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谷雨旱死牛,晚谷雨满江河”,这句农谚如同自然界的“天气密码”,揭示了谷雨节气早晚对农业生产和气候的深远影响。那么,今年的谷雨是早是晚?它又将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通常在4月19日至21日间到来。2025年的谷雨定于4月20日,属于“正常偏早”。早谷雨往往预示着干旱,如今年春季华北、黄淮部分地区已现降水偏少迹象,与农谚“早谷雨旱死牛”的警示不谋而合。

谷雨的早晚,实则是大气环流的“信号灯”。早谷雨时,副热带高压提前“就位”,与未完全撤退的西伯利亚冷高压“擦肩而过”,导致降水不足,华北平原易现干旱。而晚谷雨则意味着极涡活跃,冷空气与暖湿气流在江淮流域“交锋”,带来丰沛降水。

谷雨节气的早晚,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早谷雨应对:农民需提前做好抗旱准备,检修灌溉系统,选择抗旱作物。如北方小麦主产区需加强墒情监测,实施精准灌溉。
晚谷雨应对:需防范涝灾,疏通沟渠,防治病虫害。

谷雨不仅是农事节,更是文化节。茶农采摘“谷雨茶”,文人雅士品饮新茶,渔民举行“开洋节”……这些习俗丰富了谷雨的文化内涵,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早谷雨旱死牛,晚谷雨满江河”虽是古人的经验之谈,但至今仍具参考价值。面对今年的“正常偏早”谷雨,我们需警惕干旱风险,同时关注气象预报,合理安排生产生活,与自然和谐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