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曾希圣赴淮河救灾路上睡着,醒来后生气:我是来享受的吗

鸿永文化历史 2024-10-05 03:07:30

1954年曾希圣赴淮河救灾路上睡着,醒来后生气:我是来享受的吗

1954年夏,淮河流域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正在前线指挥抗洪。一天,他乘船赶往芜湖视察灾情,准备继续前往安庆。途中实在太累,他小憩片刻。没想到醒来后发现船已开走,他顿时怒不可遏:“我是来睡觉的吗?我是来享受的吗?”

这位曾希圣,可不是一般的省委书记。他的故事,要从新中国成立后说起。

那时候的安徽,可真是个苦地方。淮河年年闹水灾,百姓们苦不堪言。有句老话叫“走千走万,不走淮河两岸”,可见这水患有多厉害。

1950年夏天,淮河又是一场大水,淹了20多个县,差不多一千万人受灾。毛主席看了灾情报告,心痛得掉眼泪。这可咋整?得找个能人来治水啊。

这不,曾希圣就被派来当安徽省委书记了。这位仁兄可不简单,年轻时就是个革命好手。他在上海搞过地下工作,开了家假公司,其实是个秘密无线电培训班。虽然只办了两个月就被查出来了,但是周恩来还是夸他是“党内稀有的神人”呢。

曾希圣来安徽后,二话不说,撸起袖子就干。他四处考察,琢磨怎么治水。1952年1月,佛子岭水库开工了,两年多就建成了。这水库一建好,就挡住了不少洪水,老百姓们可高兴坏了。

曾希圣还想出个“改种避灾”的招儿,就是调整种庄稼的方式,多种些耐水的作物。这一招可灵了,安徽的水患情况明显好转。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1954年夏天,老天爷跟安徽过不去似的,下起了连绵不断的大雨。这雨一下就是好几个月,把淮河流域都给淹了。

曾希圣得知消息,立马就往灾区赶。他坐船、坐车,跑遍了灾区各个地方。有一天,他听说芜湖市区水都淹到二楼了,二话不说就往那儿赶。

看完芜湖的情况,曾希圣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安庆。到了安庆,他顾不上休息,直接冲到大堤上指挥抢险。这时候,又传来淮河水位告急的消息。曾希圣一听,立马要了辆电瓶车就往淮河赶。

可是去淮河一线还得等船。曾希圣已经好几天没合眼了,实在是困得不行。工作人员劝他休息一会儿,他勉强同意了,但是嘱咐说:“船到了一定要叫醒我。”

谁知道,半个多小时后,船来了,工作人员却没叫醒他。等曾希圣醒来得知此事,顿时火冒三丈:“我是来睡觉的吗?我是来享受的吗?”

曾希圣二话不说就往一线赶。他不仅了解灾情,还亲自到现场视察。得知鸣罗山上有20万群众挤着没饭吃,他立即联系中央调飞机空投物资。

在那种艰难条件下,居然还有孕妇平安生子。老百姓感慨:“要是在旧社会,命都保不住,哪还能生娃啊!”

说起曾希圣,还得往前倒一倒。这位仁兄可是个多面手。1934年,他领导的情报部门为红军长征立下大功。他们破译了国民党军队的电报,让毛泽东及时改变行军路线,避开了敌人的围追堵截。毛泽东后来评价说:“没有二局(曾希圣领导的情报部门),长征是很难想象的。”

1941年,曾希圣来到安徽,领导当地游击队。后来他组建了新四军第七师,把这支部队搞得是“富得流油”。不仅自给自足,还能支援其他部队。这哥们儿搞经济是把好手啊!

回到1954年的抗洪现场。曾希圣带头深入灾区,不顾个人安危。有次他坐船视察,船上的人劝他休息,他却说:“我是来睡觉的吗?我是来享受的吗?”这话一出,船上的人都愣住了。

曾希圣在安徽主政十多年,可没少下苦功夫。他带领安徽人民治水兴农,短短几年就让安徽的农业产量创下新高。1955年粮食产量达1152.9万吨,比国家计划还多出258.4万吨。这成绩,连毛主席都夸赞不已。

不仅如此,曾希圣还从上海引进了100多家工厂,为安徽的工业发展打下基础。这一招可高明了,不仅解决了就业问题,还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曾希圣提出的农业改革思路,后来发展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让农民们彻底告别了饥饿。这哥们儿可以说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先驱了!

曾希圣在安徽主政十多年,为当地经济发展立下汗马功劳。他带领安徽人民治水兴农,推动工业发展,提出的农业改革思路最终让农民告别了饥饿。有人说,曾希圣就像是安徽的及时雨,在最艰难的时候带来了希望。他那句“我是来睡觉的吗?我是来享受的吗?”成了他勤勉为民的写照,也成了那个年代领导干部的缩影。

0 阅读:0

鸿永文化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