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同学的背景一摆上来,确实让人有点不是滋味。家里负债300万,靠爸爸打工维持生活,他却在“旅游自由”的路上越走越远,还发视频晒生活。这波操作,真有点像那些朋友圈晒假名牌的“伪精致”,就差配一段文案“贫穷限制了你们的想象”了。
但换个角度想,他的旅行费用全靠自己赚的,没拿家里一分钱,某种意义上也算自立吧?对一个在贫困线上挣扎的大学生来说,能靠勤工俭学供自己走南闯北,确实也算本事。问题是,这样的行为是否符合贫困生的身份要求?
“贫困生”这个标签,本该是为了帮那些家里实在揭不开锅的孩子减轻负担。可实际操作中,这个身份的边界常常模糊不清。按规定,他家里确实困难,符合申报条件,但问题出在,他的行为和这个身份严重“跑偏”。网友的质疑点其实很简单:你既然说自己是贫困生,享受了学校的资助,为啥不把精力和资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比如帮家里还点债,减轻父母的负担,而是选择用这些来“享受人生”?
就像网友说的,**贫困生是申请到了救济,而不是申请到了特权。** 这种特权不是让你挥霍自由,而是帮助你更好地完成学业,摆脱贫困。否则,这不仅伤害了资助制度的公平性,还会对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造成不公平。
这事让人扎心的地方就在于,“贫困生”的身份一旦被利用,就很容易引发公众对整个资助体系的信任危机。浙江大学的做法说明了一个问题:制度需要不断完善,避免贫困生资助沦为某些人手中的“福利券”。
但道德层面呢?贫困生是不是也要“自觉”一点?当然要!家庭困难的情况下,个人自由固然重要,但责任感同样不可或缺。一个真正自立的成年人,应该懂得什么才是当下最优的选择——至少,别让自己的行为显得“吃相难看”。
其实,这件事更大的争议在于:贫困生到底该不该“为自己活”?他赚的钱是他自己的,选择旅游开眼界本身并没错,但这和家里负债累累的现实摆在一起,就显得不够妥当了。自由和责任本来就不是对立的,当自由凌驾于责任之上,问题自然就出来了。
浙江大学取消了他的贫困生资格,是对制度公正的一种维护。贫困生不能只凭一纸证明,更要有与之相称的责任感和行为自律。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贫困生享有的自由是否应该被“规则”限制?这种限制该到什么程度?对此你怎么看?快来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