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昌《水乡文坛并蒂莲》

慧神州春 2024-08-10 16:16:37

作者:江苏宝应/刘世昌

“千年运河泛碧浪,百里荷花展画图。”宝应县位于江苏省中部里下河地区,是远古长江、淮河下游的冲积平原。京杭大运河纵贯其南北,五湖四荡分布于东西。全县总面积1467平方公里,现有耕地90万亩,滩涂水面73万亩,素称“鱼米之乡”,特产荷藕全国第一。早在唐代诗人储嗣宗即有《宿范水》诗云:“行人倦游宦,秋草宿湖边。露湿芙蓉渡,月明渔网船。寒机深竹里,远浪到门前。何处思乡甚?歌声闻采莲。”明代列“宝应十景”,其中有西荡荷香。清代列“宝应十二景”,其中有莲叶接天。“仙姑来访竟忘云,宝应留住洞庭迁。”1984年上海电影制片厂神话故事片《八仙的传说》,何仙姑即拍摄于我县獐狮荡,范承祚大使说:“獐狮荡成了何仙姑的家乡。”此后射阳湖镇又在原水泗乡兴建了“荷园”,现已成为AAA级旅游景点。1998年我县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荷藕之乡。”

特别可喜的是在我县荷藕主产区射阳湖、獐狮荡,美丽大自然潜移默化地培养出了我县最接地气的乡土文学作家徐汝清和蔡宜久。

徐汝清,1940年生,曾长期从事农村基层工作,历任宝应县水泗乡助理秘书、邮电所所长、广电站站长等职。从写通讯报道,再到写散文小说,文笔日趋熟练和超脱。1997年退休上城,便以饱满的热情、顽强的毅力、潜心于文学创作,作品真情实感,原汁原味,生活气息浓郁,乡土风情十足,人皆称颇有汪曾祺的韵味,成为宝应书写水乡风物的大家。

从2002年开始,至新冠疫情之前的2019年,徐老以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连续创作出版了《情系荷乡》《荷乡之歌》《荷乡之梦》《荷乡之恋》《荷乡之情》五本荷乡系列丛书。2003年10月18日宝应县文联和水泗乡政府为他的《情系荷乡》举行首发式,时任乡长顾锡芳致贺词。数百篇散文、小说、故事中,有许多是在《农民日报》等20余家报刊杂志上发表过的,有的还在海外报刊如美国的《田纳西时报》、德国的《欧华导报》上发表,此外还有多次获奖,受到凌鼎年、何开文等诸多领导的好评。2013年8月我向徐老赠诗一首:

水泗奇才徐汝清,邮政广电为人民。退休又迎夕阳红,创作更显笔耕勤。原汁原味农村事,亲历亲见荷乡情。小说散文誉文坛,港澳台美亦有名。

蔡宜久,笔名老韭,江苏宝应人,1943年生,退休教师。1962年6月县师范学校停办,回乡务农15年,有丰富的农村生活积累。1977年参加教育工作,长期在农村中学任教初中语文。1982年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专科函授毕业。退休后积极从事文学创作,他认为退休不是终点,而是一个崭新生活的开始。他将语文老师的优美文笔和农村劳动生活的亲身体验相结合,作品乡土气息浓郁,贴近农民生活,深受普通百姓的厚爱。其散文集《荷荡晴雨》,微型小说集《萤火虫》皆写我县东荡水乡的人与事,与徐汝清的荷乡系列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二人以乡土文学专长并驾齐驱于宝应文坛。蔡兄和徐老一样,许多作品在全国的报刊杂志发表过,有几篇还荣获了一等奖。

蔡兄还创作出版了三部长篇小说。2007年出版《白水荡》,以绿荷副食品厂为样板,写改革开放以后水乡农民探索致富之路的一幅幅农村的流变图、创业图、复兴图,使我们看到了农民复杂的精神矛盾和向往美好新生活的挚情。2015年出版《红宝石》,写荷藕之乡人兴办荷藕加工产业,使本地特产走向世界的艰难历程和奋斗精神。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2016年他又出版了宝应人民抗击日寇的长篇小说《九龙口》,教育青少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他的五本书从解放前写到解放后,再到改革开放,历史跨度是很大的。

蔡兄家住望直港镇獐狮荡狮庄村三横河边,他带我们文友去玩过几次,多是春天。遍地菜花一片金黄,门前两棵梨树也花开似雪,一幢房屋傍临大河,好一个世外桃源。我曾戏作一绝:

遍地黄金满树银,雅居临河碧波清。老韭一枝生花笔,便是狮庄陶渊明。2013年7月25日望直港镇政府为蔡兄微型小说集《萤火虫》举行首发式,我又作《赠宜久兄》一首:

久仰大名未识人,《宝应报》上赏美文。相聚文联成好友,尤爱老韭恋农村。《白水荡》里人情美,《萤火虫》中故事新。《荷荡晴雨》乡味浓,小说散文尽传神。

我在发言时说:生活于诗情画意的荷花荡中的我县两位乡土文学作家徐汝清和蔡宜久,是中国荷藕之乡文坛上十分秀丽的一茎两朵的并蒂莲。他们的作品记录了传承千年的宝应旧式农村、传统农业和忠厚农民的古老朴素的生产生活。这些近几年都被改革开放以后的农业机械化新农村迅速取代了。所以他们二人的作品实际上写得是十分珍贵,不可能再生的必须永久保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0 阅读:1

慧神州春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