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这关税政策玩得那叫一个“溜”。4月2日,特朗普宣布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10%的基准关税,还针对欧盟商品加征20%的“对等关税”,而且这关税马上4月9日就要生效了。可马斯克这边却在4月5日提出美欧应朝着零关税迈进。这前后矛盾的操作,让人不禁摸不着头脑。特朗普政府到底咋想的呢?牛津经济研究院美国首席经济学家斯威特就分析说,特朗普坚信关税政策会奏效,压根看不到明显退出路径,虽然可能会和其他经济体谈判,但大幅降低关税得费老大劲了。
欧盟这边面对美国的关税压力,那也是状况百出。欧洲央行估算,要是美国对欧商品加征25%关税,欧元区首年经济增长就得下滑0.3个百分点,欧盟要是反制,降幅还会扩大到0.5个百分点,这损失可不小啊!
欧盟在应对美国关税问题上是各有各的招数。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在敲定反制清单,4月7日提交成员国,9日表决,通过后15日生效、5月15日起实施。像爱尔兰、法国和意大利还要求把波本威士忌从目标产品清单里拿掉,毕竟这涉及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利益嘛。
从成员国角度看,法国、德国、西班牙和比利时4月3日的大使会议上就想动用“反胁迫工具”对美强硬报复。法国财政部长隆巴德也说要采取强化环保标准或限制数字巨头数据使用这些手段,还考虑对特定美国业务征税,觉得精准打击效果好。然而,意大利总理梅洛尼态度却很谨慎,虽然批评特朗普关税是错误决定,但呼吁冷静谈判,为啥呢?原来欧洲缺乏反击筹码,在很多前沿科技领域竞争力不行,还依赖外部供应原材料,实现自给自足太难了,这欧盟各国也是各有各的难处啊!
“零关税”对欧盟:好报价还是陷阱?这“零关税”到底对欧盟是个好报价吗?欧盟一直主张通过谈判解决问题,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4日还强调致力于有意义的谈判。但欧盟内部意见不统一,这让谈判变得异常艰难。而且,马斯克这“零关税”提议虽然是朝着贸易自由化的方向,但美国现在这种复杂的关税政策和团队分歧,让人很难不怀疑这“零关税”的诚意。
特朗普这关税政策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斯威特分析,也许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缩减赤字,也许是为新支出计划筹资,又或者是推动制造业回流,现在都不清楚。不过4月9日生效的关税可能给调整或豁免留了空间,说不定这会是特朗普政府与贸易伙伴大规模谈判的起点。
目前来看,美国似乎并不急于达成协议。特朗普核心经济团队的态度不一,拜登团队也还没在这个问题上明确表态,这都让全球贸易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国际贸易的复杂性就在于它涉及的因素太多了,各个国家的利益诉求不同,政策也不同,所以很难做到完全的自由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