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源差”学校教书,教师有效压制学生上课说话的4个策略

晴悦好时光 2025-01-14 15:23:34

在这个多元化的教育环境中,每位教师都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尤其是在那些被贴上“生源差”标签的学校里。这些学校的学生往往因为各种原因,在课堂上表现出更高的活跃度,甚至有时会演变成影响教学秩序的说话行为。

面对这样的情境,教师如何既能维护课堂纪律,又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非常重要。

1.让说话学生马上讲解老师正在讲的题

在课堂上,当发现有学生交头接耳时,教师不妨巧妙地利用这一时刻,将学生的注意力重新拉回到教学内容上。具体做法是,暂停讲解,点名让正在说话的学生立即站起来,讲解老师刚才提到的知识点或题目。

这一策略的关键在于“即时性”和“参与感”。它要求学生立即从“听众”转变为“讲解者”,这种角色的突然转换不仅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在课堂上的行为已经被注意到,从而自觉调整。

2.让说话学生下课找老师过关这节课内容

对于那些在课堂上频繁说话的学生,教师也可以采取课后“过关”的方式。即在课堂结束前,明确告知这些学生,他们需要在课后找老师,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回顾并解释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这种策略既避免了在课堂上直接批评学生,维护了他们的尊严,又通过课后的一对一交流,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和反馈机会。此外,它还向学生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息: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至关重要,不容错过。

3.延时下课2分钟,一人说话,全班延时下课

有时候,集体的责任感比个人的自律更能发挥作用。当课堂上出现说话现象时,教师可以宣布,全班下课时间将延时2分钟。这一策略利用了学生对时间的敏感性和对集体的归属感,促使他们相互监督,共同维护良好的课堂秩序。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执行这一策略时,应保持公正公平,确保每次延时都是基于实际发生的说话行为,避免引起学生的不满和抵触情绪。

4.说话学生额外多做一道作业题

教师可以要求说话的学生在课后额外完成一道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业题。这道题目可以是巩固性的,也可以是拓展性的,旨在通过额外的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这种策略既是对学生不当行为的适度纠正,也是对其学习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同时,它避免了直接的负面评价,让学生感受到的是教师的关注和期待,而非简单的惩罚,从而约束自己的课堂行为,不在说话,扰乱课堂。

0 阅读:0
晴悦好时光

晴悦好时光

专注于教学经验,班级管理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