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编辑:乐云堂
2024年,一场罕见的超级寒潮迅速笼罩全国,将人们拖入“速冻模式”。
面对如此剧烈的温差,南北供暖差异再次成为焦点话题。
但这次对于极寒气候的来临,我们是不是对生存环境进行反思。
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这样的极端天气?
冰火两重天
秦岭到淮河,一条在地理课本上再熟悉不过的线,却在无形中划出了一条温度的鸿沟。
以北集中供暖,以南自求多福,这条供暖线背后,是历史、气候、经济多重因素交织的复杂现实。
当时,国家百废待兴,资源有限,集中供暖主要考虑北方地区冬季漫长且严寒,以保障基本生活和生产。
南方冬季相对温和,因此被排除在集中供暖范围之外。
这种历史遗留,在今天看来,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全球气候变暖,南方冬季变得越发寒冷,极端天气现象也愈发常见。
曾经温暖宜人的江南,现在也常迎来寒冷的雨雪天气。
而传统的“秦岭-淮河”供暖线,显然已经无法适应新的气候现实。
南北气候差异显然左右着取暖方式的决定。
北方气候干燥,集中供暖的管道腐蚀和维护成本相对较低。
南方天气湿润,管道容易生锈,保养费用挺高。
这也是南方集中供暖一直难以推进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经济因素也不容忽视。
南方想要推行集中供暖,得重新规划城市、铺管线、确保能源供应,这得花不少钱。
在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地区,推动集中供暖更是难上加难。
南方有些城市尽管尝试引入集中供暖,但推进速度慢,供暖面积不大。
极寒生存大考验
2024年2月,我国中东部地区接连遭遇了两波强烈寒潮。
高速公路封闭,航班延误,火车站人满为患,这场突如其来的寒潮,让无数人措手不及。
而更严峻的考验,还在后面。
在咱们北方,暖气供应让冬天住得暖暖和和的。
外面冷得像冰窟窿,屋里却暖和得像春天。
天气这么冷,大家却穿着短袖,捧着热茶,边看窗外飘洒的雪花边享受冬日的悠闲时光。
然而,在南方,情况却截然不同。
南方的冬天,靠电热毯、取暖器、厚被子,还有一股子正能量,这四样东西就能把寒冷驱散。
且不说这些取暖设备的舒适度如何,光是高昂的电费就足以让人望而却步。
尤其是在电价高峰期,开个空调取暖,电表转得飞快,钱包也跟着迅速缩水。
不少南方网友调侃:“在南方,冬天取暖的成本比供暖还贵。”
更让人无奈的是,这些取暖设备的效果往往差强人意。
空调吹得皮肤干燥,取暖器只能局部加热,一关就冷,电热毯睡久了容易口干舌燥。
总之,各种不适,让人难以真正感受到温暖。
而2月底3月初的寒潮,更是让南方人叫苦不迭。
华北、东北、黄淮东部和华南等地气温骤降4到6度。
福州等地甚至经历了20多度到10多度的“断崖式”降温。
在湖南、浙江、江西等南方省份,暴雨倾盆而下,给交通和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
南方人“又想看雪又怕冷”的尴尬,在这次寒潮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北方的亲们现在可以舒舒服服地在家里,一边享受着暖和的屋子,一边欣赏窗外的雪花美景。
同一片蓝天下,南北冬季感受大不同。
寒潮频发:北极涡旋的“锅”?
为什么2024年的冬天如此寒冷?
气象学家指出,这与北极涡旋的异常活动密切相关。
北极涡旋,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冷空气漩涡,通常情况下被限制在北极圈内。
但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和北极海冰的融化。
北极涡旋变得越来越不稳定,容易分裂成多个小涡旋,并南下影响中纬度地区的天气。
2月份以来,北极平流层突然变暖。
导致北极高压频繁出现,北极涡旋“失了家”,分别影响了北美和西伯利亚地区。
而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则顺着西风带一路南下,给我国带来了持续的寒潮天气。
冬季,我国南方常受副热带高压和南支槽的影响,西南暖湿气流活跃,向中东部输送大量水汽。
当冷风和暖湿气团相遇时,往往会导致大范围的降雨或降雪。
南方供暖
面对越来越寒冷的冬天,南方供暖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南方的天气挺潮湿,导致供暖管道容易生锈老化,维修的费用也不便宜。
传统的集中供暖方式完全不适用南方,需要探索新的技术方案。
这对不少地方政府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经济压力。
要想南方实现集中供暖,资金问题得先解决好。
可以考虑采取多方融资方式,共同承担供暖建设的成本。
也可以制定一些技术标准,规范供暖设备的生产和使用。
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的认识,倡导更加环保、可持续的冬季取暖方式。
极寒预警:未来如何应对?
气象预测显示,将来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极端天气。
这意味着,我们不仅要解决眼前的供暖问题。
更要做好长远打算,提升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
气候变化是个全球挑战,只有各国都得齐心协力才能有效解决。
推动全球科技携手,共同探讨和分享对抗恶劣天气的方法。
2024年的冬天,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极寒天气不再是小概率事件,而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南北方的气候差异正在逐渐模糊,极端天气对所有地区的影响都越来越大。
我们不能再抱着“等等看”的态度,而是要积极行动起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而我们也需要集思广益,探索出一条适合南方地区特点的供暖之路,让南方居民也能享受到温暖的冬天。
极端天气事件的频发,提醒我们不能再被动地适应气候变化,而要主动采取措施,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
减少碳排放,发展清洁能源,保护生态环境,这些都是我们必须承担的责任。
咱们每个人都要出力,才能一起保护好我们生活的地球。
参考信源
环球网2024年11月18日——下!雪!啦!四川多地加入“下雪群聊”
新京报2024年0月23日——今日霜降,“冷不冷,看霜降”,今年冬天冷不冷?看农谚就知道
中国天气网2024年11月13日——强冷空气今晚发货,将横扫我国大部地区!华南会受影响
湖南日报2024年11月3日——今年是暖冬还是冷冬?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研判!
史上最强,何之来的,清代唐朝你知道???
冬天每年都是最强冷空气,夏天都是最大热浪来袭。
羽绒服卖不动了?写写这些软文烘托一下。
南方供暖的话,时间短,不可能像北京的4个月,可能也就2--3个月的样子,设备闲置的时间更长,人员安排也是问题,由于气候因素,保养费用就会更高。难啊!
地处南京,南京冬天这边的温度已经比几十年前升高多了,记得以前冬天零下十几度,南京郊区的河流能够结上10厘米厚的冰,现在冬天的河流几乎都不结冰了,或者偶尔冬天结很薄的一厘米厚的冰
年年冬天吹冷,夏天吹热!
供暖期太短,相对温差小(黑龙江室内外温差60℃+),收费相应也要低很多,基础建设就显得造价过高,不值当。而且北方建房都要考虑保温,而南方地区房子保温效果太差了,即使供暖热量也都散发了,太浪费。
乱噏一通骗流量骗钱财。无聊之极。
60岁老人写的文章???
北方冷集中供暖,作为补偿南方热应该集中供冷气[呲牙笑]
08年的雪灾算不算?
uc怎么有这么多小学生作文,专家们都躲那去了?!
不是说碳排放影响气侯变暖吗?冬季提倡大量碳排放不就变暖了?瞎扯淡靠嘴混饭吃的狂犬无言以对了吧。
小便家是卖羽绒服的吧,?
我说东北雪到哪儿去了?我家块儿还没有下雪了。这反常天气真是见了鬼了。我还记得我上小学二零零几年前儿正好是9月1号下的雪。现在11月份都不下雪了
总的一句,生活条件好了,就想办法消费。几十年前的寒冻,没这些供暖设备,还不是这样过来了。几十年前的寒冬,比起现在来冷的多。就拿我们广东地区来说,一过了中秋之后,都很快变冷了。粤北地区霜冻下雪都正常不过。更不用说北方地区了。
每年都是这个话题。
南方没有北方经济好吗?[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并没有很冷好吧?只是把前几天的暖冬压了下来。
广东要下雪了!
冷得过2008年广州雪冻?不懂的搜一下
广东阳江,今天短袖[笑着哭][笑着哭]
穿短袖
史上最强寒潮,能否让珠三角下下雪?[得瑟]
广西现在早晚穿薄外套就可以了
问一下是从哪年开始 有了暖气的
那为啥不全面停用燃油车呢?!!!不是要减少碳排放吗?!!!!
一会暖冬一会寒潮到㡳谁说的对!
小时候这个季节晚上已经打霜了,现在还有10来度。
南方现在用天然气的家庭供暖系统很方便呀[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用304不锈钢供暖不就得了。
造谣生事
无中生有乱降温
我还穿短袖[笑着哭]
屁话一堆
[得瑟][得瑟]到底想表达什么,现在自媒体吹牛都不打草稿了,根本无罪!你们家被冰冻了吗
哪一句是老农谚?
在广东冬季中,羽绒服都穿不了二个月
冬天的话还是我们华南沿海省区好!
来个火锅我都想把供暖费要回来[呲牙笑]
管道可以采用pvc管,但最大的关键是南方人绝大多数并没有支付取暖费的意愿
什么时候会遇到,平均温度零下10度
我们现在还零上呢!应该是暖冬
标题党,说话如同放……
已举报
政府补贴电,气用于南方不同的地方家庭供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