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蜀正统之争,背后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

史海垂钩 2022-12-10 23:26:09

中国人,甚至许多外国人,都对于三国历史十分感兴趣,从层出不穷的三国题材文学、影视作品以及游戏等都可见一斑。

在网络上,对于三国时期的许多话题,不少人也都持有各自不同的观点。

其中一个经常被讨论的话题是:魏蜀吴三国鼎立,究竟哪一国才是当时的正统。(总之,站队东吴的人是寥寥无几,因此可以直接无视了。)

其实,自从三国时期之后的晋朝开始,关于魏、蜀的正统之争就已经开始了。此后的不同朝代,有尊曹魏为正统者,亦有尊蜀汉为正统者,各自说法不一。

不过今天在本文中,笔者并不是要讨论魏、蜀双方究竟谁是三国正统,而是想展示一下不同朝代对魏、蜀正统问题的不同看法,及其背后的原因。

一、西晋

公元263年,魏军灭蜀。

两年以后的公元265年,晋武帝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退位,建立了西晋王朝。

公元280年,也就是十五年以后,晋军灭吴。

自此,西晋结束了三国百年乱世,再次统一中国。

西晋是三国之后的第一个统一朝代。

西晋建国之后,在关于三国正统的问题上,西晋朝廷的观点一直很明确:三国正统是曹魏。

理由也很简单:因为晋朝接受了曹魏的禅让,所以晋朝的合法性来源于曹魏的合法性。在西晋朝廷看来,如果不承认曹魏是三国正统,是非法政权,那么势必也会让西晋的合法性蒙上阴影。用数学语言来讲,曹魏的合法性是晋朝的合法性的必要条件。

因此,西晋朝廷是这样子看待三国时期的历史的:曹魏是东汉王朝的继承者,是三国时期的正统王朝。自然而然地,西晋并不承认蜀汉自诩的“东汉继承者”身份。

西晋朝廷所认可的正统逻辑链是这样的:东汉—曹魏—晋朝。

陈寿《三国志》中以曹魏为三国正统,其实就是当时西晋朝廷观点的一个缩影。

二、东晋

东晋时期,东晋朝廷依旧尊曹魏为三国正统。

晋武帝曾经封魏元帝为陈留王。东晋建国后,东晋朝廷还专门寻访魏武帝曹操的后人,继续册封为陈留王,传承魏室的香火社稷。理由和上文是一样的,笔者在此就不多加以赘述了。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东晋虽然继续以曹魏为三国正统,但是相比于西晋,东晋对于蜀汉的态度却出现了一些变化。那么,这些变化又是因何而产生的呢?

先来回顾一下两晋之交的历史。

西晋末年,天下再度大乱,五胡相继入主中原,西晋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晋室南渡江南,是为东晋。

对于此时的东晋而言,昔日曹魏的统治区域基本都被少数民族政权控制。

东晋的政治正确一直是“北伐中原,中兴晋室”,与当年的蜀汉颇为类似,又使得东晋与坚持“北伐中原,中兴汉室”的蜀汉产生了共鸣。

在此,东晋朝廷对蜀汉的态度,其实产生了软化和松动。

也由此,一种新的三国正统观点在东晋时期产生了,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东晋历史学家习凿齿。

习凿齿著有《汉晋春秋》,记载东汉到西晋的历史,其中自然也包括三国时期的历史。

对于这段历史,习凿齿一反前人,认定蜀汉为三国正统,是汉朝的延续,并以曹魏为篡逆之国。

那么,习凿齿是如何论证晋朝的合法性的呢?

习凿齿创造了新的正统逻辑链:东汉—蜀汉—晋朝。

习凿齿认为:司马氏发兵灭蜀之后,正统才从刘氏转移到了司马氏。也就是说,在习凿齿看来,晋朝的正统传承来自于汉朝而非曹魏,是通过灭掉作为三国正统的蜀汉而获得合法性的,并非继承自曹魏。

习凿齿的观念看起来很新奇。

但是跳出这个观念本身的话,他的观点其实反映了当时东晋朝廷所面临的时局。

三、北宋

几百年之后,历史进入了北宋时期。

北宋建国之初,主要国土位于中原地区,而南方地区继续延续了五代十国时期分裂割据的局面。

西川有后蜀、江南有南唐、两广有南汉等等。

从当时的局势看,北宋恰似昔日的曹魏,而南方诸国则恰似当年的吴、蜀。因此,

北宋尊曹魏为三国正统,而非蜀汉。

大家都知道司马光编纂了《资治通鉴》。在涉及三国时期历史的时候,司马光选择了曹魏的年号来记录年份,正是当时北宋尊曹魏为三国正统的一个体现。

四、南宋

两宋之交的历史,与先前提到的两晋之交颇为类似。金国大举南下,中原地区被金军占领,宋室南渡,是为南宋。

人们经常讥讽南宋软骨头,对金国一味屈膝求和。

不过,南宋虽然怂,但至少口头上还是一直坚持着“恢复中原”的口号。

从这一点上看,南渡偏安的南宋很容易将自己类比为当年的蜀汉,理由在上文已经提到:蜀汉一直坚持北伐中原,符合南宋的“政治正确”—至少在表面上是这样的。

因此,南宋朝廷改变了北宋时期对三国的看法,不再奉曹魏为三国正统,贬斥其为“篡逆”。

相反,南宋奉蜀汉为三国正统,以示自己不忘恢复中原。

在记述三国历史的时候,南宋学者(比如朱熹)普遍改用蜀汉的年号记录年份,正是当时南宋尊蜀汉为三国正统的表现。

五、总结

中国古代的不同朝代,有尊魏者,也有尊蜀者。

每个朝代的观点看似不尽相同,但是其目的却是殊途同归:无论尊魏,还是尊蜀,其本质其实都是“尊己”,即:通过“以古喻今”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实际需要。

这些朝代的真正用意,其实是借尊魏或是尊蜀,来论证自己的正统地位。

也就是说,魏蜀正统之争,不仅仅是一个历史学术问题,更多的其实是一个现实政治问题。这充分说明了一点:历史是服务于现实的。

这,就是中国古代魏蜀正统之争背后的根本原因。

0 阅读:15
评论列表
  • 2022-12-11 17:26

    图中羌胡杂居地就是当年刘秀让河套汉人内迁,让给南匈奴居住的地方,也是长城外五胡乱华勾结长城内胡人作乱的根源地…

  • 2022-12-11 17:26

    蜀国败于战略失误,一味强调东和孙权,一厢情愿想联吴抗曹… 赤壁之战:曹魏占据章陵南阳襄阳…蜀夺荆南四郡,刘琦占江夏,偷袭南郡,东吴寸土未得欲夺南郡,孙刘议和,这时刘备一厢情愿联吴伐魏: 江夏割让东吴,荆南四郡属刘备…南郡算是借东吴的,约定取川后归还,刘备还出兵帮东吴攻打两广… 刘备取川后不还南郡,口头把湘江以东划归东吴,却让关羽唱黑脸隔江对峙,引发东吴偷袭荆州… 如果取汉中和东三郡之后归还南郡,保留南郡分出来的临川郡(两川门户宜昌恩施)连接东三郡…诈许伐魏以后,洛阳以东肥肉都给东吴(反正伐魏成功接着就会伐吴)… 东吴占了南郡江夏,直面魏国强大压力,只能默认蜀国占据鄂西荆南和两广,这个无解阳谋东吴只能乖乖上套(毕竟江汉平原是块大肥肉)… 有了东吴顶雷,蜀国趁吴魏对峙打下#中南半岛#… 这样蜀国富有五百多万平方公里,谋臣法正庞统马良,上将五虎,名将魏延严颜李严黄权…中生代刘封关平孟达霍峻王平… 新生代关兴张苞张翼张嶷陈到霍弋…一大批年轻将领迅速成长… 有诸葛刘巴蒋琬费祎董允治国,定都昆明推行南方大开发… 二十年后天下大治,蜀国兵强马壮出师北伐,魏吴必定望风而降…

史海垂钩

简介:趣观不一样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