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邓华质问韩先楚:听不听指挥,激烈争吵“房顶要掀了”

醉卧桃花笑红尘深处 2025-02-19 13:48:15

1949年10月24日,我军发起金门战役,然而这一战我军并没有获得胜利,而是全军覆没,9000余人登岛部队阵亡或者被俘,无一幸免,这场战役的失败是我军在解放战争时期输得最惨的一场战役。

金门岛战役失败后,国军士气大涨,我军士气不仅受到了影响,同时还给准备收复海南岛产生了阴影。

之所以会产生阴影,跟金门岛相比海南岛的位置更大,而且距离大陆更远,在这时候我军在金门岛的失败,毫无疑问会影响参与收复海南岛部队的士气。

海南岛战役的失败,让负责收复海南岛的四野,必须要制定更加详细的作战计划,这样才可以最糟糕的情况发生,为此四野所有参与收复海南岛战役的指战员,丝毫不敢怠慢,而是全部聚在一起探讨指挥方针,希望能将所有问题一一避免,从而让我军顺利收复海南岛。

期间邓华根据中央政策及实际情况提出了:“积极偷渡,分批小渡与最后大举登陆相结合”的计划。

该计划获得了毛主席肯定,并为收复海南岛的成功,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时任十五兵团司令邓华和第十二兵团副司令兼40军军长韩先楚因为作战计划发生了严重的争吵,邓华怒斥:“你听不听我指挥?”韩先楚也不示弱:“我只服从正确的指挥。”在场人员将两人的吵架过程形容为“房顶要掀了”。

那么这件事情究竟怎么回事,两位宿将在收复海南岛一事,产生了什么样的争执,为什么在场人员将两人的吵架过程行为为“房顶要掀了”,今天来聊下这个事情。

1949年底,国军退守海南岛,薛岳在海南岛构筑“伯陵防线”,希望能凭借海峡阻挡我军收复海南岛的步伐。

在这之前,我军在收复金门岛战役中,因为准备不足惨败,收复金门岛的失败,让邓华等四野指挥官倾向于谨慎行事,主张通过“积极偷渡,分批小渡与最后大举登陆相结合”逐步积累优势,再发起总攻。

该计划得到了毛主席的首肯,然而在这时候韩先楚通过侦查发现,国军的防御设施已经越来越完善,如果按照原来计划1950年5月准备完毕,6月发动总攻,那么在进攻的时候,会遭遇琼州海峡的季风(谷雨前北风为主)对木帆船渡海至关重要。若错过谷雨(4月20日左右),风向转为南风,将极大增加渡海难度。

这时候,韩先楚表示,如果不能在4月20日前,发起收复海南岛战役,那么收复海南岛的一事,必须在拖延一年,之所以要在拖延一年,主要就是我军渡海工具基本是木船为主,帆船为辅,如果没能在谷雨前渡海,我军渡海的时候,运输船队有可能遭遇国军的海军围歼,为避免这种情况出现,所以部队一定要趁着在谷雨前借助季风渡海才可以。

所以韩先楚在返回部队后,要求渡海作战一事,必须在3月前完成,不能拖延,要不然一切要前功尽弃。

从这里可以看出,韩先楚何时何地都保持“旋风将军”的快准狠,因为只有快准狠,才可以及时把握战机,从而确保我军永远掌控胜利的天平。

也正是因为这种对胜利的极度渴望,所以韩先楚在东北地区打出了辉煌战绩,让陈诚和杜聿明两位国军悍将,都感叹他不好对付,为此韩先楚带领部队顶风冒浪,刻苦训练,激励士兵们:“东北虎也能变成海里的蛟龙!””

从这里可以看出在收复海南岛一事上,韩先楚还是一个要求,让部队提前做好准备,这样才可以确保部队可以第一时间把握住战机,从而确保胜利的天平不会被敌人所掌控。

可以说,解放海南岛的战事,晚一天,敌人就有足够的时间加强防御,同时美国还有可能介入,这时候的局势十分危急。

其实,在正式战役发起前,邓华将军也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将一部分部队先偷渡过去,等大部队发动进攻的时候在和主力部队配合。

随后邓华从40军中调出了一个加强营偷渡,顺利抵达海南岛并建立牢固的防线,第一次偷渡成功后,邓华打算在从40军和43军派出一个加强团,进行第二次偷渡,然而这时候韩先楚觉得,我军可以成功第一次偷渡,那么就没必要在搞偷渡,而是全军出击,迅速结束战斗。

邓华觉得43军还没做好准备,保险起见,还是应该先偷渡,等时机成熟了,在全军出击,然而韩先楚就饿得40军已经准备完成,可以让40军先渡海,43军担任预备队。

邓华直接拒绝了韩先楚的建议,觉得原本就是由40军和43军共同完成解放海南岛战役,如今两军的战士们已经在准备,如今在告诉他们40军先渡海,43军的将士会怎么想,另外就是40军能不能拿下海南岛还不一定,就算40军拿下海南岛,43军将士会怎么想?

然而,韩先楚坚持自己的建议,并表示不能在等了,如果邓华不同意,他直接给四野首长报告。

面对韩先楚的态度,邓华多次解释,一切的一切都是谨慎,然而这时候韩先楚十分倔强,压根听不进邓华说的。

邓华怒斥:“你听不听我指挥?”韩先楚也不示弱:“我只服从正确的指挥。”

随后,两人分别给四野首长发去电报,分别阐述了自己的建议,四野首长经过一番考虑后,决定支持邓华,因为原本就是计划两个军一起行动,如今就让40军单独行动,这样一来有可能破坏部队团结,同时40军能不能拿下海南岛还不好说,为了保险起见,还是按照原计划行动。

时间很快来到了4月份,韩先楚看到部队还没动,内心万分焦急,于是找到了邓华又一次商量渡海事宜,然而邓华依旧认为应该谨慎,需要在等一段时间,最后两人又吵了一架,根据在场人员将两人的吵架过程形容为“房顶要掀了。”

没办法,这种事情只能再次上报中央,为了能尽快发动渡海战役,韩先楚甚至立下军令状:“渡海不成功,我韩先楚决不生还!

中央在接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召开会议,经过一番慎重探讨后,最终,毛主席采纳韩先楚的建议,决定提前至4月发起总攻。

接到中央命令后,邓华明白了其中缘由,也没多说什么,而是执行韩先楚的计划,将小部队偷渡,改为全面进攻。

在解放海南岛战役上,邓华和韩先楚所提出的计划,都是为了大局考虑,邓华是为大局考虑,韩先楚考虑是部队机动性同时希望部队能抓住战机,这样才可以尽快解放海南岛。

从这里可以可以看出,两位宿将,其实都是为了海南岛解放胜利,只不过所在位置不同,考虑上才会不一样。

所以,这件事情上两人没有产生隔阂,关系上更加亲密,而这也为日后两人抗美援朝时期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月16日,韩先楚趁着夜色率部渡海,国军虽然第一时间进行了阻击,但是韩先楚和战友们没有后撤,而是斩钉截铁地说:“我宁愿战死,也不会后退!”

之后在韩先楚的冒险指挥下,全军顺利度过国军防线,顺利登录海南岛。

毛主席我军顺利登岛的的喜讯后,高兴地说:“小帆船战胜了大军舰,不愧是韩旋风!”

顺利登岛后,我军后续部队源源不断抵达,薛岳在海南岛构筑“伯陵防线”很快被我军突破,6天后国军放弃海南岛,5月1日海南岛顺利解放。

海南岛解放不久,美国发动了朝鲜战争,并把第七舰队派到台湾,从这里可以看出,如果在晚一两个月发起解放海南岛战役,局势有可能会不一样,可以说韩先楚的坚持,避免了海南岛成为第二个台湾岛。

海南岛战役结束后,邓华和韩先楚又奔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辅助彭老总,这一回两人配合十分默契,彭老总也在两人的辅助下,接连打出为抗美援朝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对此,你们有什么想法?

0 阅读:0
醉卧桃花笑红尘深处

醉卧桃花笑红尘深处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