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良崮战役才歼灭三万多人,为何被大书特书?毕竟战绩好的有很多

幽谷藏仙踪 2025-01-18 11:02:42

在解放战争的各大战役中,可能最为人所熟知的,除了三大战役之外,当属孟良崮战役。甚至在很多文章中,都将孟良崮战役提到了与三大决战相提并论的地位。

论时间,孟良崮战役发生在1947年,实事求是地说,当时我军在全国战场上,还未取得优势,处于防守反击状态。

论参战力量,孟良崮战役中,我军投入二十余万,国军投入四十余万,也远远比不上三大战役动辄一百多万的大场面。

而论歼敌数,华东野战军才歼灭国军三万余人,比起三大战役中至少歼灭(俘虏)敌军五十万人,更是难以望其项背。

但无论是在历史书中还是军事史,乃至各类研究解放战争的文章中,孟良崮战役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被大书特书,这又是为何呢?

一、蒋介石的日记

众所周知,蒋介石喜欢写日记,从1915年一直到1972年,几乎记录了他成年后的一生,留下了许多历史痕迹。

而在1947年5月29日,他在日记上写下了这么一句话:“时局严重,国势危殆,至今为甚...至于成败存亡,缓急迟速,则听任於天父之处置而已”。

了解蒋介石的人都知道,“天父”是他的心灵寄托,对天父的祈祷,属于他日记中的“日常”。特别是在当年他代表中国战区发表抗战胜利讲话时,还专门感谢过“天父”。

这个时间段发生了什么?让手握重兵的蒋介石,竟然觉得“成败存亡”需要靠“天父”来保佑了?

毫无疑问,就是当年5月爆发的孟良崮战役中,一直保持了进攻姿态的国军精锐,在华东野战军面前,折戟沉沙。

要知道就在几个月前,蒋介石还在自己的日记本里志得意满地写着:第一期进剿计划至此能完成其十分之八,...中华民国能转危为安,此非天助而何。

甚至短短半个月前,他还给军官们训话时评价我党为“无所寄托,只能随处流窜”以及“不能建立中心的力量”了。

当时其实国军已经屡遭打击,开战时的五百万大军,经过一年的损耗,已经不足四百万,但蒋介石仍觉得胜券在握。

直到孟良崮战役之后,仅仅损失了三万人的蒋介石,突然就心灰意冷,决定时局严重了。其实没有别的原因,而是因为这一次损失的,是他精锐中的精锐,堪称救火队的“整编74师”。

二、抗日铁军

需要承认的是,整编七十四师是一支战斗力非常强的部队,不然它也不会被称为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蒋介石的“心头肉”。

1937年,抗日战争进入最危急的关头,日军全面侵华,国军主力似乎无一合之将,在这种情况下,国民党抽调两个主力师(51师和58师)组建了第七十四军,第一任军长是蒋介石的心腹爱将,曾任其警卫团团长的黄埔一期生俞济时。

在抗日战争中,74军表现十分出彩,组建后的第一战就是淞沪会战,在这一战中,74军大放异彩,特别是王耀武指挥的51师,在吴淞口与日军多日血战,打响了74军的旗号。

从淞沪战场撤下来后,74军立刻又转入了南京保卫战,层层布防,靠人命多次打退了日军的进攻,损失惨重。

经过短暂的休整,74军随后又先后投入了徐州会战和兰封会战,无一不是浴血奋战或者死守阵地,特别是在兰封会战中,74军会同友军重创了日军精锐第14师团,振奋全国。

其所经历的最惨烈一战要属万家岭战役,74军下辖58师,在日军空军的猛攻下,坚守阵地2天,全师仅幸存数百人,在随后向张古山这一核心阵地进攻时,也同样是以74军为主力,与日军进行了惨烈的肉搏。

经过这一战后,74军赢得了“守得住攻得上”的美名,从此牢牢占据国军第一主力的位置,再也没有被拉下来过。

纵观其近8年的抗战史,参加大型会战不下十次,几乎所有大型战役中,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特别是在后来抗日名将王耀武担任军长时,率军在上高会战、长沙会战以及常德会战中,多次击败日军,还击毙了一名少将师团长,共获得过两次代表民国最高军事荣誉的“飞虎旗”,成为一支当之无愧的“抗日铁军”。

1945年日本投降时,为了凸显74军的功绩,政府专程将这支部队空运回南京,接受日军的投降,此后蒋介石就将74军安排为南京守备军,成为他的“御林军”。

蒋介石挑起内战后,自然要再次动用这把“宝刀”,他将74军整编为74师,师长为名将张灵甫,配备了全美式军械,战斗力稳稳保持在国军第一列。而这整编74师,在解放战争初期,也确实给我军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整编后的74师兵力3万余人,在首次被投入山东战场就表现得非常强力,先后占领了我苏皖解放区首府淮阴和重镇淮安,并在第二次涟水战役中,重创我华东野战军主力第六师,占领了涟水。

从1946年7月到1947年5月,整编74师受蒋介石调动,纵横在淮南、淮北、苏中、苏北等地,剑锋直指山东,可以说在国民党军队于全国战场多处受挫的局面下,成为一面旗帜,支撑着蒋介石的“胜利信心”,号称“天下第一师”。

三、“天下第一师”的覆灭

解放战争爆发第一年,蒋介石采取的是全面进攻战略,然而推进不仅不顺利,还损失惨重,仅有以74师为代表的几个精锐部队打得还算不错,因此到了1947年3月之后,他调整战略,提出了两个重点进攻方向,一个针对陕北延安,而另一个就是74师所在的山东战场——也就是所谓的“鲁中决战计划”。

按蒋介石的想法,他要在鲁中地区找到华东野战军的主力,一战而定。在国民党看来这并非妄言,因为之前的苏淮战场中,华东野战军确实被迫收缩防守,特别是随着国军占领鲁南,打通徐州到济南的交通要道,华野面临着四面皆敌的危机。

为此,中央先后两次电告陈毅和粟裕:“忍耐待机”“不要性急,不要分兵”。是的,当时国民党在鲁中战场投入兵力高达45万,而华野总兵力只有27万,与敌人几乎差了一倍,只能等待时机。

不过这个机会很快就来了,国军总指挥顾祝同将华野收缩兵力的举措判断为无力再战,于是挥舞指挥棒,调动大军疾驰而近,特别是其右翼大军中,以74师为主力的先锋兵团,竟然在推进中脱离了互为策应的两个兵团,快速占领垛庄、桃墟地区后,兵临坦埠。

1947年5月,陈毅和粟裕敏锐地发现战机出现了,当时国军有两个进攻点较为突出,一个是向沂水进犯的第7军,而另一个就是在坦埠的整编74师。

经过商讨,两人一致决定,骨头就要捡硬的啃,要打就打国民党最精锐的部队,而74师师长张灵甫,为人正直,功劳又大,遭人嫉妒,在国民党军中,人缘并不好,其他部队对他们的配合并不融洽。

为求必胜,陈毅和粟裕拿出了5个纵队的主力,对74师进行穿插保卫,5月13日,华野2个纵队正面阻击74师的进攻,一个纵队攻下垛庄,切断其南撤之路,另外的部队分别占领家峪子、赵家城子以及万泉山,终于将74师堵在了孟良崮!

乍闻74师被包围,蒋介石和顾祝同都吃了一惊,但很快他们就觉得这是一个与华野主力进行决战的机会,特别是在蒋介石看来,74师作战能力强,只要坚守住孟良崮,周围的国军迅速支援,就能来一个“四面包围、中心开花”,一举达成其“鲁中决战”的目的。

接到蒋介石坚守待援的命令后,张灵甫也挺有信心,多年的战场经历,让他对74师的战斗力有足够的自信,而且从地图上来看,附近至少有十个国军整编师可以在一两天内抵达战场,有的距离不到二十公里,难道有“守得住攻得上”之美誉的74师,还不能坚守2天吗?

事实上,整个我军在孟良崮战役的总攻只用了一天,而且张灵甫也一直没有等到他的援军——蒋介石和他都低估了解放军歼灭74师的决心,没有一支援军能够突入解放军的包围圈。

我军的总攻于15日下午发起,整编74师的抵抗十分顽强,虽然他们引以为傲的重火力在群山之中,难以展开,但战斗力依然可怕,几乎每一个阵地我军都要经过反复争夺才能拿下。

而外围的国军支援部队,被我军的阻击力量死死拦住,其中距离较近的李天霞部,更是因为曾被张灵甫告过状而消极怠工,根本没有想救74师的意愿。

战斗从15日下午持续到16日中午,74师的所有重要阵地全部丢失,残存的万余人也在随后的清剿中被歼灭,师长张灵甫命殒孟良崮。

随着整编74师一起灭亡的还有蒋介石的进剿计划——当74师全军覆没的消息被确认后,蒋介石的心理崩溃了,立刻命令一线部队停止前进,然后紧急召开了一次国务会议。

在日记中,蒋介石是这样记载的:考虑战况与指导后,开临时国务会议,决定学潮及对参政会提议恢复与中共和谈之政策及办法

是的,主动挑起内战的蒋介石竟然开始考虑再次与我党进行和谈,随后他又到前线对军官们进行“训话”,不过效果很明显不理想,因为在5月18日和6月13日的日记中,他是这样描述国民党党内的状态的:“本党党员大部亦意志动摇,信心全失”“对鲁中考察数周,...士气不振,不敢冒险也”。

从这些描述足以看出,孟良崮战役的意义并不在于歼灭了多少敌人,而是74师的覆灭,打断了国民党的脊梁骨,让他们开始对战争充满了悲观情绪。

而对国军来说,在此战之后,没有任何一支师级部队敢直面我军,包括其他4个全美械整编师在内,只能随着大兵团一起活动,机动力大大减少。

而对我党我军来说,这一战又意味着什么呢?

四、转守为攻的转折点

历史上,解放战争公认的转折点有两个,一个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建立了具有战略意义的大别山根据地,另一个则是东北野战军百万雄师入关,拉开了三大决战的序幕。

这固然是历史的定论,从局势上来看,孟良崮战役后,我党我军的局面确实没有立刻好转,还持续的长达数月的被动时期,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孟良崮战役拉开了我军转守为攻的序幕。

在孟良崮战役之前,国民党对我解放区层层推进的战略虽然进展不顺利,但还是不断压缩我根据地的空间,而当时中央的战略是“北攻南守”,关内几大主力的任务,就是牵制住国军的精力,尽量为东野解放全东北争取时间。

在这种形势下,孟良崮战役全歼整编74师,是我军在关内首次于大兵团作战中,全歼敌人精锐主力,正如陈毅老总所说,有着“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气魄,战后,中央向华野发电,称这是一场“伟大的胜利”,新华社评论,华野打击了蒋介石最强大的进攻方向和最精锐的进攻力量。

而现在想想,更重要的是让中央看到了一个拥有指挥大兵团作战能力的帅才——粟裕。正是这个人,在不久后三次反驳中央,让中央修改了既定的战略决策。

1947年下半年,关内局势僵持不下,解放区相继被蚕食,蒋介石正要空出手来,将兵力投入东北战场,中央立即决定让刘邓大军挺近国统区的腹地大别山,牵制国军。

中原根据地的成立确实吸引了大量国军的进攻,但因此也让中野损失惨重,一度岌岌可危,随即,中央再次决定,让华野渡江,承担起牵制国民党大军的任务,减轻刘邓大军压力,总之无论如何,一定要坚持到东野出关。

粟裕接到了命令,但他有不同的想法。其实他非常理解中央的决定,要解放全国,必须先解放东北,要解放东北,就不能让国民党的大军出关。而粟裕的思路是,不让国军出关也不是非要牵制住国军,还有另一个办法——消灭掉国军!

所谓军令如山,更何况这是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亲自下达的明确命令,谁敢顶回去?但粟裕坚持了自己的想法,他先是向刘、邓两位首长汇报,然后写了一份洋洋洒洒近万字的长文发往中央,请求中央同意。

其实对于这种执行命令“不坚决”的行为,中央起初是有看法的,有人还觉得这是粟裕惧怕敌后作战,但毛主席依然电召陈毅和粟裕到西柏坡进行当面汇报——他决定给这个赢下孟良崮战役的统帅一个机会。

当着中央首长的面,粟裕详细讲述了自己的考虑,虽然刘邓大军损失近半,但已经适应了中原的作战环境,战斗力逐步恢复,而华野渡江能否大量牵制敌军回防还是个未知数,如果能够留在江北,他有信心在数月内,歼灭5个国军整编师。

这不是粟裕在夸海口,因为毛主席在被他说服后,还让他立下了一道军令状,必须在8个月以内,至少歼灭国军5到12个主力旅。随即,他任命粟裕为华野代司令兼政委,全权负责指挥华野在中原的作战。

后来的事大家都清楚了,粟裕在打赢了豫东战役,歼灭国军9万精锐,彻底奠基了我军在中原战场上的绝对优势。此战之后,毛主席神采飞扬,感叹道:现在我们已经过了山坳子,最吃力的阶段走过去了。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如果没有孟良崮战役体现粟裕的战略指挥能力,中原不会如此重粟裕的意见,甚至不会给他当面解释的机会,更不会让他全权指挥华东野战军。而这估计也是历史上唯一一次地方指挥员否定中央战略决策,并完美实现自己战略目的的案例了。

现在我们回头来看,孟良崮战役固然不是解放战争中规模最大的、缴获最多的、占领城市最重要的,但他绝对是在我军被动防守时期,最亮眼的那一束火光,让我们看到了胜利的前方。也难怪这场战役能被拿出来与三大战役相提并论,在史书上被详细记载,至今为人津津乐道。

2 阅读:148

评论列表

逍遥子

逍遥子

3
2025-01-19 22:09

三万精锐战斗力远超10万乌合之众

幽谷藏仙踪

幽谷藏仙踪

幽谷藏仙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