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基金预付:医院运营困局的短期“输血”还是长期“解药”?
近几个月来,国内部分医院频频传出欠薪事件,这一消息不仅触动了医疗从业者的神经,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医院作为社会健康保障体系的基石,其运营状况直接关系到广大患者的就医体验和健康福祉。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医院运营艰难,甚至到了难以按时发放工资的地步?医保基金拖欠医院款项、结算不及时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面对这一困境,国家医保局和财政部及时出台了《关于做好医保基金预付工作的通知》(医保办函〔2024〕101号),旨在通过建立预付金制度,缓解定点医疗机构因医疗费用垫支而带来的压力。这一政策的出台,无疑给陷入困境的医院带来了一丝曙光,但问题是,这缕曙光能否真正照亮医院前行的道路,让医院的好日子真的来了?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医保基金预付金并不是医院运营资金的“万能钥匙”。根据《通知》规定,预付金主要用于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等医疗费用周转支出,不得用于医疗机构基础建设投入、日常运行、偿还债务等非医疗费用支出。这意味着,医院若想要通过预付金来解决欠薪等运营问题,显然是行不通的。预付金更像是一笔“周转资金”,帮助医院在药品和耗材采购上缓解短期资金压力,而非解决长期运营困境的“解药”。
再者,申请预付金并非易事。定点医疗机构需要满足一系列严格条件,包括但不限于严格履行医保服务协议、财务管理制度健全、经营状况正常、积极配合医保部门落实各项重点工作等。此外,医保基金累计结余情况也是决定预付金能否发放的重要因素。只有医保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达到一定标准的地区,才有资格实施预付。这些条件的设置,无疑为预付金的申请设置了较高的门槛,使得能够真正享受到这一政策的医院并不多。
那么,医保基金预付制度究竟能给医疗机构带来怎样的影响呢?从短期来看,预付金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医院因医疗费用垫支而带来的资金压力,帮助医院更顺畅地进行药品和耗材的采购,从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但从长期来看,预付金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医院运营困局。医院运营困难的原因复杂多样,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债务负担过重、疫情“后遗症”、运营能力不足、管理者和医务人员对改革的不适应等。其中,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对医院的冲击尤为巨大。
以DRG/DIP为核心的医保支付制度,以及与之相伴随的各种扣款与拒付,使得医院在收入上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而医保基金监管的加强,尤其是以飞行检查为核心的严厉监管和巨额处罚,更是让医院在运营上雪上加霜。在这种背景下,仅仅依靠预付金这一“输血”手段,显然无法让医院走出困境。
那么,医院应该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呢?笔者认为,医院需要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学会与医保“斗智斗法”。这并不意味着医院要采取不正当手段来应对医保监管,而是要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通过提高医疗质量、优化服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等方式,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同时,医院还需要加强与医保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医保支付制度的完善和优化,为医院创造更加有利的运营环境。
此外,医院还需要从“医保服务协议”签订入手,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目前,许多医院与医保签订的格式化“服务协议”存在诸多模糊之处,导致在医保基金预付、结算、清算等方面存在诸多争议。因此,医院需要积极与医保部门协商,明确相关条款和内容,为自身的合法权益提供有力保障。
综上所述,医保基金预付制度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医院运营压力,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医院困局。医院需要从自身出发,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强与医保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医保制度的完善和优化。只有这样,医院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而在这个过程中,预付金制度或许可以作为一把“短期输血”的利器,为医院争取到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调整和优化自身的运营策略。但要想真正走出困境,医院还需要依靠自身的努力和智慧来实现“长期造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