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种茄子茎粗叶绿咋做到?间苗方法别出错,经验全分享
在东北那片肥沃黑土地上,种植茄子也有不少讲究。想要茄子长得茎粗叶绿,结出的果实又大又好,间苗这个环节可是关键中的关键,这里面的门道多着呢,今天咱就好好唠唠。
咱先说说茄子苗生长的普遍情况。正常情况下,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茄子苗在生长初期大概一周左右就会冒出两片嫩绿的叶子。这个时候如果不加以管理,所有的苗都挤在一起,那可就麻烦了。据不完全统计,不做任何间苗处理的茄子苗田,到苗长到一个月的时候,平均每株茄子的叶片面积只有15平方厘米左右,而且茎干纤细,颜色发黄,整体看起来弱不禁风。
那正确的间苗做法是什么样的呢?首先在间苗时间的选择上就要讲究。一般来说,当茄子苗长出两到三片真叶的时候就可以开始间苗了。这个时候的茄子苗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适应能力,能够承受住间苗带来的环境变化。如果间苗过早,苗与苗之间的区分可能不够明显,容易误间好苗;要是间苗过晚,苗与苗之间的竞争就会严重影响生长,像我之前提到的那些没间苗的情况就是典型例子。
间苗的时候,间距也是个大学问。不同品种的茄子对间距要求有一定差异。就东北常见的早熟茄子品种来说,株距最好保持在20 - 25厘米左右。我专门做了个小调查,一片按照株距20厘米间苗的茄子地,和一片株距仅10厘米的地作对比。到了生长中期,株距20厘米的茄子地,每株茄子的茎粗平均达到了0.5厘米,叶片绿油油的,而且叶片数量平均有8 - 10片;而株距10厘米的那片地,每株茄子茎粗只有0.3厘米左右,叶片数量最多6 - 7片,而且有不少叶片边缘发黄卷曲。
在间苗的过程中,土壤的肥力状况也会影响茄子的生长。东北的土壤肥力比较足,但也不能盲目施肥。间苗前后适量施一些有机肥,比如每平方米施腐熟的农家肥10 - 15千克。如果肥料施得太多,就像揠苗助长一样,茄子苗可能会疯长,茎杆虽然粗壮但质地脆弱,也不利于通风透光。而肥料不足的话,茄子苗生长就会缓慢,叶片也会很小很薄。我观察到一片按照科学施肥量施肥并进行合理间苗的茄子地,间苗后的茄子苗两周内茎干能拉伸约3 - 5厘米,叶片面积能增加5 - 8平方厘米;而肥料不足的地方,这样的生长数据可能只有不到一半。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间苗后的浇水。刚间苗后土壤会变得松散,这时候给茄子苗浇适量的水,让土壤保持湿润又能固定苗。不能浇得太多,以免积水烂根;也不能浇得太少,不然苗会干死。据实验,间苗后土壤湿度保持在60% - 70%为宜。湿度在这个范围内的茄子苗,其成活率能达到95%以上,而且生长速度明显快于不符合这个湿度范围的茄子苗。
除了这些,光照也是影响茄子苗生长的一个因素。东北阳光比较充足,间苗要避免遮光太厉害的情况。要保证每株茄子苗每天能接收到至少6 - 8小时的直射光。如果光照不足,茄子苗就会徒长,茎干细长,叶片发薄变黄。
我们再来看一下间苗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间苗前后是病虫害容易滋生的时候。像茄子早疫病,如果不做好预防,发病率可能高达30% - 40%。所以在间苗的时候,可以对苗床进行全面的消毒,每平方米洒5 - 10克的杀菌剂。同时,对于发现病虫害的苗要及时拔除,不能让它传染给其他健康的茄子苗。
间苗不仅仅是为了给茄子苗腾出空间,更是一种对茄子生长环境的精细调控。从间苗时间的精准把握,到株距的合理设置,再到肥力、水分、光照的合理调控,以及病虫害的防治,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只有把这些环节都做好了,东北的茄子苗才能长得茎粗叶绿,茁壮成长,为丰收奠定坚实的基础。这背后都是无数经验的积累,每一个东北的茄子种植者都在不断探索和实践,才让这片黑土地上的茄子长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