了主要的烹饪方式。然而,即便条件有限,连队的司务长与炊事班的战友们,依然倾尽全力,用心琢磨每一道菜的做法,确保每位战士都能吃得饱、吃得好。

破晓时分,当第一缕晨光刚刚透过云层洒向大地,炊事班的战士们就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忙碌。班长老李,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兵,在烹饪上有着自己独到的技艺和坚守。即便是简单平凡的食材,经过他的巧手,也能像变魔术一般,让战友们的味蕾得到满足。

早餐通常是自制的馒头、稀饭和咸菜。馒头个大而实诚,散发着醇厚的麦香,咬上一口,满满的都是满足感;稀饭则用前一天的剩饭精心熬制,温润滋养,在清晨为战士们的肠胃带来舒适;咸菜脆嫩可口,辣中带鲜,恰到好处地唤醒了战士们的食欲,为新的一天注入活力。

午餐的主食不是米饭便是馒头,搭配上精心烹制的炖菜。无论是朴实的土豆、常见的白菜还是平凡的萝卜,偶尔夹杂其中的几片薄薄的肉片,都能在炊事班的精心烹饪下,散发出诱人的香气。战士们围坐在一起,一边享受着美食,一边分享着训练中的点滴,食堂里充满了温馨的氛围。

晚餐则常常是玉米面发糕或二米饭,每隔一段时间,战士们还能品尝到手工擀制的面条。那面条粗细均匀,筋道十足,搭配上简单的西红柿或黄瓜卤,虽简约却让人回味无穷。尽管没有华丽的食材和复杂的调味,但这份朴素的美味却深深地印在了战士们的心中。

虽然伙食简单,但士兵们从未有过丝毫抱怨。他们深知,每一粒粮食、每一道菜肴,都是他们日常训练和执行任务的能量保证。在这样简朴的环境中,他们学会了珍惜每一份来之不易的食物,也学会了在平淡中寻找快乐,在艰苦中坚守信念。

这便是八十年代初军中基层连队的饮食画卷,虽然条件有限,却足以支撑起战士们坚韧不拔的体能与精神。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培养了战士们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优秀品质,为国家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0 阅读:0
齐鲁赵公看世界

齐鲁赵公看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