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民:为什么企业家在当下更需要多读书?

衷心书院 2024-08-10 04:08:54

在当今这个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企业家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市场动态的不断演变、技术的飞速进步以及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样化,这无不要求企业家们必须具备大量的知识储备。

正是如此,读书成了大家获取新知、拓宽视野、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大家可以及时捕捉到新兴趋势,如人工智能或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从而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广泛的阅读还能够帮助企业家拓宽视野,激发创新思维,使得在产品创新上不断涌现新的创意,从不同领域的知识中汲取灵感。

此外,阅读还能提供丰富的知识和信息,帮助企业家在做出重要决策时更加明智和精准,避免在经济波动时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免受不必要的财务损失。

因此,持续阅读对于企业家来说至关重要,不仅能够提升他们的个人素养,更能推动企业持续发展、做出明智决策。

下文将选取《读书的三重境界》内容,跟着知名经济学家梁小民教授深入探讨读书对企业家的重要性,并给出了具体的读书方法。

《读书的三重境界》梁小民新作

1

读书对企业家的重要性

说到读书对企业家成功的重要性,我就会想起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进修研究时的一位中国台湾朋友。

他的父亲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经营一家中型贸易公司,送他到康奈尔大学来,就是想让他学成后回去接班。但我见他根本不学MBA的企业管理课程,而是漫无边际地听各种无关的课,如饭店管理系的“品酒”课,历史系的“世界史”,文学系的“莎士比亚研究”。他还到处听各种讲座,甚至像“吐火罗文字”“犍陀罗艺术”这样冷僻的讲座。他读的书也与企业管理没有什么关系。

我问他,你这样学习、读书,岂不违背了你父亲的意愿吗?他笑着告诉我,这样学正是他父亲的意愿。我问为什么,他给我讲了他父亲成功的经历。

他父亲是上海的富家公子,毕业于圣约翰大学文学系,解放前夕逃到台湾。到台湾后自己创业,办了一家贸易中介公司。当时中国台湾这样的公司不计其数,生意冷淡。

有一天来了一个美国人,看到办公室墙上挂的莫奈的《睡莲》仿制品,就与他父亲兴致勃勃地聊起了莫奈各种睡莲画的特点,又从莫奈谈到印象派画家。他父亲正好对印象派和莫奈极有兴趣,两人就谈了下去。

聊足了后,美国人对他父亲说,自己是美国一家公司派出的代表,来台湾找一家合作的代理商。他去过许多公司,但那些老板没什么文化,一张嘴就是生意,都没谈成。

他说,你这样了解莫奈和印象派画家,可见相当有文化。我觉得有文化的人会讲诚信,可以合作,你就是我们公司在中国台湾的唯一代理人了。他父亲的公司正是由此起步成功的。

他父亲告诉他,自己根本不懂国际贸易、企业管理,但有文化。他与这位美国人的交往正是从莫奈和印象派这个与贸易毫无关系的话题开始的。

做生意最重要的是交朋友,建立自己的社交网络。交朋友时重要的不是吃喝,而是文化。他与这位美国人成为朋友的纽带正是莫奈和印象派。但他们两人都有这种爱好,绝对是一个极小概率事件。

你以后要交更多朋友,他们有不同的知识与文化背景,不同的爱好。你必须什么都了解一点儿,什么都可以谈一谈,才能和别人成为朋友。

企业管理的知识不用去专门学,在管理企业的过程中读几本书就可以了。但各种各样的知识在康奈尔大学这样的名校才能学到。我这位朋友正是按他父亲的意思,广泛地学习各种知识,读许多与企业管理无关的书。

由此看来,读许多看似与企业管理无关的书,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是在生意场上交朋友、建立自己的社会资本和社交网络的必要条件。

2

“无用”的书会突然变得有用

读书对企业家有没有用还取决于如何理解这个“用”字。咱们同胞有一个缺点,就是太“功利”“实用”了。

拜佛不是出于对佛祖的敬仰,而是求佛的保佑。这些保佑都是现实的,如升官发财,或生个儿子、考个985大学等。如果以这种心态去读书,恐怕没什么用。书中有“黄金屋”“颜如玉”之说,都是古人逗你玩儿的。

读书不可能立竿见影。遇到现实问题,找一本书一读,立马解决,或者希望书中能给你成功的诀窍,像武侠中的秘籍那样,让你立马威震武林无对手,这些都是不可能的。

对企业家来说,读的书有几大类。

一类尽管不能立竿见影,但对企业成功还是有较为直接的影响,你可以从中学到许多有益的东西。这些书也并不是企业管理、财务、营销之类的教科书或专著,而是范围更广泛的书。

比如,谷歌公司老总埃里克·施密特等所写的《重新定义公司》讲高科技企业成功的关键是“创意精英”,公司治理结构的中心就是如何能激励这些人。英国记者迪尔米德·杰弗里斯的《阿司匹林传奇》,讲如何把一种产品做成长销不衰的名牌。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的自传《富甲美国》讲自己如何成功,成功后如何做人。

这类书都对你做好企业,成为成功的企业家有相当直接的启迪作用。类似这样的书还有很多。从这些书中你可以学到成功的经验,尽管不可能照搬,不是“立竿见影”,但启迪作用相当直接,可以说“立竿”之后会有“影”。当然,何时有“影”,会有多大,则取决于其他各种因素了。

还有一类书,看起来与企业成功毫无关系,但也可能有不可估量的影响。你读了这些书,知识储备在你的大脑中,不知何时,遇到问题,在问题刺激之下,你突然开窍,解决了难题。

《鞋王耐克》中讲了“耐克”这个名字产生的故事。当年耐克公司制造出有特色的鞋之后,为起名字发愁了,因为名字对一种产品成功极为重要。但在许多人提出的名字中,有些太长,不易于记忆推广,有些与鞋没什么关系。

一天晚上,公司的老总苦思冥想,突然想到了希腊神话中胜利女神的名字“耐克”。胜利女神象征胜利,对体育运动来说当然吉祥,而且她跑得又快,也与鞋贴切。于是这种鞋就被命名为“耐克”,后来很快成为世界名牌。

如果这位老总没有读过《希腊的神话和传说》这本书,能有这种神来之笔吗?说起来《希腊的神话和传说》与企业管理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在给鞋起名这件事上起了关键作用。你能说读这本书没用吗?这类偶尔会给你启迪的书太多了。

读得多了,总会在某个时候让你灵机一动。在企业家自传或传记中,这类例子还有很多。只要你不是抱着“立竿见影”的目的,那么读书,无论读什么书,都是有用的,而且,随着你的成功,用处也越大。

3

读书的方法

企业家的读书也要从兴趣出发,不要听别人说某某书如何好,不喜欢也强迫自己读。我一向反对“必读书”的说法。什么“国学必读书”“企业家必读书”“干部必读书”等都是没用的。

你不喜欢能读下去吗?除了应试时要读的指定参考书,其他书都“必”不上。正如小说中的B一样,你从最喜欢的书读起,养成阅读习惯,阅读范围必然会扩大。

有朋友常问我如何读书。我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阅读方法与习惯,没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读书方法”,一些名人介绍自己的读书方法,对他有用,但不一定适用于你。每个人都会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的方法,不必听别人的。但读书也有一些常识。

读书可分为“泛读”和“精读”。

“泛读”是基础。这就是广泛地看,往往“一目十行”。这种阅读是为了了解更多书的内容,以便扩大知识面。“泛读”当然不是“标题党”,只看各章各节题目,而是要全读过,了解一本书的基本内容。“泛读”是读得快、读得广。在此基础上选择自己要“精读”的书,或一本书的某一部分。

“精读”当然是认真地看,认真地看不是每个字都不放过,而是在读的同时思考,“边读边想”。读书时最重要的是能“读进去,读出来”。

“读进去”就是能读下去、读懂书,“读出来”就是能从书中思考出一些道理,进书山而能带宝出来。读进去了,但沉迷于其中走不出来也不行。

“读出来”就是要形成自己的思想观点,而不仅仅是对书中的内容称赞不已。我见过许多读进去而读不出来的人。

我大学时的一位老师,极爱读书,而且专心致志。一本帕廷金的《货币、利息与价格》不知读了多少遍,对其中内容几乎要背下来了。其他书也读得甚多,但终生没有一本著作,甚至没有像样的文章。对一个教授来说,这样读书又有什么用?读进去了,面对宝藏称赞不已,但带不出来,有什么用?

当然,对企业家来说,读书读出来,不是要写什么书或文章,而是提高自己的能力,把读书得到的启发运用于企业中,或使自己生活得更好。

企业家都很忙,自己选书耗时太多,我为你们选书提供一个参考。许多企业家朋友告诉我,书如此多,真不知道读什么书。

我告诉他们,雇一个读书秘书,他读了书后把内容告诉你,你在此基础上选书。当然,这是不可能的,我也就是开个玩笑。我在《读书的三重境界》中介绍60本书,实际上就是当你的读书秘书,把每本书的大致内容告诉你,由你选。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介绍每一本书时包括了有关这本书的背景、作者、基本内容,以及我读过的一些感受。每本书的介绍还包括了“延伸阅读”,即介绍与这本书相关的书,给你更多选择。主体介绍60本书,加上“延伸阅读”,就有200多本书了。

当然,“延伸阅读”只写书目和一两句话的介绍,否则这本书就太庞大了。“延伸阅读”也并没有标出,或者另外专门介绍,只是在介绍一本书时穿插其中。每篇文章长短不同,原则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并没有固定的模式。

我不喜欢一本正经地写书或讲课,写法较为自由。目的是既有内容,同时又不让大家读得太累。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何必搞得人读得太累,望书而畏呢?

我选书的标准一是有意义,读了会扩大知识面,并有一定启发。二是较为重要或相当畅销。当然也并不全是畅销的书。我选的,无论畅销与否,都是我认为好的。三是读来有趣。一本书再好,如果引不起人们阅读的兴趣,让人读不下去,我也不介绍。太无趣的人,再崇高、伟大,也让人难以接近。书也一样。一本书读着乏味,成了催眠剂,我又不是治失眠的医生,推荐它干什么?

此外,再强调一点,我选书时相当看重作者的名气和出版社的影响力。对每一本书总选一个写这类书的作者中最优秀的作者。他们也许在公众中知名度并不高,但在某一方面的研究相当有深度,且可以通俗地表达出来,又不失风趣与幽默。出版社也很重要,好的出版社才能出好书。我过去和这次都介绍了不少中信出版社、三联书店的书,因为它们的书出得精。这是我长期阅读的经验。

在选什么书时,我也颇费心机,一次又一次列出书,又删又改。在写作过程中也不断调整。这些书我都读了不止一次。写书时又最少读了两次,好在我年逾八十,有的是时间。想选出的书尽量让大家喜欢,愿意去读。当然,是否达到了目的,还要企业家朋友和其他读者朋友说了算。

0 阅读:2

衷心书院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