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新形态”手机曝光,灵感源自变焦相机,设计够前瞻!

王石头 2025-03-26 22:54:21

过去几个月,华为在手机形态设计上做了很多尝试,从三折叠屏手机Mate XT的“怎么折都有面”,到最新发布的Pura X “这么阔很有型”,每一次都是华为对手机形态的创新尝试。

但华为的创新灵感从未中断,华为近期提交的一份名为“带有可移动升降部件的电子设备”的专利申请,又向外界展示了华为在“新形态”设计上的努力。

正如余承东所言:做一个东西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全行业最好,不仅中国,还要在全世界都做到领域里的第一。

而最新公布的专利申请,又是华为在新领域的一次尝试,这次华为要将变焦相机的概念引入手机产品中,让手机的相机系统变成更优秀的“傻瓜”相机。

这份新专利揭示了华为解决手机厚度与影像性能矛盾的前瞻方案,专利的核心在于通过可升降的镜头模组动态调整光路,在不增加机身厚度的前提下实现更强大的光学变焦能力。

现在支持潜望长焦的手机,虽然能提供不错的变焦性能,但由于需要复杂的棱镜反射结构,不可避免地会增加手机厚度。

华为公布的最新专利,则采用类似变焦相机的伸缩原理,当用户启用长焦拍摄时,镜头模组从机身内部伸出,直接延长物理焦距,拍摄结束后,模组自动缩回,保持机身的纤薄外观。

其实这一设计概念在华为Pura70 Ultra的超聚光伸缩主摄上,就已经得到了初步验证,这款手机通过独特的旋动伸缩结构,在1英寸大底传感器上实现了惊人的f/1.6大光圈。

华为新专利是在超聚光伸缩主摄应用上的进一步延伸,采用了手动控制升降机构的创新交互方式,用户可以通过屏幕或物理按键实时调整镜头与图像传感器之间的距离。

毫无疑问,这种设计突破了当前手机摄影依赖数码变焦或固定焦距镜头的局限,让手机也能体验类似变焦相机的操作感,高精度步进电机与导轨系统也确保了镜头移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不过从技术角度来看,这种伸缩镜头设计仍存在着一些缺陷,主要就是机械结构的耐用性、长期使用的密封性以及功耗控制。

正所谓“机械越简单越耐用”,伸缩镜头采用的是机械构造,就必然存在着长期使用存在问题的可能。

以前手机厂商为了实现全面屏设计曾做过前置升降式摄像头,但后来已经没有厂商采用这类方案了,原因就是升降式机械长期使用必然会存在问题。

当然以华为工程师攻克问题的决心而言,伸缩镜头机械结构对于华为来说并不是什么难题,相信华为一旦将该技术量产时,机械结构耐用性的问题一定会得到解决。

其实除了上面提到的三折叠、16:10阔折叠屏和最新公布的伸缩镜头等新形态手机以外,华为已经公布的专利还有卷轴屏设计手机。

卷轴屏技术,或许是继折叠屏之后手机形态进化的下一个重要方向。

通过精密的机械结构将柔性显示屏卷曲收纳在机身内部,使用时可以像画卷一样横向拉出,实现屏幕尺寸的无级调节。

华为做这些新形态手机,更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新形态就意味着市场存在着空白,这类空白的外观设计,也注定了应用生态的空白,适配起来存在困难。

但现在华为的原生鸿蒙系统已经全面落地了,已有超过2万个鸿蒙原生应用和元服务上架应用市场,2025年的目标是将这一数据提升至10万个。

所以在软件层面,华为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对新形态设备提供兼容,毕竟鸿蒙系统最大的优势就是“一次开发多端部署”。

未来像三折叠、阔折叠甚至卷轴屏这种形态的手机,都能完美运行鸿蒙系统。

华为新形态手机的尝试,也是对手机外观形态的颠覆,在经历了15年直板触屏主导后,手机形态不应该继续固化了,消费者需要看到一些新的概念。

华为通过伸缩镜头、可变屏幕等设计,让手机不再是形态固定的通用设备,而是成为能够根据使用场景动态调整的智能终端,这也充分反映了华为全场景智慧生活的品牌理念!

0 阅读:0
王石头

王石头

科技数码全视角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