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光”之力加速AI普惠?华为陈帮华详解“无光不AI”

海峰看科技 2025-04-02 15:26:52

文/黄海峰的通信生活

在科技的浩瀚星河中,AI正以全新姿态重塑世界。在生活领域,智能语音助手与智能家居为生活带来便利;医疗领域,AI助力疾病诊断与风险预测;教育领域,智能平台推动个性化学习;工业领域,AI优化生产流程,提升产品质量及生产效能。

如何才能让AI加速融入千行万业?

“面向AI时代,无光不AI。华为将携手伙伴和客户,加速迈向全光网,实现以光强算、以光促算、以光惠算、以光赋算,让AI普惠千行万业!”在近日“华为中国合作伙伴大会2025”期间,华为光产品线总裁陈帮华面向台下数千位合作伙伴及行业客户如此表示。

这个观点备受关注,用简洁凝练的语句,道出AI时代各行业行稳致远的关键基础。

华为光产品线总裁陈帮华

无光不AI,全光网加速AI普惠

陈帮华介绍,自华为2024年提出全光网“三进三退”(光进铜退、光进电退、光进人退)理念后,华为政企光领域在各行业均取得亮眼的成绩。

与此同时,随着DeepSeek等大模型发展,我们看到各行业正积极拥抱AI技术。如何进一步加速智能化进程,并确保这一进程可靠稳定?

对此,陈帮华给出了答案:“光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极大地加速AI的发展。”

全光网如何加速AI发展?陈帮华在演讲中详细给出华为的深度思考。笔者发现,华为用“四算”勾勒出AI时代的清晰轮廓。

第一,以光强算。当通用大模型及行业大模型快速发展之时,大模型训练对算力的要求极高。比如,国内外主流大模型,参数量已到千亿量级,预训练数据规模达TB量级。

此时,单体智算中心受电力、空间等容量上限的限制,难以满足超大规模模型训练的需求。智算中心从集中式向分布式演进成为趋势。这种跨数据中心的协同训练,对网络性能、带宽、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智算中心之间的互联网络,如果出现千分之一的丢包,整个算力有可能会下降50%。

陈帮华介绍,光技术可实现卓越的智算协同效率。

第二,以光促算。电力、交通等行业正积极开展AI应用。比如在电力行业,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均发布了自己的大模型,实现电网设备智能体检等AI应用。这一过程需要将实时采集的大量终端数据,传回数据中心,对企业到智算中心网络的时延、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而光网络可提供确定性的入算连接。

第三,以光惠算。当DeepSeek以低成本点燃行业拥抱AI的热情后,园区正在加速部署各类AI大模型,让AI广泛应用于园区的每个角落。在医疗领域,AI可应用于多种病理诊断;在教育领域,AI可实时生成各知识点的视频和动画,批改作业,并提出针对性地覆盖辅导建议。

AI的加速应用,将导致园区流量爆发式增长。陈帮华以医疗领域举例,切片数据上传这一操作,大概需要10G的带宽。如果园区还采用铜线网络,将面临带宽小、连接数不足等难题。面向AI时代,园区光进铜退将全面加速。

第四,以光赋算。AI的训练和推理,除了需要强大的连接,还需要海量的数据。陈帮华认为,光纤感知、光谱感知、视觉感知等新技术,可以为AI提供丰富高质量的数据。

在笔者看来,以光强算、促算、惠算、赋算,精准契合AI发展痛点。通过解决智算中心协同、企业入算连接、园区流量增长及数据供给问题,加速AI走向各领域深度应用,开启AI发展与产业升级新局面。

以创新之笔,绘就AI时代蓝图

虽说这“四算”可以勾勒出AI时代的清晰轮廓,但华为如何才能让这“四算”更为传神,从而描绘AI时代千行万业的宏伟蓝图?

从陈帮华的演讲中,笔者发现,贯穿华为光产业的唯有“创新”二字。华为正以技术创新、方案创新、产品创新等创新方式,让这四算越发有神。

首先,在勾勒“以光强算”这一笔时,业界深知光纤瞬断会产生丢包,从而影响整个智算训练效率。陈帮华介绍,2025年,华为将推出全光无损DCI方案,通过双发双收等技术创新,实现智算协同零丢包,提升智算协同效率。

其次,在描绘“以光促算”这一笔时,华为发现传统SDH网络无法满足AI应用对网络连接数及带宽的需求。

为此,华为发挥技术创新实力,携手客户构建基于fgOTN的行业通信目标网,并推出端到端fgOTN系列产品。fgOTN行业通信网提供10M~100Gbps的弹性大带宽,超过1000个终端的接入能力,以及99.9999%的高可靠性,支撑电力、交通等行业AI应用确定性入算,以光促算。

再次,在书写“以光惠算”这一笔时,华为意识到万兆全光园区网络,将是AI时代的标配,也将解决园区网络带宽难题。

华为以技术创新,发布F5G-A万兆全光园区解决方案,通过业界最高密50G PON OLT、业界首款室外Wi-Fi 7光AP等系列新品,实现50Gbps到房间,10Gbps到AP,并采用单纤128分光技术实现联接数翻倍,让每个园区的每个人可以随时随地使用AI。

最后,在写下“以光赋算”这一笔时,华为充分发挥光的根技术优势,在光纤感知、光谱感知和视觉感知等维度持续创新,为AI提供丰富且高质量的数据,去赋能AI的应用。

比如在光纤感知领域,华为光纤传感解决方案采用先进的oDSP技术,将数据采集率提升至99.9%,实现异常事件零漏报,支撑油气管线等场景的智能巡检。

在光谱感知领域,华为联合伙伴推出燃气检测光谱感知解决方案,相比业界感知精度提升40%,支撑燃气安全的智能监管。

在视觉感知领域,华为面向电力巡检、园区周界、高速公路三个场景,推出大模型一体机,大幅提升目标识别准确率。

笔者观察:光联万物,智启未来

通过聆听陈帮华的演讲,笔者认为,华为提出的“无光不AI”理念,是对技术发展趋势与行业需求深度洞察后的精准判断,更是一场产业生态的重塑。

这也预示着光技术将从传统的通信承载角色,跃升为AI时代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然而,这“四算”勾勒出的AI宏伟蓝图想要走向现实,仅靠华为难以实现,需要携手伙伴,一起构建充满活力与创新力的光产业生态。正如陈帮华所讲,华为愿携手伙伴和客户,加速迈向全光网,让AI普惠千行万业。

0 阅读:0
海峰看科技

海峰看科技

关注5G、手机、AI、云等技术和产业发展十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