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人文社
编辑 | 人文社
——【引言】——
“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鲁迅遗言
提起鲁迅,大多数人脑海中浮现的是那个用犀利的笔触揭露时代黑暗,用冷峻的目光审视世间百态的文学巨匠。
作为中国近代文化的脊梁,他为中国人民留下的不仅仅是震聋发聩的文字,更是一个让后人敬畏的精神符号。
但或许很多人不知道,鲁迅对自己的后代并没有传递过于“文化”或“文学”的压力。
相反,他留下的遗言简单、直白,甚至显得格外务实,同样隐藏着鲁迅对后人深沉而理性的爱。
那么,一代文豪的鲁迅先生,其后代现状如何?
鲁迅的独子:一个“意外”生命的诞生
1929年9月27日,周海婴降生在上海,这一年,鲁迅已经48岁,许广平37岁。
这位迟来的孩子,几乎算得上鲁迅夫妇最珍贵的礼物。
然而,周海婴的出生并不顺利——母亲难产,性命一度危急。
医生把“保大人还是保孩子”的问题抛给鲁迅时,他几乎没有犹豫:“保大人。”他虽果决,但分量沉重。
不过最终,母子平安,危险化解,这场生死抉择未能影响家庭的和睦氛围,小海婴健康地成长起来。
鲁迅为孩子取名“海婴”,寓意“上海出生的婴儿”,简单而温暖。
鲁迅还特意表示,等孩子长大后,如果觉得这个名字不合心意,可以随时更改。
这种看似随意的细节,其实反映了鲁迅内心深处对孩子的一种教育观。
他从不认为自己的身份或思想应该成为束缚孩子的枷锁,相反,他希望孩子自由生长,活出自己的模样。
然而,这份自由与爱并未长久延续,周海婴刚满7岁,鲁迅便因病去世。
这场家庭巨变,将母子推入了一种孤独而微妙的境地。
父亲的伟岸形象成为海婴童年记忆中不可触及的高度,而家庭的经济状况一度捉襟见肘。
尽管如此,幼年的海婴并未因此失去光明的心性,他顽强而乐观地长大,或许,这正是鲁迅留给他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不做“空头文学家”,从文坛转向科技领域
与人们想象中“文学巨匠之子必然子承父业”的期盼不同,周海婴对文学并没有表现出特殊的兴趣。
从小,他对科技和机械充满好奇,喜欢拆装玩具,探索其中的奥秘。
这样的兴趣似乎为他的未来埋下了伏笔。
在鲁迅遗嘱的叮嘱声中,周海婴选择了一条与文学毫不相关的道路: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主攻无线电技术。
这个选择并非仅仅出于个人兴趣,也带着一份不愿活在父亲阴影下的坚定。
对于鲁迅的影响,他没有刻意回避,但也从未想通过文学来接近父亲。
他希望靠自己的努力在一个全新的领域证明自己,活成一个独立的个体。
从北大毕业后,周海婴进入国家广电总局,专注无线电技术。
而这一干,就是55年,凭借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他最终成为国家广电总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
与此同时,他还参与了多届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在著作权保护,反盗版等领域提出了不少具有远见的建议。
他对社会的贡献,完全依靠自己的努力,与父亲的光环无关。
从科技到文化,晚年重拾父亲的精神遗产
虽然周海婴的一生大部分时间专注于科技领域,但晚年时,他开始主动承担起对父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播责任。
这或许是一种迟来的自觉,也或许是他与父亲的一种精神对话。
2002年,他与长子周令飞共同创立了“上海鲁迅文化发展中心”,监制电影《鲁迅》,筹划电视剧《中国大文豪》。
通过这些文化活动,他重新连接起鲁迅的精神与当代社会的脉搏。
此外,他还撰写了《鲁迅与我七十年》一书,从一个儿子的视角讲述了鲁迅鲜为人知的一面。
这不仅是对父亲的纪念,更是一种跨越时间的亲情表达。
2011年,周海婴在北京离世,享年81岁。
他的人生,似乎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不依靠父亲的名声,不追逐浮华名利,只想做一个普通人。
然而,他的“普通”,在时代的坐标中,却闪烁着实实在在的价值。
长孙周令飞,用现代传媒传播祖父的精神。
周令飞,作为鲁迅的长孙,外貌酷似祖父,甚至连神情中都透着鲁迅特有的冷峻。
然而,他并没有追随祖父的文学道路,而是通过现代传媒的力量,赋予鲁迅精神新的表达方式。
早年间,周令飞参军服役,因酷爱摄影,成为了一名军队的摄影通讯员。
凭借摄影技术,他的作品曾被刊登在重要报刊上,这为他后来进入传媒行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上世纪80年代,周令飞前往日本深造,专注学习电视制作与电子传媒,随后回国在电视和文化项目策划领域崭露头角。
他不仅是一名出色的传媒人,更是鲁迅精神的重要传播者。
作为“上海鲁迅文化发展中心”的主任以及鲁迅文化基金会的副理事长和秘书长,周令飞投入了大量精力来维护鲁迅的版权和肖像权。
他还策划出版了与鲁迅相关的系列作品,并通过各种文化活动推动大众对鲁迅的重新认识。
尽管他并未从事文学创作,却用实际行动赋予了鲁迅精神在新时代的意义。
周亦斐是鲁迅的次孙,相较于长孙周令飞的文化事业,他的选择更加低调务实。
周亦斐从小展现出对商业的浓厚兴趣,成年后,他毅然投身商界,专注于私营企业的发展。
虽然关于周亦斐的信息不多,但他凭借务实的态度和扎实的工作,成为了一名成功的企业家。
在周家后人中,周亦斐显得尤为安静低调,专注经营事业,从不因家族背景而张扬。
这种对生活的专注与自我成就的坚持,同样是鲁迅精神的另一种体现。
周令一,鲁迅的三孙,从小便展现出对摄影的热爱。
与哥哥周令飞不同,周令一选择了一条更为纯粹的艺术道路。
他投身于摄影行业,以镜头为语言,记录现实的点滴。
曾经在日本广播学会北京办事机构担任摄像记者的周令一,用自己的职业生涯证明:艺术不一定要依附于文字表达,视觉同样可以成为连接人与世界的重要媒介。
他低调却执着,用光影语言延续家族的精神风骨。
周宁,鲁迅唯一的孙女,远嫁日本,选择了与兄长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
她没有追求轰轰烈烈的事业,而是甘于平淡,在异国他乡过着安稳宁静的生活。
她的名字仿佛成为她人生哲学的写照:“宁”,寓意平静与安稳。
这种简单而从容的选择,依旧传递出鲁迅家族的朴实与智慧。
在鲁迅家族的后人中,侄孙许绍雄无疑是最有趣的存在,几乎是家喻户晓。
他以“欢喜哥”的形象成为港剧观众心目中的经典配角,是香港演艺圈备受尊敬的“老戏骨”。
作为许广平的侄孙,他与鲁迅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但他从未刻意提及这一身份,反而以自己的实力与幽默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许绍雄的演艺生涯始于上世纪70年代。
在众多影视作品中,他几乎总是出演配角,却将这些配角演绎得淋漓尽致。
观众记住了那个“急躁鲁莽、嘴硬心软、死爱面子又惹人发笑”的“欢喜哥”,却鲜有人知道他与鲁迅的亲缘关系。
因为许绍雄从未依赖家族名声,他靠的只是自己的专业能力与表演天赋。
他的角色大多带着几分喜剧色彩,与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冷峻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种对比并非矛盾,反而是一种互补,在许绍雄的身上,仿佛多了一点鲁迅家族所缺乏的轻松与亲和力。
许绍雄对“鲁迅侄孙”的身份既不回避,也不主动提及。
他从未利用家族背景为自己的事业添彩,而是凭借自身努力一步步在港剧中站稳脚跟。
他的这种独立与坚守,让人们在笑声中看到了鲁迅家族精神的另一种呈现方式。
鲁迅后人为何没有“文学传人”?
人们常常好奇:为什么鲁迅这样的大文豪,后人却没有人从事文学?
答案或许隐藏在鲁迅的遗言中——“万不可做空头文学家”。
在鲁迅看来,文学不是家族的荣耀或负担,它是时代的产物,需要有真实的思想与情感作为支撑。
如果没有这样的基础,盲目追随只会沦为“空头”。
鲁迅的后人们深刻理解了这一点,他们选择在不同的领域实现自己的价值,正是对鲁迅遗愿的最忠实回应。
鲁迅的后人,无论是投身科技的周海婴,还是商界的周亦斐、摄影界的周令一,又或是传媒领域的周令飞和演艺圈的许绍雄,他们都展现出鲁迅家族共同的特质:脚踏实地、不盲目追逐名利。
他们选择的道路虽然不同,但背后是一致的家族精神支撑。
结语
鲁迅的后人们,独立思考、真诚实践、脚踏实地。
正是这样的精神,让他们在科技、传媒、商界、摄影和演艺领域各自发光发热。
这种精神,或许比任何具体的文学作品更加深远而有力。
参考资料:金羊网——周令飞:我想还原一个“真的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