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崔逾瑜、通讯员赵昆松、刘心贝)2月16日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楚杏堂药业(鹤峰)有限公司日前获得中药类《药品生产许可证》。这是鹤峰县首张中药类《药品生产许可证》,填补该县道地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的空白,标志着该县传统中药加工业正式接轨现代制药标准体系。

这张编号为“鄂20240491”的《药品生产许可证》,静静陈列在该公司展厅。走进厂房,2800平方米智能化仓储系统配备温湿度自动监控、调节系统,岛津高效液相色谱仪等高精设备正在调试,斥资打造的现代化GMP标准生产线具备万余吨年产能。崭新的饮片加工车间,通过拣选、洗润、前处理、切药、干燥、自动化包装等多道标准化工序,将当地药农采收的黄连、厚朴、黄柏、黄精等道地药材加工为高品质饮片。

楚杏堂药业作为鹤峰县重点引进的中药现代化示范企业,自2023年落户鹤峰以来,专注于道地药材的研发与生产。“这张许可证是企业提档升级的通行证。”公司质量负责人夏晓鸿介绍,通过构建从田间到车间的全链条质控体系,该公司预计2025年将突破亿元大关。当前,公司已与重庆、武汉、南京、广西等多家知名药企达成供货协议,项目全面投产后,可带动周边200余户药农规范化种植,预计提升药材附加值达20%以上。
作为武陵山中药材核心产区,鹤峰县各类中药材面积24.5万亩,2024年药材采收面积4万亩,中药材年产值3.34亿元,综合产值21亿元。此外,该县拥有中药材市场主体共172家,普遍“小散弱”,初加工能力不足,品质也参差不齐。随着首张《药品生产许可证》的颁发,鹤峰道地药材实现本地精深加工,有望改写这一局面,开启从“深山瑰宝”到“国药精品”的蜕变之旅。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