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弛之魅:告别紧张,解锁卓越的秘密

来来回回 2024-12-12 08:57:15

一、人的顶级魅力源于松弛

人的顶级魅力往往源于一种松弛感,正如罗翔所言,人最有魅力的时候,最具有松弛感。这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表现,更是内心信心和力量的体现,是一种智慧和超凡脱俗的境界。罗翔说:“人最有魅力的时候,就是对周围的一切人和事,都不在乎的时候,就是不关心周围的一切人和事,也不关心别人的评价和看法,不在乎自己是否有存在感,永远有自己的节奏和步调,这也是松弛感的来源。” 松弛感并非躺平文化,而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它让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况时,能够保持冷静和从容,不被外界的因素所干扰。例如在广西旅游时遇到的那个家庭,面对行李被退回的糟心事,他们一家人没有生气急眼,而是云淡风轻地安排好行李后继续开心聊天。这种松弛感营造出了一种和谐的氛围,让周围的人都感受到了他们的魅力。倘若换了别的家庭,可能会是另一副模样,充满指责和埋怨。但这个家庭的做法告诉我们,紧张惶恐并不能解决问题,不如冷静下来,想想接下来怎么办。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说:生活中 10% 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的,而另外的 90% 则是你对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决定的。事件本身并无对错之分,对错在于我们的情绪。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产生的后果也各不相同。就像一位妈妈在辅导孩子写作业时,一道题讲了 14 遍孩子才学会,但妈妈没有生气,而是鼓励孩子说:“你真是太棒了,学了 14 遍就会了。” 妈妈的这种松弛感给了孩子力量,让孩子更有信心去应对接下来可能遇到的挑战。很多时候,我们的情绪和行为会被自己的观念所左右。实际上,我们对事件的看法和反应决定了事件的后果,而事件本身并没有什么。不良的情绪和过激反应不会带来转机,不如让我们转变对事件的态度,以一种松弛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二、紧张为何把会的事做糟糕(一)大脑 “短路”紧张时大脑容易 “短路”,可能是压力太大所致。人类的思维能力源于大脑神经元联结所迸发的火花,其中前额叶在大脑皮层中起着关键作用,管理着个体的各种执行功能,如抽象思维、计划、专注和注意力分配等。然而,压力会干扰前额叶的功能。一项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上的研究招募了 20 名面临重大考试的医学生,他们经过紧张复习处于巨大压力状态。研究对比了压力组和正常对照组在完成注意控制任务时的大脑激活和功能连接状态,结果发现压力越大,注意转换代价越大,前额叶与其他脑区的功能连接也越弱。这意味着在紧张压力下,人们从当前事情转换到另一件事情上所需反应时间更长,大脑也更难迅速调动认知资源,就像 “脑子一下子转换不过来”。在非压力状态下,前额叶发出的信号能传递到各个脑区,控制个体思维、情绪和行为,让人有条不紊地处理事务;而在压力状态下,以杏仁核为中心的大脑连接会变强,前额叶功能被削弱,个体从 “三思而后行” 转向 “感情用事”,容易用习惯方式对待事情,缺乏灵活应变能力。(二)难以做出最佳选择压力也会让人难以做出最佳选择。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系进行的一项研究中,Wagner 招募了 38 名志愿者。前两天实验中,志愿者学习几条熟悉路径,虽有捷径但他们不知。第三天,志愿者分为两组,一组不定时遭受轻微电击处于压力下,另一组轻松完成任务。结果压力组大部分选择熟悉路线,少部分规划捷径;非压力组则相反。Wagner 用 fMRI 探究大脑神经信号发现,非压力组选择熟悉路径也经过思考,而压力组走熟悉路线甚至未思考。前额叶和海马体是基于已有经验做出最优计划的重要脑区,但在紧张压力下,这两个脑区处于 “沉默” 状态,导致人们难以做出最佳选择。(三)其他原因紧张会把本来会的事情做糟糕可能还有其他原因。比如紧张可能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就像孩子在紧张状态下写作业拖拉、考试时大脑空白等。研究表明,过度的压力会引发一系列神经化学反应,减弱前额叶皮层的控制力,损伤大脑中高级 “执行” 区域的功能,加强比较原始的大脑区域的影响力,使孩子更无法抑制冲动。压力还会影响去甲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等应激激素的分泌,抑制神经元活动,破坏海马体的激活模式,导致大脑一片空白、注意力分散,难以进行逻辑认知活动。此外,紧张可能源于不自信、对结果过度担忧等心理因素,属于想太多把事情想复杂的表现。在需要做出重要选择时,我们要注意自己是否处在压力之下,避免因压力而变得 “鼠目寸光”。幸运的是,压力对大脑功能的影响是短期且可逆的。三、如何培养松弛感

允许自己被说服:放下 “一贯正确” 的心理包袱,把心力用在有价值的事情上。

我们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的主见总是正确的。然而,每个人都会有认知出现错误的时候,允许自己被说服,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就像国家博物馆讲解员袁硕,在书店与一位大叔讨论历史时期,起初对大叔的说法不以为然,后来一查才发现自己错了。我们普通人所知道并坚持的主见,并不总是正确的,也是需要变通的,也要允许被说服。《允许被说服》这本书从生理学和社会学根源说明了不愿受他人影响是一种本能,它会影响我们的判断和决策,而善于变通,允许被说服,反思不同观点,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选择。允许被说服又不失威严的具体方法有逆向思考、灰度思维、换位思考。比如在现实工作中,科学家沃伦发现幽门螺杆菌的过程,一开始他也不能肯定,将切片结果给同事们看,很多人总是反问他,但他没有固执己见,而是不断思考和验证,最终发现了幽门螺杆菌。允许自己被说服,就是面对新的证据,仍然愿意并能够调整自己想法的能力,就像在医院验光一样,不断优化自身的决策能力。

允许自己被讨厌:拥有被讨厌的勇气,活出真实自由的自己,吸引同频的人。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拥有被讨厌的勇气。人生在世,没有谁可以获得所有人的喜欢。内心敏感的人,总是害怕自己被别人讨厌,所以不敢自由地表达自身的需求,也不敢拒绝他人的请求,结果越活越累、越活越委屈。而活得通透的人,不会奢望获得所有人的喜欢,而是会把目光转向自身,活出最真实、最自由的自己。就像李雪琴在《脱口秀大会》上爆红后,遭到不少质疑,甚至因为一组《男人装》照片被骂上热搜,但她没有退缩,仍活跃在舞台上,并直言 “对于那些不喜欢我的人,我想对你们说,我也不喜欢你”。想要活出自我,就要看淡别人的 “讨厌”,看重自己的原则,看清生活的方向。罗翔被群起攻之,被骂到退网,但他退网并非因为网友的 “讨厌” 和 “不喜欢”,而是他挣脱外界束缚的高明之举,继续做自己热爱的事。

允许自己被误解:放下执念,避免无谓内耗,体现 “忍辱” 胸怀气度。

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言语与我们要表达的意思终究是有一定距离的,被误解才是最普遍的情况。面对旁人的误解,如果我们过分执着,非要对方理解自己,那么就不但是在为难别人,也是在为难自己。有些事情,被误解不过是因为时机不到,等到时机到了,自然就会水落石出。时机不到,一味的强求,也不过是白费力气罢了。就像郭德纲说:“冤枉你的人,比你都知道你有多冤枉。” 有时候,我们被误解,不过是某些人 “自欺欺人” 的把戏罢了。如果我们过于较真,反而会掉入他们的 “圈套” 中。世间之事,哪能尽如人意呢?面对无可奈何的 “误解”,放下执念,坦然接受,才能让自己避免无谓的内耗,同时体现的,也是一份 “忍辱” 的胸怀与气度。四、松弛感的意义

1. 给孩子无限空间:让孩子在静谧中自我发现、觉醒,激发创造力。松弛感能给予孩子无限的空间,让他们在静谧的环境中自我发现和觉醒。在一个充满松弛感的家庭氛围中,孩子不会被过度的压力和严格的要求所束缚,他们能够自由地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例如,在一个不那么紧张的家庭里,孩子可以自由地尝试绘画、音乐或其他艺术形式,而不必担心被批评或被要求达到某种标准。这种自由的探索能够激发孩子的创造力,让他们在艺术创作中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2. 找到自己的节奏:尊重孩子差异,让他们在自己的舞台上演绎精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节奏和方式,松弛感能够让家长尊重孩子的差异,让他们在自己的舞台上演绎精彩。正如不同的孩子学东西有快有慢,家长不应过度比较和催促,而是要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去学习和成长。比如,有的孩子可能在语言表达方面发展较快,而有的孩子则在数学思维方面更有天赋。家长应该尊重这些差异,鼓励孩子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中深入探索,而不是强行要求他们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色。3. 不是躺平文化:是在能力边界不断试探后的从容,突破后的力量。松弛感并非躺平文化,而是一种在能力边界不断试探后所获得的从容和突破后的力量。对于孩子来说,松弛感可以促使他们勇敢地尝试新事物,挑战自己的能力极限。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正是这些经历让他们不断成长和进步。

0 阅读:4
来来回回

来来回回

做自己喜欢的,让别人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