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距年初的冬奥会已过去许久,但似乎没有针对冬奥会上亮相产品的工业设计为专题写一篇文章。
工业设计是艺术和科学技术的典型产物,是人类社会聚集各方优势所能呈现的最高生产力水平。
北京冬奥会就是这样,以工业美学设计、自然之美、人文之美与体育之美完美结合,献给世界一场宏大而感人的震撼表演。
北京冬奥会一次艺术设计的世界共鸣
从早已没有露面的“冰墩墩”和“雪容融”,点燃中国火炬的长信灯、服装上的山水画、奥运项目奖牌里的同心圆玉璧……在这场发展冰雪盛会中,每一处建筑设计都蕴藏着丰富深厚的东方企业文化:
开幕式上的雪花图案,灵感来源于唐诗李白的“燕山雪花如座”。 每个雪花的设计都与中国结元素相结合。 通过发光材料呈现晶莹剔透的美感,以简洁、飘逸、工厂化的美学设计,向外展示中国浪漫冰雪的感觉。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设计2022年北京冬奥火炬——“飞扬”承载了无数人的心血,火炬整体外观与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主火炬塔形态相呼应,体现了“双奥之城”的传承与发扬。自下而上从寓示吉祥的祥云纹样逐渐过渡到剪纸风格的雪花图案,旋转上升,如丝带飘舞,最后呈现为飞扬的火焰。祥云传达吉祥的寓意,是北京奥运会的延续;雪花表现冬奥会的特征,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创新。
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炬采用红色和银色作为主色,隐喻冰与火,象征着火炬会给冰雪世界带来“光明和温暖”。而北京2022年残奥会火炬则选用银色与金色,寓意辉煌与梦想,体现“勇气、决心、激励、平等”的残奥价值观,火炬最下方一圈刻有“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全称的盲文。火炬‘飞扬’具有较高的设计水平,蕴含着浓浓的中国特色,体现了北京‘庄重、典雅、大气、开放’的城市特点。
本届冬奥会火炬接力火种灯的创意来源是2000多年前的西汉长信宫灯,造型轻巧华丽,设计巧妙环保。“长信”,就是永恒的信念,代表人们对光明和希望的追求和向往。飞舞的红色丝带环绕于火种灯顶部,与火炬“飞扬”视觉形象统一,象征着拼搏的奥运激情。造型上的方圆嵌套则象征着天圆地方,银色金属光泽和晶莹剔透的玻璃形成对比,表达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契合。“使用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相同的配色以及相似的艺术元素是因为我们希望能够像夏奥会时一样向世界致以吉祥的问候,并展示北京丰富的奥林匹克文化。”李剑叶说。
北京2022年冬奥会仪式火种台则以“承天载物”为设计理念,创意灵感来自中国传统青铜礼器——尊,造型风格与火炬、火种灯和谐一致。仪式火种台采用了尊的曲线造型,基座沉稳,象征“地载万物”。火炬手在交接圣火的过程中需要将两个火炬的“丝带”紧密相扣,象征着不同文明交流互鉴。
北京2022年冬奥会上颁奖花束北京冬奥会是全球的体育盛事,采用融合中西技法的海派绒线编结技艺呈现颁奖花束,代表着国人对来自五大洲的运动员的热烈欢迎和祝贺,也代表着国人对人类美好未来的期盼与祝愿。此外绒线花束一方面不像鲜切花束需要从南方种植基地调运鲜花,大大降低了运输和管理的费用,另一方面也方便运动员携带回国、长久保存,既减碳降碳、节俭办奥又充满人性化安排。
本次北京冬奥会颁奖花束的花材共有七类,包括:象征友谊的玫瑰,象征坚韧的月季,象征幸福的铃兰、象征团结的绣球、象征胜利的月桂、象征收获的桂花、象征和平的橄榄。北京冬残奥会颁奖花束在此基础上多了一种——波斯菊,象征自由和永远快乐。这些花材的选用大有讲究,例如月季,它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颁奖花束的主角,月季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也是北京市的市花,选择月季是与北京奥运会花束相呼应,展现了“双奥之城”的文化传承,而选用橄榄则寓意向奥林匹克传统致敬。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奖牌奖牌的设计灵感源自于中国古代同心圆纹玉璧与古代天文图。“苍璧礼天”是玉璧形制表达的最高礼赞,以此来致敬2008年北京奥运。同心圆纹玉璧以三环为基本形式,表达了夏至、春分、秋分与冬至的日行轨道,体现了从平面到空间、从天文到人文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与美学表达方式。古代天文图则表现 古人通过观测日月星辰的天象运转来确定时间的“观象授时”,以及在中国传统建筑创作中常被使用的设计手法“象天法地”。以此,来象征中国古代的科技高峰与智慧结晶,蕴含“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正面的玉璧造型与背面的星空意象,体现出中国最高等级的礼赞、人类对未来持续探索的精神以及东西融合、万物共生、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情怀。
奖牌取名为“同心”。共设五环,五环同心,同心归圆,表达了“天地合·人心同”的中华文化内涵,也象征着将人们凝聚在一起的奥林匹克精神。“同心”奖牌正面中心刻有奥林匹克五环标志,周围刻有北京2022年冬奥会英文全称(XXIV Olympic Winter Games Beijing 2022)。圆环做打洼处理,取意传统弦纹玉璧。上面浅刻装饰纹样,均来自中国传统纹样,其中冰雪纹表现冬奥会的特征,祥云纹传达吉祥的寓意。
科技赋能
冬奥美学背后的坚实力量
艺术与科技的发展从来分不开,艺术与科技,是人类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却又相辅相成。艺术让科技更有温度,科技让艺术拥有更多可以发挥的土壤载体。科技冬奥,不是一句空谈的口号。事实上,冬奥会一切美学设计的背后,得益于工业水平的发展,所有的创意与思考才不是无根之水,空中楼阁,通过这些技术与工艺的加持,一切艺术传达才得以实现。
碧桂园智慧餐厅厨师机器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主媒体中心的智慧餐厅的中餐和西餐烹饪、调制鸡尾酒工序都由机器人完成。用餐者在餐桌上扫二维码点单后,菜品会通过餐厅顶部的云轨系统运送到餐桌上方,随缆绳降落,悬停在人们面前,供其取用。智慧餐厅的主要设计人之一是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机器人研究所博导。而我们也荣幸参与其中,为产品打造了相应的外观。
智能机器人技术可以实现中餐烹饪的标准化,应用前景广阔。冬奥会智慧餐厅机器人烹饪水平不亚于优秀厨师。胡辣鸡块、干炒牛河、蒜蓉西兰花……在冬奥会的智慧餐厅,机器人烹饪的各式菜肴已让先期抵达的记者赞不绝口。智慧餐厅供应的中餐可分为蒸菜、炒菜、煮菜、砂锅四大类,各司其职的中餐烹饪机器人接受过长期实践检验,烹饪水平不亚于优秀厨师。智慧餐厅还供应牛肉汉堡、炸薯条等西餐。
除了可透过玻璃看到的烹饪机器人,智慧餐厅还包含后厨物流运输系统和信息控制系统。在餐厅的中央厨房,有多种针对肉类和蔬菜的食材智能加工设备,它们完成自动或半自动加工后,单臂和双臂协作机器人会将加工好的食材取出,放入锅具,开始按照程序自动烹饪。在整个物流、加工和烹饪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很少,智慧餐厅的食品安全系数非常高,也为疫情防控加了一道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