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兵退伍以后,走进社会,被人们看成是外星来的游客,说退伍兵不懂人情世故,脑子不转弯;说退伍兵,轴,说话都不活分;说退伍兵死板,什么事情都要追究个所以然。可是谁又知道,这些退伍兵到底在两年的军旅生涯,或者更多的军旅生活经历了什么?没有人能说的清楚,只有这些退伍兵自己知道,这些年,部队教导的他们,有1就是1,有2就是2。部队已然把他们训练成了一个程式化的“机器人”。在他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中,总是直击要害,从来不拖泥带水。
或许这样的文字你不能理解,我说一件我当新兵时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
那是我入伍不久,大概是在3月末,我们单位进行军事演练,我们团一共有两个作战连队,一营和二营。我们所在的二营属于进攻方。那天营长带领我们进攻一营营地,我们营跟一营之间隔一座山和一条河。营长为了胜利决定夜间过河进攻一中队。快到河边时,营长下达一个口令“过河脱裤子”,让行军的排头兵回头往后传,并要求一个字不能传错,排头兵说“是!”,这样一个一个回头往后传“过河脱裤子”,由一连传到末尾的三连。等到过完了河后,天刚蒙蒙亮,大家一看一连、二连官兵背着棉裤穿着短裤,冻的直打哆嗦,赶忙穿裤子。这时,再一看三连全体官兵一个个忙着脱下水滴滴的湿棉裤拧水,营长一看火冒三丈,压低声进呼喊叫的对三连嚷,谁叫你现在脱裤子啦!口令怎么传的,三连长答口令不是叫“过河脱裤子”吗!营长说,我不叫你们在河那边脱裤子吗?三连长又答你说不是呀!传的是“过河脱裤子”,不是得过完河脱吗!营长长叹一口气,唉!错了!错了!可能错还是在我这儿!我的口令是让大家脱了裤子过河,当时,若把“过河脱裤子”倒过来说“脱裤子过河”就沒这事了。
之所以说这么一个搞笑事情,是因为想让大家清楚,当你看到一个特“死”版,说话不会拐弯,不懂人情世故的退伍兵,请不要嘲笑,讥讽他的情商不在线,因为,在他的整个青春时,他接受的就是这样的训练。部队废话太多会耽误很多战机,没有废话,首长怎么下达任务,战士就怎么做,这是部队不成文的规定。
冰颜雪璃
这一定程度上的确怪营长,命令就应该清楚明白不应该有歧义,否则就可能理解错误。
三班长的圈 回复 06-22 10:18
老师说的这个问题的确是应该这么理解,但我突然觉得人们的说中国汉字文化博大精深,不无道理啊。您说呢,老师。
你猜我是谁
当兵的人恰恰是最懂人情世故的,部队流传着一段话,训练不行可以练,但是做人不行就没法搞了。 只不过确实有一部分兵说话会比较直,但现在也不是几十年前完全与世隔离了,现在我们可以上网,可以外出。文章里这种事其实不会发生的,因为营长的话模棱两可,过河脱裤子,谁知道是过了再脱还是脱了再过?
三班长的圈 回复 06-22 18:15
老师分析的相当透彻。
隔壁老三
那时我们在高原早上过河就是一身过,下午回来还是一样过,命令是快速进攻,零晨四点打到晚上六点,基本上都是在水里泡过去,高原那地方一下雨到处都是积水,看着是草地一脚下去都快到膝盖
三班长的圈 回复 06-22 18:14
班长也是有经历的人。
天下无双
一个传一个黑灯看不见全面脱裤子[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