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应对特朗普2.0,赖清德憋出了三大招,“保护费”交这么欢,真的能管用吗?
特朗普的新任期还未满一个月,已经在世界各地掀起了不小的风暴效应。
压力之下,赖清德召开了今年首次所谓“国安高层”会议讨论对策,抛出了三大应对策略:
增加特别预算以将军费提升到GDP的3%;推动安全法制改革以抵御大陆的“统战与认知作战”,以及发起“全球半导体民主供应链伙伴倡议”以加大对美国的投资和采购。
赖清德在讲话中自信满满地表示,台湾是全球和区域的重要参与者,是“棋手”而非“棋子”。
然而,这种说法并没有赢得岛内的一片叫好,反而引来了不少批评声音。
国民党籍的赖士葆质疑说,防务预算增长可能每年都要增加一千多亿元,未来只会不断攀升,让人担忧。

而国民党籍民意代表许宇甄则指出,与其大量购买武器,不如努力恢复两岸沟通,以降低紧张局势。
民众党籍的林国成也加入了批评行列,他认为台湾一味地追随美国增加军购,只是为了安慰自己,却没有实际改善的效果。货款付了,但装备没到,这样的做法不免让人怀疑其动机是否真的是维护和平。
还有专家提醒,过高的特别预算可能使台湾财政面临“债留子孙”的尴尬局面,同时导致防务支出的结构失衡。
这场由赖清德发起的政策讨论,犹如一场风暴,引发了关于台湾安全与经济的诸多争议。
事实上,能够看出,赖清德亮出的三个所谓“大招”,其实都是老套路,丝毫不出新。
他依旧抱着“倚美谋独”“以武谋独”和“抗中保台”的政治路线不放,完全是在走老路。
尽管特朗普还没发话,台当局就迫不及待地想交上“保护费”,这背后其实有两个小算盘。
首先,台当局是想给大陆传递一个信号:他们有美国撑腰,不怕对抗。过去一年,美国多次对台军售,已经让大陆很不爽。现在,特朗普上台,大家普遍认为美台关系不会有大变化。
美国嘴上说着“一中原则”,但实际上还是继续卖武器给台湾,他们的模糊战略根本没变。

台当局或许正是看透了这一点,才赶紧提高军费,以博得美国的理解和支持。
其次,这也是为了避免美国对台湾征税。
前不久,特朗普总统签署了个备忘录,要求给每个贸易伙伴算一下“对等关税”。这就是说,美国不打算放过任何一个“伙伴”,台湾也不例外。
台当局当然不想被征税,与其坐等美国动手,不如先通过提高军费主动示好,换取美国的让步。
另外,之前特朗普要求欧洲盟友把军费提高到GDP的3%以上,但这其实并不针对台湾。
然而,赖清德此时急于加码军费,是想向美国表明,台湾愿意做小弟,只要美国需要,台当局会立刻听话。
说白了,赖清德打着应对“贸易战”的旗号,其实是在暗渡陈仓,捞取政治资本。
他借机向美国新政府示好,甘心成为对抗大陆的马前卒,甚至不惜牺牲台湾的半导体技术和财政资源,以求得到美方的庇护。
这种言行再次印证了台湾当局在国际棋局中的“棋子”角色。
问题是,美国会对台当局网开一面吗?
美国一直以来把台湾视作其地缘政治棋局中的一颗“棋子”,无论台当局如何迎合,美国依旧会从中攫取利益。
台湾时事评论员蔡正元感叹,“武装台独”一点机会都没有,台湾只能在和平统一和武力统一之间做出选择。

此前,赖清德曾引用“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来形容当前岛内局势,但现实情况恰恰揭示,他才是导致这场混乱的症结所在。
他的政策不仅加剧了台湾内部的分裂和对立,也让台海局势愈发紧张不安。在应对美国政坛风云变幻时,赖当局奉行的策略更是毫无顾忌。
其一心讨好美方,以敌视大陆为手段,试图推动“台独”,这种运作实际上是一条危险的道路。
赖清德的策略犹如将宝贵的公共资源投向一个巨大的“无底洞”,只会损害台湾的长远利益,最终必然难逃玩火自焚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